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成有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52500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RTF 页数:11 大小:24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成有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成有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 1、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学原理 成有信 1教育学 2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历史过程: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 上升为教育科学(从教育术到教育学,过程 发生在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初,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赫尔巴特)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 把各种教育问题和各种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予以研究,并形成关于这 些问题和思想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才形成了教育科学。 2、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和教育科学 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科学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三个阶段,是从前到 后的升华过程和抽象过程。三者不能分割,经验是教育思

2、想和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 本户,思想和科学又影响经验,影响实践活动,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思想和科学水 平。 2教育学的对象 1、关于教育学的对象,大致有: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 育等几种提法。 本书看来,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并被意识到的 涵盖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统一的教育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学的对象是指教育学科 群的研究对象。因而,教育学是指教育学科群的整体,是教育学科群的总称。(教 育问题包含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 2、教育学科的分类: 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的分类决定教育学科的分类。目前数量最多的教育学 科是部门教育学(学期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另

3、一类数量多的是跨学科教育学 (边缘教育学),再有一类是专题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中的专项教育问题,如教 学论。还有一类是学科教育学,研究各科教学中的教育问题的。在理论上还有社会 形态教育学。还有一门教育学叫教育学原理,或普通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原理, 对象是一般教育问题,3、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总结经验研究、历史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 4、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把教育现象看做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要在教育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 中来研究和认识;要在上述联系中抓住本质联系;上述各种联系是发展中的联系。 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

4、法2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的产生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或社会起源说:劳动、社会、教育是同时产生的,是人类 发展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教育的发展 (1)教育发展的分期:古代教育 现代教育 可按照生产关系或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标准来划分。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阶段的 三分法,说的前两个社会为“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 的独立性”的社会。相应,就把教育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社会的教育 古代教育 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的教育 现代教育。同时,这种划分 是对古代社会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的研究分析的来

5、,两者的差异表现在:教育目的 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教育方法、学制等方面。 (2)古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文明社会教育(奴隶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 教育) (3)现代教育的发展:农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的教育 3、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社会、科学化社会、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社会、 革命化社会。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共性、 发展性、多样性、阶级性、革命性。第三章 教育概念和教育本质 一、教育概念(广义狭义、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二、教育活动和教育要素 1、教育活动 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结合;教和学的活动密切联系;教的

6、活动领导着学的活动,学的 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 体);学的活动室学生认识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变革的活动,因 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中的三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影响) (1)教师: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因为,教育 影响源很多,教师要指导学生吸收来自其他方面的教育影响,把他们组织起来,传 输给学生,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育居于整个 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双重专家。(2)学生 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教育影响的受体;在学习活动中是

7、认识和发展的主 体。同时也是发现者。 (3)教育影响 是教育过程中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其主体是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是教的活动的主体(教师)变革教育对象(学生)身心状态的手段;是学 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对象、内化对象和发展的外驱力。 (4)师生关系 从政治、法律和人格上讲,人道、平等和民主是现代教育活动中师生相互关系的基 础; 从认识和发展水平上讲,师生相互关系又是不平衡的和不对等的。 (5)现代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发展 三、教育本质 教育归属反应教育本质 教育职能反应教育本质(通过职能标示本质,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的区别就在于他 们的职能不同) 教育概念更反映教育本质

8、:首先,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教育乃是 促使人社会化的过程(人只有接受了教育,才成为了社会人,才成为了真正的人); 作为独立社会过程的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的本质区别还在于,它还是一个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正是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把人和社会各个部门联系了起来。社会通过规定对人的要求和规定教育内容体现对 教育的制约,而教育也正是通过传递这些内容和培养所要求的人为社会服务(教育 乃是培养人的过程这个社会形式和培养人的内容这个社会实质两方面的统一)。 1第四章 教育和社会 第一节 教育是社会过程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后天经验的传递活动。人只有

9、经过后天的教育 才能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2。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人影响人并使人社会化的 社会过程。一方面,作为独立社会过程的学校教育是和社会生活及生产闹动分离的, 但这种分离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是社会生活过程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 面,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过程单独存在。学校也和社会一起共同影响人的社会化。 3。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基础/ 教育和政治/教育和文化。 第二节 教育和社会生产 1。教育和社会生产的关系: (1)社会生产制约教育:社会生产的水平和性质制约教育的水平和性质。如现代社会以使用机器为标志的生产力性

10、质和生产的高水平决定了现代学校教育的生产性/普及性/公共性/科学 性/民主性等的性质;社会生产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社会剩余劳 动的数量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多少教师/儿童/多少财礼物力办教育),同时,由生 产力制约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都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社会生产制约教育目的:教育总目的包括两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的劳动 者和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社会生产直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的目的,也间 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人。 (2)教育也制约社会生产 制约社会生产的因素很多,科技/政治/文化等,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是培养劳动者,只有教育适应

11、和满足了社会生产的要求,培养提供了合格劳动 力,社会生产才能发展。 现代生产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的性质决定了现代教育是制约现代生产的中间环节和决 定性因素。(现代教育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因为现代教育培养劳动者将科学技 术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否则,科技就永远是潜在的生产力) 第三节 教育和科学技术 现代生产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现代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现代社会 的第一生产力。现代教育则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精神财富的手段,是使科 学技术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中 间环节和关键因素。 (1)科学技术制约教育:制约现代教育的内容,制约现代教育的方法

12、和手段; (2)教育也制约科学技术:现代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将积累的科学技术继 承积累发展);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产力(如现代高校实验室不仅造就 了新的科技人才,创新了科技知识,还研制了新的工具/材料等,现代教育可以创 造现代生产力的全部要素) 第四节 教育和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现代文明社会自由和平 等的社会化市场经济决定着现代教育的人道主义/机会均等和民主等性质;制约受 教育者的权利(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受教育者平等的权利);制约教育目的(制约 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人);制约教育内容; (2)教育对经济基础的重要影响: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所培养

13、出来的社会人, 要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关,同时也是 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宣传机关。 第五节 教育和政治 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分为:政治和社会意识两部分 二。政治制约教育 (1)政治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调节教育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如以法律和政 策的形式确立教育的地位。 (2)政治制约整个教育的社会政治方向,应而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制度的相应方向。 (3)政治制约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方向,因而制约教育内容的有关方面和教育方式。 (4)政治制约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的整个培养工作 三。教育也制约政治 1、教育通过使人政治化而达到社

14、会政治化。而在现代社会里,人的政治化、社会 的政治化,必须以人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为条件。 2、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第六节 教育和文化 1 文化制约教育 教育是传递文化的,使文化成为个人的财富,促使个人的文化化。从两者关系说,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1 文化的水平和性质制约教育的水平和性质。 2 文化制约教育的内容 3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传统。(美国民族崇尚实际和求实的文化) 2 教育制约文化 1 教育再生产文化:传递、继承和保存文化 2 教育创造新文化;现代全世界文化交融,通过选择、吸收、综合、创造出新文 化。 3 教育培育文化巨人和时代精神。第七节 社会主义

15、初级阶段的教育和市场经济 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但教育有市场性。 1 现代教育是现代市场经济推动下的产物。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科学性、商品 性等特征。 2 现代教育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联系: 1 劳动力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把现代教育、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生产、现代科技 联系了起来。 现代教育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联系是现代经济通过劳动力市场对现代教育提出劳 动力要求,现代教育培养相应数量的合格劳动力并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满足现代经济 的需求。 2 等价交换规律把现代教育和现代市场经济联系了起来,使现代市场经济的等价 交规律统治着现代教育的一切经济关系,左右着现代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从而 使教育成为现代经济总体系

16、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现代经济生活中讲求的投入产出比,在教育中的经济领域也服从。还有, 机会均等,即平等,竞争规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现代学校的原则。 我国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等价交换、机会均等。 3、只有以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作为现代 教育的精神内核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服务。在教育中,最显著的就是:人道主义、个性自由、机会均等、民主参与、理性 原则、科学精神。5教育与发展 1 教育的基本观点 1 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造就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教育作为社会经验的传递系统,特点有:1、教育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2、教育 系统和其他人际系统的区别在于,是以经验传递为根本内容。3、经验传递的目的 是从人类个体的社会化需要出发,形成造就社会成员。4、人才培养是从社会生活 的延续与发展需要出发的。教育是开放系统,表现为它的存在形式及其内容将随着 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具有历史性。 2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