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5944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市暴跌会引起连锁反应吗?(学员必读非独家)童大焕 2015 年 7 月 8 日星期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简单说就是要深入内部,作品才能生动具体;能跳出三界之外去思考全局,才能观察到事物本质。过去一年,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卷入了一场暴富暴穷的A股纸上富贵梦。 不到一年时间, A 股从 2 千点直上 5 千点,股市富翁不断产生。到了2015年 6 月 12日,行情急转直下,沪指从最高5166.35点跌至 7 月 3 日的 3686.92点,跌了 1479.43 点,跌幅

2、高达 28.64%,约 16.9 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7 月 6、7、8 连续三日政府不惜一切手段的“国家护盘”行动难挽狂澜,截止8 日收盘,A 股再次暴跌,当日沪指跌近6%险守 3500点,两市近千股跌停,超1300品股停牌(占总股票比例超 50%),券商股集体沦陷,三大期指集体跌停。那些高杠杆炒股的散户悉数成了被割韭菜,净身出局。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接下来,即使再有救市举措,基本上也是强弩之末。有高山必有深谷,山愈高则谷愈深。没有法治、道德、经济基本面支撑,完全靠讲故事(“改革牛”、“国家牛”)和杠杆支撑的股市,涨得越快,跌得也越快。与吹鼓手们吹嘘的“ 4000 点才是

3、起点”、“ 1 万点不稀奇”之类梦呓(或欺骗)相比,此次半山腰下跌,是好事,否则,越到后面,被卷进的散户资金越多,被套进的配资也越多,场面将越难收拾。但是人们不免担心, A 股暴跌,会不会引发金融危机、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中国资产价格下降、 消费减少, 最终引发房价下跌的连锁反应?还是以后老百姓担心股市凶险,还是买房踏实,从而带动房价?我们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笋,力争把其中大部分问题理清个思路。宏观层面一,我们不要高估股市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为国接盘”、“国际金融战” 之类的,不是义和团情绪自作多情, 就是别有用心为了绑架国家救市掩护自己卖空出逃。股市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小。 汇丰银行大

4、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周二(7 月 7 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远小于许多人的想象,原因是股票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例仅为不到15%,且股票发行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所占比例仅为不到5%。”李方政府凭什么陪你玩到底?也写道:“李稻葵说了,股市只影响实体经济的5%。有个美国经济学家干脆说,中国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零。啊, 零!”宏观层面二, 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基本面是两张皮的关系。中国股市好, 经济不一定好;股市差,经济不一定差。2008年以来股市一蹶不振多年,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绩单基本还算过得去,虽然“中国模式”此时已穷途末路。但2014 年中国基本经济和楼市都

5、突然陷入最困难局面,股市反而一飞冲天。宏观层面三, A 股市值三分之二是腐败低效的国有企业,而不是创新、高效的社会企业。国企占有一半以上社会资源,拿走全民工资总额55%至 60%,提供的却是 8%的就业机会,也不给或只微量给国家分红。 这些国有企业融资成功,对于中国经济和民众来说反而是祸不是福,因为国企既无效率也无公平, 一旦财大气粗,反而不断形成对民间经济的挤压。中观层面一, 在大多数时候, 股票二级市场跟企业融资关系不大。企业通过股票上市融资成功, 拿到的只是发行价格, 二级市场的涨跌只跟它再融资的价格有所关系,跟经营本身没有关系。它们在过去2 千点的时候和今天 5 千点、3 千点的时候,

6、经营并无本质不同。就像一套房子,是一百万还是涨到五百万,或是跌到五十万,跟住户或租户的居住本身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和密切一样。中观层面二, 如果股市指数和股票价值严重背离经济和公司价值基本面,反而不利于企业经营。比如本次人造牛市,很多业绩平平的上市公司,股价高扬,从几元钱涨到一二百元,知根知底的大股东和高管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纷纷套现减持,钱已赚够,谁还认真执着于公司经营?微观层面,股市涨跌和市值蒸发,钱都去哪儿啦?先说微观层面一,市值蒸发。是的,短短三个星期市值蒸发了16.9 万亿元,到现在恐怕 20 万亿元不止。但这市值蒸发只是股价预期的估值发生了变化,并不是 20 万亿元人民币灰飞烟灭

7、了。社会上短期一段时间货币总量是不变的。股市交易跟房地产交易有一个不同,比如某公司一只股票, 只要有人买了一股, 花的是 100 元,那么它现有所有股份都是每股100 元;明天又有人买一股,只花50 元,那么它的市值就蒸发了一半。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资等等,依然如昨!这就是上面说的企业经营跟股票市值联系不那么紧密,只在企业增发、 转让等环节关系比较密切。微观层面二,股市涨跌,谁赢谁输?二级市场交易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更多的是财富转移。你花16.7 元买了中石油 A 股,我花 50元买来,再 70 元卖出,你我都赚了,赚的是谁的钱?是花70元的那个人,给了我20 元,给了你 33.3 元,

8、他的财富转移到我们俩个手上来了。只要维持这个股价,我们三个就都变成有钱人。 如果改天他的股价跌到40 元,那么他就亏了 30 元,而我们两个各自赚到的钱却还在 (前提是没有再进入股市) 。就好比有人花一千万买了一栋美伦美奂但转手可能就没有人要的远郊别墅,一买到手估值就成了300万,但那一千万元人民币还在,到别人手里去了而已。市值蒸发了 20 万亿元,但真正的输赢并没有20万亿,因为大部分股份是没有完成交易的, 只是纸上估值, 完成交易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是完成交易的这一小部分,却实现了对所有相关股票的定价功能!微观层面三, A 股深市和沪市共有2 亿多个开户数,涉及总人数9 千多万,可以视

9、为 9 千多万个家庭卷入了此轮涨跌。对于13.7 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恐怕不及总人口的 30%,而且如本文开头汇丰银行报告所揭示,股票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例仅为不到15%,所以虽有阵痛,但整体并非性命攸关。所以,股票的涨跌, 并不会直接传导到楼市中来,进而导致股市暴跌引发楼价暴跌。股市不论涨跌都有人赚钱, 赚的钱说不定反而要放到楼市,才能最后落袋为安。股市这种悬崖边上的舞蹈,任何人都知道不是久留之地。当然,在历次股票交易过程中, 几乎每次都是散户的钱更多地集中到了机构手里。但是这些散户,大部分要么是原来就买不起房的,想来个以小博大弄个首付什么的;或者干脆压根儿从来就不看好楼市的,有钱也不会

10、投资楼市。但股市在一年不到时间内的大起大落,确实有一个额外的社会教化功能,就是股市虽然刺激,但一不小心就搭进身家性命,散户还是玩不转。因此,它客观上有助于社会资本更多地关注楼市,虽然楼市早已进入局部短缺、 大部分地区过剩的分化期, 但终归还是比股市更容易掌控,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就可以完全自我掌控。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中国社会上钱有的是, 关键是有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就在今天, 我得到两个信息, 一是一个网友问我: 一千万元怎么投资?一是有中介打电话来,有客户想买我的房子,全款。我说再等等。通州正火热着呢。综上,我对本次股市大跌, 还觉得这是中国的幸运。 史无前例的暴涨暴跌应该让中国人从权

11、力迷信和一夜暴富的春梦中醒来,踏踏实实建设自己建设国家。跌出一个新中国。中国正处在史无前例的市场化、城市化、网络化转型过程中,真正的新经济不在热闹而又残酷撕杀的股市里,而在寂寞的灯火阑珊处, 在国际国内鹰一样锐利的风投眼里。 今天我们毕竟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来跌,否则被卷进去搞得一文不名的人还会比今天多得多,整个金融体系付出的代价也要比今天高得多。所以我认为空头是有功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既然股市低迷未必坏事, 甚至在我眼里是好事, 那为什么政府要不遗余力地救市?这就牵涉到 “风起于青苹之末” 的系统性风险问题了。 这次人造牛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是牛市完全是靠造概念和杠杆资

12、金堆起来的,一不小心就把金融体系扯了进来。华泰证券报告称, 中国股市场内场外融资 (杠杆资金) 的总体规模预计在3.3 万亿左右,悲观情况下可能达到3.5-3.7 万亿, 其中银行理财资金1.6 万亿左右,约占股市配资的一半。其中,场内融资约10000 亿(两融融资 8000 亿,收益互换 2000 亿);场外融资约 6000 亿。另外,股权质押项目吸收的银行理财资金约5,000 亿,不属于配资。但股价大幅下跌时期同样存在较大风险。总结来看,与股市融资相关的银行理财规模总额估计在2.1 万亿左右, 相当于银行理财总规模的 10%左右。另有一些市场估算认为, 证券公司约涉及2 万亿元的融资融券资

13、金, 银行资金规模约 1 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业务超过1 万亿元。考虑当下诸多明里暗里的融资配资额度, 再加上银行系统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市的资金,保守估计当前市场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资金涉及杠杆。问题就在这里!银行杠杆资金比起十几二十万亿地方债来说,表面上不多,但事实上银行资金明里暗里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流入股市的,连统计都没法准确统计!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 谁都不知道会怎样不可收拾。所以无论如何先得救市。即使明知无法止跌,但至少可以跌得慢一些。这也是权力致命的自负导致的必然结果。其实我们人人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本想拉动股市给地方债和国企解解困,不料引火烧身使银行变成了股东!这倒也好,将来政府

14、更多时候为银行、地方债、国企债务焦头烂额,不再有钱就任性,反而会给市场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现和发展看见未来的人们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说:21 世纪影响人类进程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创造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互联网和城市化两大运动在中国同期碰撞,会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事实上, 2014年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领略了它的厉害如果你踩对了城市化的节拍, 你的财富将发生飞跃式增长; 如果你跟错了节奏, 等待你的可能是数十年财富化为乌有!2014年开始,中国城市化由遍地扩张的上一程,迅速进入持续紧缩的下一程;中国房地产告别遍地黄金时代,正式进入长期的剧烈分化

15、与动荡时代。任性的权力和金钱将很快丧失财富,只有知识的谨慎能够让我们保有和增长财富。这是一个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财富变迁时代,也是个储蓄和黄金都不如砖头(房地产)的通胀时代。与之如影随形的财富兴衰,则像法国经济学家Thomas Piketty 的新著二十一世纪的资本所言:货币时代,工资不是主流,投资之神才受追捧。 Piketty 通过对各国(尤其中国) 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认为资产收入所起作用已远超工资收入,正在对将来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管你是屌丝还是富翁,未来20 年甚至更长时间,不懂投资或投资失误将很快被甩到时代身后。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 到硕士到博士直到博士后,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课堂

16、教育都没有教给我们财商和智商, 家长们花很高的代价送孩子们出国留学,同样没有专门的财商和智商训练, 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判断和预见未来、进而顺势而为,借时代之力让自己的梦想在蓝天上飞翔。社会需要而且稀缺的, 正是我们要做的。 接下来,我们要紧密分析并顺应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大潮流,在此基础上做一件前人所没有做或者做得还不够的事:首先,鉴于 2014 年开展的“培养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计划”(免费帮助一些积极上进的贫寒子弟实现在城市安居、晋升中产甚至富裕阶层的梦想) 行动率超低的现实, 此项计划终止。 从此更加注重互惠互利商业逻辑,实践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商业是最大的公益”理论。其次,我们将在深刻研究城市化自有规律和私人量身定制服务基础上,通过最现代化、成本最低而又最迅捷的互联网,开办“大焕财智书院(网络)”,教会学员大处着眼,顺势而为(最大的借力是借势),不断做强做大财富。发现和发展能够看见未来、顺应历史大潮流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