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21758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 研究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丰城市丰城市实验实验小学小学课题组课题组( (课题负责课题负责人:程小清)人:程小清)一一 、 、课题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提出及研究现现状状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资源及高度共享与信息高速传输运用等要素构成的国际性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全新的信息网络时代,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2、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小学生品格完善与塑造都有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教育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发展所暴露出种种问题,给现实中小学生的品格培养与完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冲击,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让信息技术为素质教育服务,为未来人才培养服务,为小学生品格完善服务。为了努力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条件及德育工作、人才培养等实际,在广泛收集、征求意见

3、、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大的方面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具体讲是适应当代学生成长、全面提升全民素质的需要,它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品德培养创新与时俱进的举措,更是重视德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品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词典中的解释可以看出,品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中到一个人的能力道德,小到

4、一个人的个性习惯,无所不包。而且无论哪一点无疑都对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内,对信息技术下的品格塑造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及家长、教育工作者都处于迷茫甚至避而不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将丰富我国的学校德育研究内容和体系,开拓小学生品格塑造、品格培养等工作的新渠道,本课题有较高的创新性,因为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的整合加之与品格培养塑造方面的研究是在我国逐渐开展的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品格塑造策略的研究处在理念的提出上,信息技术下的品格塑造策略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是一块处女地,也将是德育的研究、养成教育研究作为国家教育科研“十五”研究课题的大方向之一。因此,就全国范围而言,本课

5、题在品格培养、品格塑造等方面的策略性研究处于较前沿的地位。二、研究的内容、目二、研究的内容、目标标及及创创新所在新所在1、本课题研究内容为:、本课题研究内容为:(1)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与运用为主阵地,加之网络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中品格培育策略的信息化、网络化,具体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家长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心理素质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科技与环境教育等。(2)结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育德育渗透的研究。(3)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品格培育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

6、。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和提高学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培育一支有着优良师德风范的师资队伍,培育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形成办学特色,为每一名师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同时也起到积极探索有特色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格培育策略体系的作用。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及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及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强硬件、软件建设和管理。我校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为老师们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基础。从2004年起,我校累计投入资金约 150万元

7、,改造和增置了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和校园网络设备,为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 3个微机室,两个多功能专业教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设备齐全的校园网共有100多个终端机接入点,校园主干网全部升级为光纤,主干网带宽已经达到10M。升级了校园网资源库,包括 K12资源库、网络制作平台和翰林汇资源库等,并开通了校园网视频点播系统和广播系统。接入了校园宽带,每个信息点均可连接宽带上网。为了使管理和利用达到高水平,修改和制定了班级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管理使用制度、校园网络管理使用规范、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了网络畅通,设备无故障,从而实现了校园信

8、息化管理,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强化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我校自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评估以来,不间断的要求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现有136人次通过考试获得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部分教师目前计算机操作技能仍存在缺陷的状况,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2008年以来,我们又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培训:字表文件编辑的规范化,根据部分教师编辑字表文件还不够熟练和规范的情况,学校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从对教师个人教学资料库检查和统计的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演示文稿中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

9、的冗余部分过多,极大地浪费了硬盘空间和影响了运行速度。鉴于此,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实现了教师个人资料库中演示文稿的最优化。(三)丰富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品格教育。利用资源库以及校园网与因特网的连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发展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教育资料,各类教育资料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交互功能。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来提取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作为他们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解世界,培养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

10、打下基础。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加强品德教育的宣传,比如开展了防近视教育,把“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正确读写姿势,科学用眼” 作为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健康守则内容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视力保护,落实和坚持每日两次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学校不仅保证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间,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辅导,保证做眼保健操的质量,使之真正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开展“每日一问”的养成教育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信息技术不断强化养成教育成果,树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活动在各

11、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力求渗透品德教育。如,教学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教学过程中这些方面的教育充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营造氛围,利用网络的优势(如,网上搜索、信息下载等)来开展,在教学过程这些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品格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目标,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教育的重要策略。基于此目的,我校分别近几个学年第一学期都定期开展了德育渗透的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外公开课,同时也要求部分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校听课、评课,指出不足。另外我们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究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

12、技术整合的最佳途径,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品格塑造多策略教育途径。(五) 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抵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针对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问题,所面临的新情况,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抵制、纠正不良行为。我们在高年级中开展了“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出现本身“无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资源;针对部分学沉溺于社会上的网吧不能自拔的现象,我们开展了“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后,学校大队部制定了实验小学生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

13、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世界。(六)积极打造校园网站,丰富网站的内容,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品格塑造的主阵地。我校在阳光教育频道以及校讯通网络平台上,均设有学校页面,从开通以来,累计达到近10万人次的访问总量,注册用户超过5000余人。教育面广,成为学校的独特的风景线。我们还尝试开通德育教育频道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网上品格塑造平台。(七)利用家校互动,共筑学生品格塑造平台。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86%的学生能够在家里上网,能够运用家校通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这是拓展家校互动的重要途径。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家长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互动,形成教育合

14、力,利用这种家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巧妙整合开展的交流活动,这正好是发挥网络的最大优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大学部的家长对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有很高的评价,得到了广大家长及学生的欢迎。(八)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生品格塑造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上的探讨。我课题组成员将不断学习,积极思索,大胆探索,坚持用理论武装自己,用实践检验教育实效,探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品格塑造的多种教育策略,三、研究的方法和理三、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论依据依据主要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初始阶段,采用调查法、教育与心理测试法等;研究的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其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研究的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

15、结法、个案分析法、教育统计法等,其中以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为主。信息技术环境下品格塑造的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1.采用目前西方流行的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传统教育的变革,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素的转变上:.教师不再是口头上生硬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引导(组织、指导、帮助、促进)者、育人的设计师;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的自主构建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养成,让学生成为良好品格养成的主体;.品格完善的内容由教师强迫命令转变为学生自主行动的对象;. 师生充分互动,现实与网络相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身边与世间之

16、间的距离。2.人们偏爱的主要育人方式主要有三种: (1)触觉感知者: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自制网页等),教育效果最好;(2)视觉感知者:当他们看到育人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图文并茂),教育效果最好; (3)听觉感知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网上的交流)而教育效果最好。 国外研究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运动(即动手学习)时效果最好。信息技术的利用是育人三种方式以最佳的方法加以组合,使他们知道:(a)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存储和重获信息;(b)怎样利用它分析解决问题;传统教育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导致触觉接受者、视觉接受者的自主动力被压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拓展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又一平台,是对传统育的一大变革和创新。四、四、课题课题研究研究对对象象本校共有 63 个教学班,全部纳入课题研究对象,其中以每个年级 2 个班共12 个实验班(小班)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余班级作为参考对照班级,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五、研究路五、研究路线线流程流程图图六、研究的六、研究的时间进时间进度安排度安排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分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