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22170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传染病学》复习材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动动物物传传染病学染病学( (总论总论) ) 一、名一、名词词解解释释1、 、传传染病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之(习惯上,将由微生物所引起的疫病一般称为传染病,而由寄生虫所引起的疫病一般称为寄生虫病)2、 、传传染源染源: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称之。主要见于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3、病原体、病原体:对动物有致病性的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及寄生虫如原虫,蠕虫,昆虫等4、感染、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5、感

2、染梯度、感染梯度: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之6、易感性、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被该病原体感染的特性7、潜伏期、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8、 、显显性感染性感染:依据感染后所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出现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称之9、 、隐隐性感染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之。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10、持、持续续性感染性感染: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

3、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临诊症状11、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1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因素,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种感染称之13、一、一类类疫病疫病(17 种):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

4、的疾病。大多数为发病急、死亡快、流行广、危害大的急性烈性或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一类疫病一旦爆发,应采取以疫区封锁、扑杀和销毁动物为主的扑灭措施14、二、二类类疫病疫病(77 种):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15、三、三类类疫病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疾病16、疫源地、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17、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地: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叫18、地方流行、地方流行:在一定的地区或畜禽群中,发病动物的数量较多,但传播的范围不大,带有局限

5、性传播的特征19、流行、流行:畜禽疫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畜禽之间直接或间接相互感染,构成流行20、畜禽、畜禽传传染病的流行染病的流行过过程程:是指畜禽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畜禽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禽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1、短期暴、短期暴发发:包括共同来源爆发和增殖爆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动物群体或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短时间(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之内)突然出现很多病例的现象象222、季、季节节性和周期性性和周期性: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时,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周期性,某些动物传染病,如口蹄疫、牛流行性热等,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算)还可能

6、表现出再度流行的现象23、 、长长期期变变异异:某种疾病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其临床表现、病原体结构、感染类型及宿主均有很大变化。包括发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以及某些传染性病原体变异后导致的疾病变化24、畜禽疫病的分布、畜禽疫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频率分布状况,又称三间分布25、疾病的畜群分布、疾病的畜群分布:是指对不同年龄、性别、种和品种等特征的畜群进行发病率、感病率和死亡率水平的描述和比较26、 、传传播途径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27、 、传传播媒介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

7、界环境因素称之28、水平、水平传传播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29、垂直、垂直传传播播:亲代经胎盘、卵以及产道传到其子代的纵向传播形式。包括:胎盘传播、经卵传播、产道传播30、 、发发病率病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发病动物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31、感染率、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畜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数所占的比例(检出阳性动物数/受检动物数) 。其性质与患病率相似32、死亡率、死亡率: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33、病死率、病死率(致死率

8、):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某种临诊上的严重程度,因此比死亡率更为精确地反映出该疫病的危害程度和流行过程)34、消毒、消毒: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流行称之(一般不包含对非病原微生物级芽孢、孢子的杀灭)35、 、检检疫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或病原体或抗体检查。36、隔离、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开、隔开,完全彻底地切断其间的接触,以防疫病传播37、封、封锁锁:是指切断和限制疫区与周围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和来往,是为了防止疫

9、病的扩散以及安全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措施3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性致病因素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包括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基因工程领域39、 、预预防防: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将某疫病排除于未受侵染或侵害的饲养群外40、防制、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41、疫病、疫病预预防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42、 、终终末消毒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

10、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43、 、紧紧急接种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344、 、预预防接种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或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代健康畜群进行的疫苗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45、被、被动动免疫免疫:是指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46、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

11、,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47、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在大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御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这种现象统称之48、 、紧紧急接种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49、无特定病原(、无特定病原(SPF) )动动物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或寄生物的动物,亦即一个动物群中不患有特定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动物呈明显健康状

12、态50、 、转转基因基因: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确定的外源性基因导入动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发生整合并遗传的过程51、生、生态预态预防防:是指从环境、宿主群和微生物三者的相互关系的统一中来考察对易感畜群的预防措施52、微生、微生态态制制剂剂:又称益生素,是利用正常微生物群的成员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的微生物制剂,它具有调理和充实微生物群落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防制疾病,增进宿主健康的双重作用53、 、变态变态反反应应:动物患某种传染病时,可对该病的病原体或其产物的再次进入而产生的强烈反应二、填空二、填空题题1、国际兽医局(OIE)将动物疫病分为 A、B 两大类:A 类 15 中

13、,B 类 86 种2、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非细胞型生物3、传染病的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4、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转归期(灰复期)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饲养管理因素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暴发) 、大流行、暴发流行7、时间分布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短期暴发、季节性和周期性、长期变异8、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高

14、致病性猪蓝耳病、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等 17 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动物内在因素、外界因素、特异免疫状态、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9、影响传染病流行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0、描述疫病流行的指标:发病率、感染率、死亡率、致死率11、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病毒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诊症状但排出病原体的动物,一般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12、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413、间接接触传播可通过的途径: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经活的媒介者传播14、根据疫源地范

15、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15、感染的类型:病原体被消除、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16、按病原体的来源可将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17、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及先后可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继发感染18、根据感染后出现症状的程度可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感染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19、按病程长短可将传染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20、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疾病流行情况、疫情来源的调查、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当地状况21、检疫的目的:查出传染源、切断传

16、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22、检疫的种类: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国境检疫23、防疫工作基本内容: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24、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包括:疫情报告和诊断,检疫,隔离和封锁,消毒、杀虫、灭鼠、防鸟,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25、免疫接种的方法:皮下、皮内、肌内注射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等不同的接种方法26、受检动物可分为:患病动物、可疑感染动物、假定健康动物27、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当确诊为一类疫病或当地新发现的动物传染病时,应进行封锁。执行封锁时应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即封锁应在流行早期,行动果断、快速,封锁严密,范围尽可能小。28、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标本兼治,特异和非特异性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措施相配合。治疗、用药坚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29、根据消毒的目的,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临时消毒、终末消毒30、消毒的方法包括:机械性清除、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31、常用的杀虫方法有:物理杀虫法、生物杀虫法、和药物杀虫法32、常用的病尸无害化处理方法:化制、掩埋、腐败、焚烧33、免疫学诊断英文缩写:血凝试验(HA) 、血凝抑制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