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52454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学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农学论文农学论文农远工程应用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实施“农远工程”,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中小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 农村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工程实施工作的核心 ,是设备设施和优质资源的普遍应用,是把“面向学生,进入课堂,用于教学”的工 作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狠 抓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今年底,工程将全面覆盖我省的农村中小学 ,如何使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抓好应用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门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主题。 一、应用的实践与进展 从2003年试点示范项目

2、建设开始,我们就在工程建设实践中逐步理出并坚持了 抓应用的五项措施。 1.强化应用管理 (1)明确基本要求。我们坚持要求每套设备每周教学应用必须达到20节课,每周 开展一次德育活动,平均每月两次为农服务活动;所有项目学校必须建立统一规 范的“一表三册” (专用课表、教育资源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和为农服务登记册);计算机教室 实现 “一室多能”(网络教室、教师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对校内外开放的绿色网吧),并 要不断提高使用效益。我们把这些基本要求作为规定动作,逢会、逢培训必讲, 进学校必查。 (2)广泛开展活动。为营造全面应用、全员应用的氛围,近几年,省教育厅和各市 县先后组织开展了应用技能比

3、赛、应用经验交流、专家巡回指导等多种活动。为 促进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从 2005年起,全省连年开展“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重点是落实四个加强(加强全 员培训,加强应用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协作配合)。陕西省教育网还开设了 远程教育网上百县行,通过网上相互学习,互动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应用年活 动的开展。 (3)健全规章制度。省厅先后下发了规范应用管理的多个文件,组织编写出版了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与应用手册,在总结各地经验、组织专家认 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印发了陕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评估标准(试行)。各市县 和学校也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推进应用的各类制度和规范。一些市县还 把应

4、用工作作为 “一把手”工程,纳入对市县教育局的年度考核内容。 (4)加强检查指导。我们把经常性深入一线检查指导,作为强化管理的硬措施,坚 持面上的每年一次检查要“省查到县、市查到乡、县查到校” ,省委省政府领导,财政厅和发改委的领导,下基层检查时,总是 “多走一步到学校,多问一句远程教育”。省教育厅的领导更是经常不打招呼,深 入学校检查应用工作。省、市、县先后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总计已过百 次。在经常性的检查指导中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大量突出问题,为一线的应用工作 直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许多市县还开展了远程教育应用“千校行”或“百校行”活 动,通过明查暗访、电视曝光、现场指导、总结通报等手段

5、,极大地推动了应用工 作的深入开展。 (5)注重典型引路。即点上试验、探索和总结,面上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从 项目启动建设开始,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应用工作层层有典型,重点领域事事有 典型”的工作要求。全省每年召开一次项目建设与应用现场会,各个项目市县也 都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办法,不断推出自己的典型。西乡县的普遍应用,太白县的 应用管理,三原县的应用体系建设,武功县的光盘播放班班通,彬县的“农远工程 ”农村党员教育,眉县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先进经验,都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通 过推广各类典型,对推进普遍应用发挥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2.抓实人员培训 (1)落实培训责任。我们明确规定,省、市

6、抓管理者、培训者和技术骨干培训,并 负责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县区抓电教人员、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学校 抓教师全员培训。省市县校培训对象分别占5%、12%、19%、74%。为落实培训责 任,省教育厅在带头搞好省级培训的同时,还制定了市县校培训工作评估标准, 并认真组织了定期的检查评估。 (2)加强管理者培训。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应用要上去,基础是教师,关键在领 导。领导的认识和应用水平高,他所在的地区和单位的应用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 。我们首先加强了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技能培训,省 电教馆给各市教育局长每人赠送一台笔记本电脑,先后以各种形式组织领导干 部培训8次,接受培

7、训的各级领导干部近200人次。通过培训,各市教育局长、督 导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电教馆长等领导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 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应用工作。 (3)夯实校本培训。省厅制定了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从管理制度、培训方式 、课程整合、学科应用、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项目学校在实践中注意 做到“四结合”,即:应用技能与课程改革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竞赛展示相结合;教学应用与为农服务相结合。经省级抽查评估,目 前大多数学校做到了校本培训有计划、有学时安排、有记录、有考评,80%以上的 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远程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4)严格培训考

8、核。在省、市、县的骨干培训中,我们坚持“人人过关,个个合格”, 制定了包括教育理念、操作技能、应用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标准,对各 类培训进行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关证书,不合格者自费参加下期培训。一些市县 教育局还把校本培训结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选先进、职称晋升三挂钩,初步 形成了人人争相参加培训的局面。 3.加强应用研究 (1)以校本研究为基础。重点针对 “如何用设施设备和优质资源上课、上好课”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人人在应用中 研究,在研究中应用”的工作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落实这一要求,多 种措施抓培训、抓专家指导、抓条件保障,围绕课堂教学应用抓教研已渐成风气 。西乡、太白等县

9、通过校本教研,在运用“农远工程”设备设施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和农村党员教育等方面,还培养了一批典型,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经验。 (2)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对于应用中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我们层层梳理,形成课 题,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课程专家、教研人员、电教技术人员、优秀教师,以现代 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基地,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深入研究。教育部门的管 理人员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对于从应用需要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协调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实际问题,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采纳应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省教 育厅直接组织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模式课题研究,先后有55名省内外 专家学者、5个项目县的25所实验学校、近60

10、0名教师和市、县教研、电教人员参 与了研究工作,形成了32项远程教育应用的规范、模式和方法,总结出了5类19种 教学方式和流程图,成果在全省推广,既促进了应用,又锻炼了队伍,还对全省 的课题研究和校本研究工作产生了示范带动作用。 (3)以网络研究为应用研究新的生长点。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在政府的重视 和支持下,汉中、咸阳等市一些县区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建设渐次推进。凡建 网的地方,大多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都把教科研活动搬上了这一新的平台。专 题网站、集体博客、QQ群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交流范围的拓展、专家指导 的及时,信息量的无限扩充,使研究者的眼界和思路大大拓宽,研究工作不断出 现新

11、现象、新面貌。 4.开发优质资源 (1)抓集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各级电教、教研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多种 形式的优秀课例、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我们坚持及时征集筛选这些成果并进行统 一加工制作,形成了大于500G的应用资源。我们还建设并开通了陕西基础教育资 源网,向全省中小学免费提供了多达2000G的优质教学资源及视频教学片段。 2)抓自主开发。从教学一线的迫切需要出发,我们多方筹集资金,按照 “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整合力量,自主开发,形成品牌”的总体思路,实施了 “新跨越”系列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发出义务教育阶段12 个学科、300多张优质课的系列教学光盘。还组织专家研发

12、出三种模式应用教师 培训教材2套,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及课程整合资源包共29张光盘,开发出二模 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普及教材2册及配套光盘6张,开辟了没有计算机教室的农 村小学,用一台电脑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学的新途径。 (3)抓机制建设。全省建成资源建设基地学校500多所,组建了来自教研、电教、 高等院校、知名中小学的600多人的资源建设与审定专家队伍,汇集了多家省内 有资源建设能力的研究、出版和制作单位,初步形成了“培训、竞赛、科研、应用” 促进资源建设的新机制。 5.健全保障体系 (1)健全机构和队伍。为使机构和队伍适应“农远工程”应用的要求,省教育厅和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了陕西省市县电化教育馆

13、站建设标准和陕西省市县电 化教育馆站评估办法,并召开了全省电教馆站标准化建设现场会。要求全省市 县电教馆站用三年时间,在机构设置、经费保障、基础设施、队伍建设和主要职 责落实等五个方面全面达标。对提前达标的优秀单位我们给予了奖励。目前,全 省40%的县(区)电教机构已经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各级电教机构还普遍建立了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中心,按照“专、兼、聘”结合 的办法,形成了省、市、县、校共3200多人的技术服务队伍,常年走乡串村开展技 术支持服务工作。 (2)完善和落实技术标准与规范。陕西省制定了设备故障报告、检测、维修、反 馈工作流程与规范,对各级电教机构、中标企业和项目学校分别提出了设备

14、管 理和维护的32条具体要求,定期检查设备维护,协调解决售后服务,指导教师正确操作。各县的技术服务人员也都基本做到了分片包校,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 经常深入学校解决设备维护问题。 按照 “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的要求,持续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练就 快速反应能力,缩短服务周期,实现设备问题“随报随修,保障应用”。我们还依托 陕西教育网开辟了“陕西远程教育应用专家在线”专栏,构建了我省 “即时通”通讯平台(“陕西远教”QQ群),把学校、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紧密联系起 来,聘请专家在线答疑,及时解决项目学校所提出的软硬件及应用方面的各种问 题。既节约了经费,又提高了效率。 (3)着力抓工作

15、经费的落实。首先是结合项目实施与验收,要求各项目县财政按 照“一模”每年310元,“二模”每年2800元,“三模”每年1.2万元的标准,落实运行经 费。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还联合发文,规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的使用,要 求只能用于设备维护、资源购置和教师培训,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 、偿还债务等方面。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不得用于硬件设备和常规仪 器的购置,这一政策的出台,强有力地推动了远程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程应用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的加强培训、研究先行、制度 建设、资源开发等推进应用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但因应用工作涉及范围广

16、、牵 动面大,这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 1.从教学应用看 (1)大多数教师总体上还处于刚刚“会用”的阶段,主观上如何解决教师持续的“想 用”;客观上如何能使设备和资源更加“好用”(更便于操作,更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何能使教师们 “用得好”、“用得精”,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等。在这些 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2)我们目前所普遍重视的,以及实际能做到的,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的一方, 如何利用三种模式改进学生的“学”,在改进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大多数地方和学校都还没 有顾及,而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3)我们农村初中的计算机教室大多还只是用来上信息技术课。虽然在工程实施 中,也配发了不少学科教学资源,但或因班级和学生太多,计算机教室只能排开 信息技术课,或因校长和教师不了解学科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还没有真正用起来 。此外,计算机教室连入互联网、运用网上信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