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49146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新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简本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7年7月 一、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长兴公共货运码头 建设单位: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长兴岛南岸潘石港上游约500m处 建设规模:2个500吨级杂货船泊位(水工结构兼靠3000DWT船舶) 、1个60米级车渡船泊位(现阶段工程建设以形成危险品运输通道为目的,因此码头后方暂不设中转库场,今后根据运行情况确定是否设置中转库场) 主要建设内容:140m18m码头1座、238m14m引桥1座、230m14m引堤1座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2、港外道路:拟新建一条运输道路,与潘园公路相接;道路改造涉及零星民居的动迁 年作业天数:300天 工作班制:二班制 工程总造价:7445万元 二、 规划相容性和选址合理性 本工程的建设对于长兴岛内各大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于长兴岛海洋装备岛功能的实现以及长兴岛、崇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与上海市总体规划、崇明规划、崇明三岛规划以及长兴岛的岛域总体规划均是相容的,符合区域发展要求。 从长兴岛总体规划来看,规划远期预留的危险品公共码头岸线在岛屿东北部,本次项目选址与其略有出入。但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到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应尽可能缩短运输线路、减少运输风险,因此将码

3、头设置于与这些企业相隔较近同时又尽可能远离青草沙和陈行水库的位置、青草沙水源地下游的位置,选址是合理的。 三、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1. 码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空气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地区常规污染因子(NO 、SO 、TSP和PM2210)的环 境空气质量现状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工程区域内特征因子丙酮、HCl和NMHC也达到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限值的要求。 (2) 地表水 1根据监测,除pH、BOD 和N

4、H53-N水质达到类水质标准外,拟建码头上游 1km和拟建码头距岸50m300m间的CODMn水质达到类水质标准,拟建码头 距岸500m和下游1km的CODMn水质达到类水质标准;总磷在落潮时间水质全 部为劣类,涨潮时间总磷水质在类类之间;石油类为类,没有达到 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长兴岛近岸水质不容乐观。 (3) 声环境 根据监测,工程拟建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昼夜间声级均达到2类区标 准。 2.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码头施工作业时对长江水质的影响。其次为陆 上配套运输道路建设对沿线居民出行等日常生活的影响。 3.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车辆运

5、输噪声、废气和扬尘污染;码头生活污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生活垃圾和船舶生活污水、油污水等。 4. 事故风险评价 根据上海长兴岛危险品专用码头规划潘石港选址对青草沙水源地安全性影响的初步分析结论,长兴岛选址建设危险品码头对青草沙水源地的安全性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 潘石港选址有可能会对青草沙规划水库取水口安全性造成威胁。但由于青草沙水库取水口紧急关闭需要大约半小时时间,关闭后正常情况下能保证供水14天左右,因此不会对水库供水产生影响。 如果通过建立应急反应系统,在化学品事故发生后7小时、溢油事故发生后33小时内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消除事故的负面影响,并确保事故发生后半小内紧急关闭青草沙水库取水口,

6、则潘石港选址对青草沙水库取水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四、 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简介 1. 项目施工期对策措施 根据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提出如下控制措施: ?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施工,将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 一切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洗刷污水都要严格规定排水去向,凡是有机油滴漏的施工机械,滴漏点需备有收集装置,统一收集,考虑目前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改造,因此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须收集委托环卫清运;对其他施工废水须设置简易处理池预处理后,外运处理,不得擅自排入长江。 ? 做好防止施工工地产生扬尘污染的工作;施工场地定期喷淋抑尘,加强进出车辆日常冲洗工作,减少扬尘污染

7、等。 2? 建筑材料和开挖的土方必须统一堆放、清运; ? 加强施工期管理: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各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 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严格施工管理,对施工中的沥青、油料、生活污水、渣土等实行严格控制,避免机械油污污染水体。 (2) 减少对当地陆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工程结束后临时用地及时平整、植草绿化;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不得用树木作为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活动。 (3) 如有取弃土,取、弃土点需选择适当,选择在远离农田、水体和不易发生水土

8、流水的地方。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进行景观再造。应及时对弃土进行分层压实,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 (4) 工程施工产生的弃渣土将由上海市渣土管理处统一调配,在渣土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1997.12.14修正)的相关要求,在工程开工前5日向上海市渣土管理处或相关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排放处置计划,并与渣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不得随意排放处置。 1. 项目运营期对策措施及评述 (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由于本次新建码头上对进港货品进行直送直取的方式装卸,不设置危险品仓库等,因此码头产生

9、的废气以车辆运输的扬尘为主,正常工况情况下的道路运输扬尘产生量约为15t/a。根据本报告对项目排放的扬尘废气进行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见,正常情况下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均能达到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同时建议厂方应定期对码头区域进行洒水喷淋,并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以减少运输扬尘散逸,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本项目废水可分为水域的船方污染源、陆域的岸方污染源两类。其中水域污染源主要为船舶生活污水和油污水,陆域污染源主要为码头人员生活污水、码头等设施冲洗水以及初期雨水。针对码头产生的废污水,提出的环保措施为: ? 降低或消除生态影响的对策措施:由于长江

10、中油类的环境背景浓度已超过生态风险的临界值,因此要求本项目中严禁油类排入长江。含油3废水应与其它废水分离,废油回收后另行处置。 ? 根据码头陆域废水的特点,以生活污水和车辆冲洗水为主,采取码头区域地沟收集、生活污水管网收集接入市政管网方式基本可行。但是由于本码头运输的货品以有机危险品为主,一旦发生装卸事故时,危险品散逸在码头时,将可能采用水喷淋冲洗的方式,此时产生的废水浓度较高,进入集水管网后,若直接接入市政管网将对后端的长兴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施产生冲击影响,可能影响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因此,建议码头设置一个事故污水池,以收集事故发生时的码头冲洗水,并根据码头装卸的有机化学品设置综合有效的污水

11、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后纳入长兴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具体废水处理工艺和效果须委托具有环保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方案设计,以及进行必要的小试或中试而定。 ? 建议在泊位区域长期设置围油栏,防止和收集因意外溢油事故造成的水面溢油。 ? 针对新建运输道路,一旦发生车辆翻到事故,化学品将散逸,考虑该风险,建设单位须在道路两侧设置集水沟,使散逸化学品及事故场地冲洗水一同收集后汇入码头污水处理站的事故污水池进行预处理,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后纳入长兴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项目建成后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船舶和车辆的交通噪声,装卸输送设备的机

12、械噪声以及船舶靠岸时的汽笛声,此外还有运输车辆经过新建运输道路两侧周边居民的影响。 根据预测,本新建码头装卸对居民影响较小均能达标,新建运输道路的交通噪声将使道路两侧第一排居民夜间超2类区标准12 dB(A),因此建议在码头装卸作业过程中,调整船舶到港时间表,尽可能将装卸车辆运输作业放置在昼间,减少夜间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固体废物主要是码头上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采用收集后定点堆放的方式,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因此本新建码头项目所采取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很小。 (5) 周边居民动迁计划 鉴于本期项目暂不考虑进行危险品仓库的建

13、设,对各类到港危险品采用直4取直送的方式,实际运输在线量较小(以20t平板运输车为主)。但是由于新建运输道路两侧仍存在潘石村居民,从运输风险角度考虑,近期建议在该道路两侧种植10m绿化带作为过渡;居民动迁则建议根据今后危险品仓库区域建设一同考虑拆迁范围及规划,从而解决对周边居民的事故影响。 (6) 运营期生态影响缓解措施 ? 工程运营期应在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严禁码头停靠船舶与工程陆地部分的废污水及固体废物随意排入附近水域,保护工程区域的水生生态环境质量亦即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健康。 ? 对溢油事故等应有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由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平时也应注意加强管理,提高工

14、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应急处理技能。 ? 加强仪器维护和检修,保证传送装置正常运转,防止物料散落。 ? 加强水质监测,完善生态安全管理,对码头停靠船只实行严格检查,控制船舶压载水等的排放,防止物种入侵。 ? 建议在工程陆地区域适当种植适合本地区的植物,不仅可以缓解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可以达到隔声降噪、水土保持、改善区域环境和改善景观的目的。绿化设计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应综合选择苗木的来源、规格、成活率及适应性;借鉴自然植被类型的特征,合理进行植物搭配,以植物生长的生态体系,地形地物的影响条件考虑设计内容,以速生树木与慢长树木相结合,丰富植物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形成开放、连续、流畅的

15、生态景观格局;并在有利恢复自然生态、达到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建设投资、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7) 建立事故应急保障体系 由于本项目装卸运输的货物以危险品为主,因此必须防范装卸或运输过程中的突发事故,建设单位必须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事故应急保障体系。 ?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 ? 应该建立危化品泄漏扩散模型,预测不同的运输物质泄漏后对环境的影响,以便对事故应急提供理论支持。 ? 建立动态源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污染事故时,能迅速调取污染事故的预案材料,指导应急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 由于动态源事故发

16、生与处理处置的特点,一旦事故发生,必须尽快进行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小或消除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为了能够让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理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更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源事故应急程序。 5五、 环境评价结论要点 本工程的建设对于长兴岛内各大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于长兴岛海洋装备岛功能的实现以及长兴岛、崇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与上海市总体规划、崇明规划、崇明三岛规划以及长兴岛的岛域总体规划均是相容的,符合区域发展要求。 由于本货运码头以运输危险品为主,因此在码头建成运营后,厂方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并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对项目周边居民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该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建设可行。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