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2732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摘 要】童话故事在儿童生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最富儿童特点的形式。幼儿在听和讲童话故事中,儿童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增强,幼儿情商得到提高,幼儿想象力得以发展,幼儿美感得以增强,是幼儿英语教师的一把得心应手的“金钥匙” 。作者在教育工作中通过对幼儿英语教学中幼儿各种能力发展的观察研究发现,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关系的产生。【关键词】幼儿 英语童话故事 能力发展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政策文件

2、的颁布,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空前关注和重视。纲要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学前教育阶段发展幼儿的能力成为探究的热点。 “探究型学习” “浸入式教学”等新概念成为热门主题,也成为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又一着陆点。在当前世界一体化特征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语言教育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种教育趋势,各地纷纷开办双语幼儿园和英语兴趣班。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学习语言的

3、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年就表现出来,两岁的儿童就能通过言语开始和周围的人交际。”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学习英语的潜力很大,教师只要掌握一把得心应手的“金钥匙” ,便能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下大力提高幼儿的能力。一、童话故事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宝贵财富“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 ”童话运用夸张、想象升华生活,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能力,得到幼儿的热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童话故事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笔重要财富。当人们对这个世界尚一无所知时,童话故事就在人们心中埋下了正义的种子。许多被我们奉为天经地义的道理,其实不全是来自父母师长的言

4、传身教,而是来自于我们从小就热爱的看似荒诞的童话故事。在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教学能够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能有效发展幼儿语言、逻辑和人际的智能。二、英语童话故事学习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价值作用学前教育中将英语教学视为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全语言”的教学基本原则。幼儿英语教学以浸入式教学为主,幼儿的生活、饮食、起居中都要浸入式的贯穿英语,让幼儿形成英语直接思维和提高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以“wash my hands, (洗手)wash my face, (洗脸) ”的歌曲开始准备吃午餐。 “would you like some fruit /rice/noodles? i lik

5、e watermelon /apple /peach /rice /noodles ”以教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在吃水果和用餐前练习对话。浸入式英语教学利用生活中点点滴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提升幼儿英语口语能力。在浸入式英语教学中,小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听、说、玩、唱等为幼儿创设有趣的英语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幼儿初步掌握英语语言的正确发音,初步感受文字符号,培养听、说兴趣。幼儿通过早慧班和小班日常生活的熏陶及单词的积累和日常歌曲、童谣、游戏中句子语感的锻炼,使得幼儿可以接受以句子为主的英语童话故事教学。英语童话故事的学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因此更要注重在英语童话故事学习中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6、(一)启迪幼儿思想,培养和提高幼儿情商情商又称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教育进行培养的结果,是潜移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人才成功的基础条件之一。童话故事是一种远距离对生活审视表现的结果,是对生活的再现和提升。它有培养孩子情商的作用,其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它对生活折射式的反映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所以童话具有高层次的启智作用。童话故事特殊的艺术手段,最接近儿童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它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知识的传授最易于儿童接受。某班幼儿在学习英语童话故事 the tadpoles look for their mommy(小蝌蚪找妈妈)后,有位幼儿母亲很高兴的反映,宝宝在临睡前抱

7、着妈妈说“mummy, mummy,i love you!” ,这正是小蝌蚪对青蛙妈妈说的台词,这位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潜力无限的孩子从学习童话故事中折射出生活的真实,用一个“小蝌蚪”的心态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二)拓展幼儿幻想空间,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幼儿天生就是一位幻想家,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他们有着荒诞离奇的超自然思维智慧。幻想自由成长,再经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会成为创造的源泉。童话故事中集中了人类最大胆、最自由、最优秀的幻想, “打开了通到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着,幻想着美好的生活。 ”它引导孩子们在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里畅游。情节温馨和谐、大

8、胆奇特的英语童话故事极大地符合了幼儿对未知世界好奇和向往的心理特征。在英语童话故事中,桌椅板凳,一花一草,各种小动物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同时具有人类的语言和思想,能完成幼儿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完成的一切有趣,荒诞有意义的事情。幻想是童话故事的核心与灵魂。那么教师在讲述英语童话故事时,就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运用夸张的表演和生动的语言,表现出具有动态感的课堂。教师不仅是讲述者,更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参与者。对幼儿来说,教师的讲述是语言的输入和整合,同时更是拓展其幻想空间的激活过程,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是“激活者”和“邀请者” ,引导幼儿不知不觉中进入英语的童话世界。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带领幼儿出去散

9、步、游戏,自然引导幼儿发现寻找四季的特征。回到教室,可进行turn into a butterfly (毛毛虫变蝴蝶)的教学。当讲解 spring is coming, the snow is melting ,the grass is sprouting ,the trees are greening,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butterflies are flying 时,这些对幼儿来说很抽象,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现在可以描绘的现象。教师运用图片观察法,并让孩子回忆“找春天”的经历,通过故事中毛毛虫和小鸟的对话,让幼儿的幻想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高山

10、、树林、小溪等空间变化频繁,不同的环境在幼儿的大脑中形成不同的画面,把自身融入春天的故事情节中,融入小毛毛虫的成长中,以一个小毛毛虫的视角去感悟、去体会观察春天。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幼儿的幻想力,体味毛毛虫破茧成蝶的欣喜和成功感。授课后当幼儿在幼儿园中看见绿油油的小草,美丽的桃花,飞舞的小蝴蝶时,他们会很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同伴:the grass is sprouting,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the butterflies are flying(三)锻炼幼儿口语水平,提高英语语感语言的学习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是在生活交往中实现的。英语的学习不是单词量的多少,也不是童话

11、故事背的多好,而是运用在口语中,运用在生活中, “能”也“愿意”和父母同伴教师等交流,愿意去接受这第二语言。正常的语言交际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教师要努力创设使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喜欢的、擅长的情境中联系所学习的英语,自然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 “英语故事教学”具体来讲,是指选择词汇量较少,句型较简单,篇幅较短小的英语故事,让幼儿在听、讲、演英语故事的过程中,轻松地,无意识地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句型、习得一定的英语文化,最终提高幼儿的英语水平。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言的结构,都能提高幼儿的语感,从而乐在其中。同时教师要及时准确发现口语练习机会,在重复和反复中加强幼儿语感和口语的练

12、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让幼儿输出英语,形成英语语言的思维环境。让英语真正成为交往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任务和幼儿掌握的特长。(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创造性“改编”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集中注意力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英语童话故事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对句子学习要善于运用各种游戏,例如 woodman (“木头人”游戏) ,redgreenlights(“红绿灯”游戏) ,bombgame(“炸弹”游戏).以及运用各种头饰和夸张的表演吸引幼儿模仿和学习,逐渐延长幼儿注意时间。在表演英语童话故事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已经熟练掌握英语对话,教师鼓励幼儿语言的

13、输出交流。与此同时,教师更应该在幼儿表演故事阶段,鼓励幼儿开发新的创意,发挥想象力,对英语童话故事进行再创造或者补充。创造力是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高度综合,会影响人的一生发展。随着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整个社会会更加重视学前教育阶段“创造力”培养和开发。幻想是无限的,幼儿的创造更是无穷的。同时,这也顺应了我国课改要求,追求以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互补,那就是坚持幼儿园的两大类活动:一是教师预设活动,一是幼儿生成活动,前者偏向目标模式,后者偏向于过程模式。在教师预设性活动中,如果幼儿离开教师预设的活动流程要素,而表现出来始料不及的行为,这是幼儿生成的行为,可以及时或调整当时的活动。教师要关

14、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潜在的创造力,适时调整教育的预设计划,做到纲要所指出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经典英语童话故事的构成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现代生活的需要,所以幼儿奇思妙想的许多想法就具有可行性。教师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英语句型和词汇的填充。如教师在讲 little red hat (小红帽)时,一班幼儿提出现在的大灰狼是受保护动物,所以猎人不能再残忍地打死大灰狼,应该批评教育就可以了。幼儿创造性提出小红帽和改过自新的大灰狼跳舞

15、来结束童话故事。故事依旧经典,但是幼儿对自己“改编”的故事却记忆犹新,真正体会到英语童话故事带来的快乐。与其说英语童话故事是用来教育幼儿的,不如说英语童话是师生“心与心交流,情与情沟通”的桥梁,在英语童话教育中,师生共同成长,童话能激起孩子“对善良事物的钦佩和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语) ,也让英语教师在“尊重童心,滋养童心,激发童趣”的教育理念下,用好这把英语童话故事的“金钥匙” ,去挖掘新的内涵,多角度去观察传统作品,并渗透到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中。【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cazden, courtney b. child languag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holt pinehart and winston, 1972(23).3辞海z.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071.4儿童文学名著导读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高尔基论儿童文学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149.6史晓华. 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研究c. 2010(17).7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8周兢. 对我国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c. 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