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119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区水景的建设原则各城市的新建楼盘,无论规模大小, 都不同程度地设计了小区水景。水景成为小区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总结了小区水景建设的三项原则:实用、自然、安全,即经济实用、亲切自然、安全第一。在经济实用方面,随着人们对小区景观及水资源意识的提高,小区水景设计和管理也越来越理智。 北方的一些城市,过去那种图排场、只顾销售不管日后管理的大型水景设计已经不再有市场。 小区人工水景设计趋向因地制宜地安排小型浅水景观、喷泉、 幕墙等多种景观组合,使水的用量及管理成本控制在持续应用范围内。在水景设计方面,更加重视自然与互动性。如目前小区人工水景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游泳池式的, 另一种就是自然生态式

2、的。游泳池式的景观属于硬质景观,水系必须保持透明、清澈见底, 否则水面就非常难看。要保持清澈见底的景观效果,就必须每天吸尘、撒药,经常清理及换水,维护成本高。而自然生态式水系需要全部用涵管铺设,一次投入较大,建成后可以不用经常换水。同时也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再利用。水景设计的亲水互动方面,现代设计中更多地采用溪流等浅水水景布局,这样的水景和小环境结合得比较紧密,一般都较浅, 不会发生什么危险,适合儿童玩耍, 同时也便于清洁。在大型社区的较大面积水景中,可以设计紧贴水景水岸的坡形走道或逐级台阶,使人们的亲水活动不受水面高度变化的影响,沿着石阶在水边漫步的同时,只需弯下身子, 就可接触到水,与

3、水的亲近程度非常密切。另外,在水边设置一些活动器械或活动场地,也能增强水与人的互动。在水景的安全方面,过去人们一直强调大型人造湖及游泳池式水景的安全设计,同时在 防范方面也只有比较单一的修栅栏的方式。现在的水景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在安全方面还包括针对小型溪流、喷泉等容易造成滑跤等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同时采用如多层次自然分离等方式,在不影响景观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 水景设计研究1.引言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 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

4、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 所以其演变也是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 再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正是水的这些特性,才表达出园林中依水景观的无穷魅力。作为园林中的独特一景依水景观,与水景一样也相应的有它独特的观赏价值。2.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依水景观是园林水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的特殊性,决定了依水

5、景观的异样性。在探讨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时,要充分把握水的特性,以及水与依水景观之间的关系.利用水体丰富的变化形式,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依水景观,园林小品中,亭、桥、榭、舫等都是依水景观中较好的表现形式。2.1 依水景观的设计形式2.1.1 水体建亭: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有的幽深宁静、有的碧波万顷,情趣各异,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5. 一般临水建亭, 有一边临水、 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5.

6、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2.1.2 水面设桥桥是人类跨越山河天堑的技术创造,给人带来生活的进步与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联想,固有人间彩虹的美称5.而在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 组织游览路线。 而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在规划设计桥时,桥应与园林道路系统配合、方便交通; 联系游览路线与观景点;注意水面的划分与水路通行与通航;组织景区分隔与联系的关系。2.1.2.1 水景中桥的类型及应用步石又称汀步、跳墩子,虽然这是最原始的过水形式,早被新

7、技术所替代,但在园林中尚可应用发挥有情趣的跨水小景,使人走在汀步上有脚下清流游鱼可数的近水亲切感。汀步最适合浅滩小溪跨度不大的水面。也有结合滚水坝体设置过坝汀步,但要注意安全。梁桥跨水以梁、 独木桥是最原始的梁桥。对园林中小河、 溪流宽度不大的水面仍可使用。就是水面宽度不深的也可建设桥墩形成多跨桥的梁桥。梁桥平坦便于行走与通车.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梁桥除起到组织交通外,还能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耐人寻味。拱桥拱券是人用石材建造大跨度工程的创造,在我国很早就有拱券的利用。拱桥的形式多样, 有单拱、 三拱到连续多拱,方便园林不同环境的要求而选用。在功能上又很适应上面通行、下面通

8、航的要求。拱桥在园林中更有独特造景效果。因此有“长虹偃卧,倒影成环”的描写。如北京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拱高而薄,恰如一条玉带横舞水面,它造型复杂、结构精美,在水面上映出婀娜多姿的倒影。浮桥浮桥是在较宽水面通行的简单和临时性办法。它可以免去做桥墩基础等工程措施,它只用船或浮筒替代桥墩上架梁板用绳索拉固就成通行的浮桥。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它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但其重点不在于组织交通。由于它固而不稳,人立其上有晃悠动荡之势,给人以不安的感觉,利用浮桥的不稳因素,可以与水的静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激发人们勇于冒险、积极奋进的进取心。吊桥在急流深涧,高山峡谷,桥下没有建墩的条

9、件,如我国西南地区,最宜建吊桥。它可以大跨度的横卧水面,悬而不落6.吊桥具有优美的曲线,给人以轻巧之感。立于桥上,既可远眺, 又可近观。轻巧的悬索吊桥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今后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必将出现更多的具有优美曲线、轻巧的吊桥。亭桥与廊桥这类即有交通作用又有游憩功能与造景效果的桥,很适合园林要求。如北京颐和园西堤上建有幽风桥、镜桥、练桥、绿柳等亭桥。这些桥在长堤游览线上起着点景休息作用,在远观上打破上堤水平线构图,有对比造景、分割水面层次作用6. 桂林七星岩的花桥,这一长的廊桥是通往公园入口第一个景观建筑。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是瘦西湖长轴上主景建筑。2.1.3 依水修榭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

10、一,建于水边,园冶上记载“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其基本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榭与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从平面上看,有一面临水、两面临水、三面临水以及四面临水等形式,四周临水者以桥与湖岸相联。从剖面上看平台形式,有的是实心土台,水流只在平台四周环绕;而有的平台下部是以石梁柱结构支撑,

11、水流可流入部分建筑底部,甚至有的可让水流流入整个建筑底部,形成驾临碧波之上的效果。2.1.4 水面建舫舫的原意是船,一般指小船。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其形似船5. 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它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2.2 水与山石之间的关系2.2.1 石在园林, 特别在庭园中是种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 , “石配

12、树而华,树配石而坚” 。今天,园林用石尤广,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叠山构峒,指石为坐,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品石中较典型的有太湖石,黄石等.品石,在景石造型中,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石为主题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在运用品石时,要根据具体素材,反复琢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增色景观。2.2.1.1 雕塑型景石其所选的品石素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12. 塑物型景石作为庭中观赏的孤赏石时,一般布置在入口,前庭,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或景栽下,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

13、石的一定意境,置于庭中,往往成了庭园的景观中心,而深化园意,丰润庭景。2.2.1.2 筑山型景石该种景石,常用岩、壁、峡、涧之手法将水引入园景,以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由其形成的溪和涧,都应有不同的落差,可造成不同的流速和涡旋及多股小瀑布等。这种依水景观的形成,对石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丰富的变化,以小取胜, 效仿自然, 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形成“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2.3 临水驳岸形式及其特征园水局之成败,除一定的水型外,离不开相应岸型的规划和塑造,协调的岸型可使水局景更好的呈现出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旷畅水面

14、做得更为舒展。岸型属园林的范畴,多顺其自然5. 园林驳岸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 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保岸),必须结合所在景区园林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面形成、材料特性、种植设计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结构形式。庭园水局的岸型亦多以模拟自然取胜,我国庭园中的岸型包括洲、岛、堤、矶、岸各类形式,不同水型,采取不同的岸型。总之,必须极尽自然,以表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2.3.1 洲渚洲渚是一种濒水的片式岸型,造园中属湖山型的园林里,多有洲渚之胜。洲渚不是单纯的水面维护,而是与园林小品组成富有天然情趣的

15、水局景的一项重要手段。2.3.2 岛岛一般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属块状岸型。常用手法是:岛外水面萦回,折桥相引;岛心立亭,四面配以花木景石,形成庭园水局之中心,游人临岛眺望,可遍览周围景色。该岸型与洲渚相仿,但体积较小,造型亦很灵巧。2.3.3 堤以堤分隔水面,属带形岸型。在大型园林中如杭州西湖苏堤,既是园林水局中之堤景,又是诱导眺望远景的游览路线,在庭园里用小堤做景的,多作庭内空间的分割,以增添庭景之情趣。2.3.4 矶矶是指突出水面的湖石一类,属点状岸型,一般临岸矶多与水栽景相配,或有远景因借,成为游人酷爱的摄影点。位于池中的矶,常暗藏喷水龙头,自湖中央溅喷成景,也有用矶作水上亭榭之衬景的,

16、成为水局三小品。2.3.5 池岸岸型中最常见的仍数沿池作岸的环状岸型,通称池岸 5.我国传统庭园池岸多属自由型,它因势而曲,随形作岸。一般多以文石砌作,或以湖石,黄石叠成11.新建庭园之小池池岸, 形式多样, 采用的材料亦各不相同,这些岸式一般较精致,与小池水景很协调,且往往一池采用多种岸式,不同的岸式之间用顽石作衔接,使水景更为添色。2.4 水与动植物的关系水是植物营养丰富的栖息地,她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它野生物。 大多数水塘和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类,而较大的水池则是野禽的避风港10.鱼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溪流和小河中,但溪水和小河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池塘中可以培养出茂盛且风格各异的植物,而在小溪中精心培育的植物则是问心无愧的建筑艺术。2.4.1 水与植物的关系2.4.1.1 水边的植物配置无论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7.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