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51338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师大 马克思主义原理 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18 世纪末B20 世纪初C.19 世纪末D.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实践条件是( )A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B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准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C. 世界地理大发现D.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3、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的有( )A.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万有引力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C.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D.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系统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 )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的启蒙哲学C. 美国的经验论哲学D. 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5、世界观是( )A.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C. 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D. 人们对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6、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 哲学就是世界观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世界观就是哲学D. 哲学与世界观没有联系7、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

3、性的问题B.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C. 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 唯意志论和存在主义10、评判一种哲学是否为“真正的”哲学,即是否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看( )A. 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时代精神B. 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C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11、思维和存在无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论 B、二元论 C、诡辩论 D、不可知论12、正确处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习科学的关系表现为( )A.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学习科学

4、B. 只求学习科学,认为没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C.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习科学是相辅相成的D.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当作平行的知识学科去学习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14、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就是( )A. 发展B. 就是位置的移动C.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D.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16、下列命题中未能正确反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有( )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B. 凡是运动都是

5、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7、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行而上学的错误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错误观点1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20、劳

6、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 )A. 劳动改变了自然界B. 劳动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C. 劳动制造了生产工具D. 劳动形成人脑,产生语言,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1、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 脱离人身的纯粹的逻辑思维运动B. 物质C. 高度复杂的物质人脑的机能D. 高等动物的脑活动22、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 ”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的有( )A. 意识就是物质B. 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D.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会与物质本身完全一致23、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

7、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还得用物质的力量去摧毁。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意识发挥能动作用,必须依赖于必要的物质力量B.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考虑到所改造对象的存在环境D. 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什么实际作用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首要前提是( )A. 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手段B. 必须考虑到被改造对象与环境的关系C. 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D. 必须认识和相信意识主动创造性的巨大能力25、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A. 规律是普遍的B.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C 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8、为转移的D. 规律是固定不变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的汇总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3、坚持可知论的哲学派别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朴素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 )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历史观的统一

9、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发现了唯物史观代替了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科学性的统一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阶级属性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理论实质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后者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前者以实践为基础,后者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或主观经验的基础上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仍然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是因为( )它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它是分析现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它能解决一切具体问题它为我们提供

10、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的正确方法它使哲学发展到顶峰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源泉9、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是主观的产物10、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

11、联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1、辩证唯物主义对运动的理解为(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的变化是相对的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2、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 合乎逻辑的。”这表明( )意识是在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来的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共有的反映形式反映特性是植物特有的反映形式反映特性是原生动物特有的反映形式反映特性是动物特有的反映形式13、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 )折衷主义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庸俗唯物主义绝对主义1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 )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遵循物质运动

12、的客观规律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集中群众的智慧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15、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人的意识是精神活动过程,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电脑只是人脑的延伸和补充电脑不能完全取代人脑16、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段话体现了( )观念的东西不同于物质的东西观念是物质的东西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观念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观念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观念是第二性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简答题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定义及其基本思

13、想。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 4、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思想原则及其意义。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人类实践有哪些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关系是怎样的?7、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8、马克思的自由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9、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思想?10、马克思哲学对价值问题的理解有何特点? 11、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12、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认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 展起决定作用的意义是什么?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

14、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具体表现。15、简述在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辨析题辨析题 1、人化自然即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又是人类实践的前提条件。 2、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成以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就不再存在了。 3、物质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又具有属人的性质。 4、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就是指时间空间的绝对性。 5、客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 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7、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9、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10、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

15、系。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论述题论述题 1 、试论现实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生成和发展。 2 、试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的正确途径。 3 、论正确把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指导意义。 5、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 问题。6、怎样理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7、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 要性。8、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材料题材料题 第 1 题材料 1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 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 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征的集合。”他认为, 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材料 2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 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 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