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3895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以任职需要为导向,强化士官教育技能培训,是军队院校当前调整改革环境下必须坚持的重要改革精神。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袭着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它从本质上把教学看成是认识过程,完成认识性任务便成为教学的主要甚至唯一任务。把教学仅仅作为实现外在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工具。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士官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任职需要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转变。一、充分认识和把握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表现特征及其规律创新型教学是在创新教育的大目标规范下,教员遵循创新教学的

2、原则,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员的创新动机、树立学员的创新志向、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训练学员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的开发性。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将教员从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改变为学员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教、学双向活动中,教员不仅要传播已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能产生、创造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员对各种思想有特殊的敏感与回应。其一,要求教员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其二,要求教员建立使学员会学的观念。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应让学员“会学” 。这要求教员不止于“传道、授业” ,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员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3、,学是为了不学”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活动可以不完全遵循线性逻辑秩序,可以允许渐断式、迂回式、跳跃式的存在,教学不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方案为主要任务,不以追求整个教学活动的平衡为目的。教员要鼓励学员向教材、向知识权威挑战。在学习中,问题的答案也不都是确定的、唯的。教学展示着过程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使教学成为一个非稳定的、复杂的系统。3.个体的差异性。教学不能以同一要求来对待每个学员,不能以同一个评价标准来衡量他们。因此,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就不能仅取决于教学的结果学员最终的发展水平,而应该取决于学员受教育前后发展水平之差,即学员在教学活动中身心发展的“增值” 。4.学习的

4、过程性。学习的本质不是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员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要经过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三个过程。学习活动首先应该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因此,教员应该明确所要构建的学员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员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

5、构转化为学员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员的活的知识。二、构建创新型士官教育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学,运用创新型思维方式,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性对象,以关注人的成长为目标,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协调,注重动态的变化、创造,把教学看成预定与非预定的统一,注重修改、差异,反对整齐划一。总之,创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看待教学。1.从“以学会为中心”到“以会学为中心” 。 “学会”与“会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传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员“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会学”则强调学员自行获取和应用新知识,并能够更新知识。要实现“以会学为中心

6、”的理念,必须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学员个性的“充分运转” ,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敞开其创造力的目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具有探究和研究的性质,通过问题教学来实现教学的思维功能。2.从“以教员为中心”到“以学员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是在教员讲学员听的理念支配下进行的,教学是以教员为中心,学员围着教员转,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因此,必须变“以教员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主体” ,使学习成为在教员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学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3.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并重” 。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这是创新教育所遵

7、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活动性原则。这种活动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只有让学员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创新兴趣,增长创新才干,发展创新人格。坚持活动性原则,首先,课堂教学要开放,促进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为学员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员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其次,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员参观、调查,开展各种自然实验和科技创造发明活动,激发学员对社会和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学员严谨、细致的创新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4.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和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的教学,言必从知识的源头讲起,讲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的结构。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员对课程学习产生麻木甚至厌倦的情绪。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做法,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指导学员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教员的讲授要画龙点睛,启发学员去思考;改变过去只重视教学效果,忽视学员参与过程,而是不仅注重教学效果,更注重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变成学员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满足任职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