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8937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1页 共 1 页延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有机化学可以看作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它包括有机合成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及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等分支。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 多年来,有机化学的发展,揭示了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分子中各原子间键合的本质以及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设计合成了大量具有特定性质的有机分子;同时,它又为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材料。有机化学的成就使煤、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综合

2、利用,为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炸药等工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有机化学正处于富有活力的发展时期,其趋势和特点是:(1)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环境科学密切结合;(2)分子识别和分子设计正在渗透到有机化学的各领域;( 3)选择性反应,尤其是不对称合成,已成为有机化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4)有机化学继续在新药和农、医用化学品以及分子电子材料的开发中起主导作用。本专业建立于1958 年, 1981 年获硕士授予权,1998 年获博士授予权,1994 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现有教授5 名、副教授6 名、讲师5 名,其中有4 名博士和12 名硕士。1979 年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自1999 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3、。1985 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延边大学天然有机化合物研究所,1998 年建立延边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从1985 年以来,先后承担11 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经费52 万元;承担过 5 项国家教委项目,经费14 万元;承担过11 项吉林省科委项目,经费81 万元;承担过7 项吉林省教委项目,经费19.8 万元;多项地方项目,经费45 万元。共计211.8 万元。一、培养目标博士学位掌握坚实宽广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深入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修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并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取得创造性成果。有适应交叉学科领域研

4、究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和组织教学、科学研究、高科技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硕士学位具有宽广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 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毕业后能从事教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2页 共 2 页学、科研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二、研究方向生物有

5、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化学精细有机化合物合成。三、学习年限修业年限学制一般为3 年,硕、博连读生学制可为五年。博士生应修满16 学分,硕士生应修满34 学分。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化学系研究生的主要和重要实践环节,反映学生基础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开题报告:应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措施等。硕士生的开题报告, 由导师提出提纲,学生进行文献调查并拟草稿,由导师修改最后在学科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可以用汉文,摘要必须用英文写。发表时间定为第三学期中间。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完全由本人提出提纲,并独立完

6、成。一律用英文起草。发表时间定为第二学期中间。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在发表会议上进行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由若干人组成的评议小组(至少两名外单位正高级职称人员,导师不能参加,但副导师可以参与),进行评议 (选题的新颖性,创新性, 科学性, 可行性以及设计合理性等方面)。一次通不过,进行第二次。若第二次通不过,取消进行博士论文的资格。论文内容: 有机合成硕士论文必须要有3 个以上新的化合物,而且是做相关的活性或功能实验;特殊已知化合物的合成或应用研究、应用开发课题,必须要有一个重大改进(方法或手段,收率,纯度等);天然物化学研究中,必须发现一种以上新的化学成分,或尽管是已知物但必须发现新的功能。博士论

7、文必须是有独创性,能系统地阐明一个或两个重大理论问题,或者发现或证实重要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手段(如合成方法、分离手段、拆分手段等)。无论哪一种情况,在完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3页 共 3 页成博士学位论文之前, 必须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或者接到刊登决定通知)或一篇论文摘录在SIC 上(或者接到刊登决定通知)。但是必须要有一篇已经公开文章。六、教学实践考虑到部分硕士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以往安排34 周教学活动,根据我化学系实行基础课主讲制的需要以及缺少辅导人员的情况,取消教学实践。 规定每一个硕士生充当主讲教师的辅助教学人员(每一个学生负责一个班级,一个学期)

8、。辅导工作由主讲教师负责指导和监督。七、各学位课简介1、高等有机化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近代有机化学理论研究的新成就,为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有机分子结构的三个基本方面:成键作用(重点介绍H ckel 分子轨道理论和共振论、立体化学、构象分析。第二部分,有机反应机理的基本类型。第三部分,有机光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以及羰基烯烃的光化学。学时: 48 学时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高等有机化学梁世懿、成本诚编(2)高等有机化学(A 卷) F.A 凯里、 R.J 森德伯格( 3)基础理论有机化学(第二版)上、下俞凌羽著(4)物理有机化学(上、下)高振衡著2、有

9、机合成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近代合成化学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为设计和实施硕士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内容: 有机合成作为一个领域在有机化学里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不仅渗透到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合成反应和复杂化合物的多步合成。其内容包括:(1)有机合成中的位置选择性、官能团选择性、立体选择性;(2)多步骤合成设计;(3)目标化合物的全合成等。学时: 48 学时主要教材及参考书: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4页 共 4 页(1)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 Part B Reaction and Sy

10、nthesis (Francis A.Carey et al)(2)大学院讲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野依良治编辑)(3)有机合成进展(张滂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3、近代有机分析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了解UV 、IR 、NMR 以及 Mass 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掌握特征的基本数据和变化规律;并能用这些数据及变化规律能解释谱图;学会综合分析UV 、IR、NMR 以及 Mass 谱图,最终能准确地确定结构。主要内容: (一)紫外光谱:1,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2,影响紫外光谱吸收的主要因素; 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二)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各类有机

11、化合物的红外光谱;3,峰位变化的因素;(三)核磁共振波谱:1,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化学位移; 3,偶合和分裂; 4,部分特殊测定技术;(四)质谱: 1,质谱法的基本原理;2,质谱中的离子类型;3,离子的断裂机理;4,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五)四种谱图的综合解析; 1,综合解析程序;2,综合解析实例。学时: 48 学时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 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 (Fifth edition )。 R.M.silverstein ,etal, John wiley et al 991 (2)田中诚之,实用有机化

12、合物结构鉴定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超分子化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超分子化学领域中的研究新成果。主要内容: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处于近代化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交会点的前沿科学。本课程主要讲授大环化学(冠醚、环糊精、杯芳烃、C60 等)、分子的自组装(双分子膜、胶束、 DNA 双螺旋等)以及分子器件和新颖有机材料。它的显著特点是研究两种以上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缔结而成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超分子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对超分子化学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学时: 32

13、学时预备知识: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主要教材及参考书: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5页 共 5 页(1)超分子化学(孙小强等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2)超分子化学(F.V?gtle 著,张希等译)(3)超分子化学(妹尾学等著,东京化学同人出版社出版)6、生物有机化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有机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探讨生命过程的物质变化的本质;了解生物有机化学领域中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基本内容:1, Introduction to Bioorganic Chemistry; 2, Bioorganic Chemistry of Amino Acids and P

14、olypeptides; 3, Bioorganic Chemistry of Phosphate Groups and Polynucleotides ; 4, Enzyme Chemistry;5,Enzyme Models ; 6,Metal Ions ;7,Coenzyme chemistry. 学时: 32 学时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1) Bioorganic Chemistry “, Hermann dugas, Springer-Verla(2) Biotransfoma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 ”,K. Faber 7、天然物化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

15、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天然物的生合成路径;了解和掌握天然物化学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天然物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成就。基本内容: 1, Carbohydrates; 2,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Poly-nucleotides ; 3, Amino acid and peptides; 4, Fatty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s ; 5, Terpenoids; 6, Phenolics; 7, Alkaloids. 学时: 32 学时主要教材和参考书:(1)Natural Products , J. Mann, R. S. D

16、avidson, J.B. Hobbs;Comprehensive Organic Chemistry 8、酶化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酶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了解酶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6页 共 6 页基本内容: Part 1: Structures and function of Enzyme 1 ,An introduction to enzyme ;2,The structure of proteins ; 3, The bio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roteins ; 4, Specificity of enzyme action;Part 2: Kinetic and chemical mechanism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5 ,introduction to bioenergetics,catalysis and kinetics; 6, Kinetics of single-substrate enzyme-cata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