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9755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政治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少年能自强学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能力目标:理解自强的重要作用,尝试做自强少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个人、民族的作用,培养自强的品质。前置学习:1、要求:自主阅读教材,思考解决以下问题2、内容:(1)什么是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的品质?(自强的作用)(3)自强的对立面是什么?它的含义、后果是什么?质疑:教 学过 程 一、协进学习内容:(1)自强的含义、表现(2)自强的作用(3)自弃的含义、后果二、协进解疑:导入新:同学们,初中阶段是我们青

2、少年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培养良好的品质。结合已学内容列举哪些品质?(自尊、自信、自立) ,阅读教材 P47 小涛的故事,思考:他取得成绩的原因?给我们的启发?活动一:教师呈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洪战辉的感人事迹,学生讲述自强人物故事200 感动中国:带着妹妹上大学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依然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是强者。事迹:13 岁单薄的肩膀

3、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活动二:组织学生开展 P48 活动结合事例、活动内容体会自强的含义、表现、作用(对个人成长)活动三:结合教材图片学生介绍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事迹,启发学生理解自强不息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自强的中国人:郑和环球航行的探索;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屈原;战功卓著的爱国名将戚继光;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桑兰;在 NBA 打拼的姚明;奥运

4、赛场创造奇迹的飞人刘翔;结论:自强,是进取(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动四:P49 安排“给故事安排结局”的活动,通过活动由学生自己感悟、分析得出成功与自强品质的关系。讨论自强的意义,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强烈愿望。结论: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活动五:阅读 P0 寓言故事,思考:寓言说明了什么?什么是自弃?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始就要自强。提升拓展:你准备做一个自强的人呢,还是自弃的人?如果你选择做一名自强的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你会怎样面对?如果你选择做一名自强的人,面对竞争中的压力,你会如何做?三堂小结:请同学们结合本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自强的优秀品质?四堂演练

5、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学生前准备不充分、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发言,影响到本框题的授。故,前要做好相应的预习与前期准备工作。2、堂上的活动,会占用较多时间。故教师在授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成功之处1、先入为主,激发兴趣为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人认真学习新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综合运用故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2、目标明晰,展示具体我们选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习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3、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教学环节的设计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