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8177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手架架在楼板上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一、工程属性脚手架基础所在楼层数3 第3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3(mm) 100 第2层层高 H2(m) 4.2 第2层混凝土楼板厚度h2(mm) 120 单向板的计算跨度Lo(m) 2.1 单向板的计算跨数5 楼盖板配筋信息表楼层钢筋位置配筋量及等级钢筋面积( mm2)第3层正筋HRB400 8180ASX =279.1 负筋HRB400 8180ASX,=279.1 第2层正筋HRB400 8150ASX =334.9 负筋HRB400 8150ASX,=334.

2、9 二、支架搭设参数1、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楼层立杆的纵向间距La(m) 立杆横向间距 Lb(m) 立杆步距 h(m) 支座周长 (m) 2 1.2 1.2 1.5 0.8 2、脚手架搭设参数脚手架搭设方式平行长边脚手架内排立杆离楼板长边距离a1(m) 0.35 立杆排数 N 2 立杆底部垫板尺寸(m)【a b】0.2 0.2 立杆纵、横向间距(m)【la lb】1.5 0.35 设计简图如下:脚手架楼板 _平面图脚手架楼板 _立面图三、荷载参数每根立杆传递荷载qk(kN) 9.16 板上活荷载标准值Qk(kN/m2) 2 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NG1K(kN/m3) 25.1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3、NG2K (kN/m2) 0.3 四、各楼层荷载计算1、第3层荷载计算钢筋弹性模量 Es(N/mm2) 200000 砼弹性模量 Ec(N/mm2) 23940 砼的龄期 T(天) 7 砼的强度等级C35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 9.686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 0.911 脚手架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k=9.16kN; 板的计算跨度: l=Lo=2.10m 立杆荷载作用间距: e=la=1.5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宽度:bcx=btx+2s+h=a+2s+hi=0.20+0+0.10=0.30m 立杆底垫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宽度:bcy=bty+2s+h=b

4、+2s+hi=0.20+0+0.10=0.30m s为垫板的厚度,此处忽略不计。当bcxbcy ,bcy0.6*l ,bcxl时,b=bcy+0.7*l=0.30+0.7*2.10=1.77m 以位于中间部位的立杆作为计算对象,确定其有效荷载作用分布宽度:当eb时,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应予折减,b,=e=1.50m 得:Mmax=6.44kN.m 等效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8 Mmax/(bl2)=8*6.44/(1.502.102)=7.79kN/m2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 g3=h3/1000*NG1K=100/1000*25=2.51 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q3=q+Qk=7.79+

5、2.00=9.79 2、第2层荷载计算钢筋弹性模量 Es(N/mm2) 210000 砼弹性模量 Ec(N/mm2) 28980 砼的龄期 T(天) 14 砼的强度等级C35 砼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 13.026 砼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 1.224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 q2=NG2K=0.30kN/m2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 g2=h2/1000*NG1K=120/1000*25=3.01kN/m2 3、各楼层荷载分配假设层间支架刚度无穷大,则有各层挠度变形相等,即:Pi/Ei=Pi-1/Ei-1=Pi-2/Ei-2则有: Pi=(EiPi)/( Ei) 根据此假设,

6、各层楼盖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楼层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 Eci(MPa) 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i(kN/m2) 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qi(kN/m2) 分配后各楼层恒载的设计值分配后各楼层活载的设计值 Qi (kN/2) Gi(kN/m2) 3 23940.00 2.51 9.79 3.00 6.39 2 28980.00 3.01 0.30 3.63 7.74 Gi=1.2(Eci/(Eci+Eci-1+Eci-2)(gi+gi-1+gi-2) Qi=1.4(Eci/(Eci+Eci-1+Eci-24)(qi+qi-1+qi-2) 五、板单元内力计算1、第3层内力计算脚手架楼板

7、_第3层钢筋布置图第3层板单元内力计算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F3G3+Q39.39kN/m2;按五等跨均布荷载计算Mmax=1.73kNm,Mmax=-3.45kN m;第3层板正截面承载力验算公式类型参数剖析使用条件Mu=1sfcbh02 Mu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用于单筋截面1 截面最大正应力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c 的比值,低于 C50混凝土1 取1.0 s 截面抵抗矩系数fc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参照上述修正系数修改h0 计算单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 ,长跨方向取h-30mm ,其中 h是板厚Mu=1sfcbh02+f yAs(

8、h0-s) fy 受压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用于双筋截面As 受压区钢筋总面积s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默认取20mm Mu=fyAs(h0- s) fy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用于双筋截面当 2s时As 受拉钢筋总面积 =Asfy/(fc1bh0) -受压区相对高度,=Asfy/(fc1bh0) =(fyAs-fyAs)/(1fcb)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As(mm2) fy(N/mm2) h0=h-20(mm) 1fc(Mpa) b(mm) fy(N/mm2) As(mm2) (mm)s 比较279.25 360 80 1 9.686 1000 360 279.25 0

9、 20 2s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As(mm2) fy(N/mm2) b(mm) h0=h-20(mm) fcm(N/mm2) 279.25 360 1000 80 9.686 0.13 279.25 360 1000 80 9.686 0.13 备注 Asfy/bh0fcm Mui1sfc(N/mm2) b(mm) h0(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maxMU11 0.12 9.686 1000 80 7.52 1.73 比较Mu1M max符合要求MUify(N/mm2) As(mm2) h0(mm) s(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max(kN.m) MU

10、1360 279.25 80 20 -6.03 -3.45 比较Mu1M max符合要求2、第2层内力计算脚手架楼板 _第2层钢筋布置图第2层板单元内力计算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F2G2+Q211.37kN/m2;按五等跨均布荷载计算Mmax=2.09kNm,Mmax=-4.18kN m;第2层板正截面承载力验算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As(mm2) fy(N/mm2) h0=h-20(mm) 1fc(Mpa) b(mm) fy(N/mm2) As(mm2) (mm)s 比较335.1 360 100 1 13.026 1000 360 335.1 0 20

11、 2s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As(mm2) fy(N/mm2) b(mm) h0=h-20(mm) fcm(N/mm2) 335.1 360 1000 100 13.026 0.09 335.1 360 1000 100 13.026 0.09 备注 Asfy/bh0fcm Mui1sfc(N/mm2) b(mm) h0(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maxMU11 0.09 13.026 1000 100 11.51 2.09 比较Mu1M max符合要求MUify(N/mm2) As(mm2) h0(mm) s(m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kN.m) Mmax(kN.m)

12、MU1360 335.1 100 20 -9.65 -4.18 比较Mu1M max符合要求六、楼板裂缝验算1、本结构按压弯构件进行计算公式参数剖析使用条件max=crd 钢筋的直径最大裂缝宽度验算sk1.9c+0.08d/(te )/ Es As 纵向受力拉钢筋的截面面积Mk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c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当 c20时,取 c=20,当c65时,取c=65 ftk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cr 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综合了前述若干考虑,轴心受拉构件取 2.7 ,受弯、偏心受压取 2.1 ,偏心受拉取 2.4 ;纵向受力钢筋表面特征系数,对于带肋

13、钢筋取1.0 ,对于光面钢筋取0.7 ;Es 钢筋的弹性模量te=As/Ate te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te0.01,时取 te=0.01 =1.1-0.65ftk/( tesk)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在计算中,0.2 时,取 =0.2 ;当1.0 时,取 =1.0. 对于直接承受重荷载的构件,取=1.0 Ate=0.5bh+(bf b)hf Ate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于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对于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Ate=0.5bh 矩形截面sk=Mk/(Ash0) ,h0 =h-(c+d/2) sk

14、 裂缝处钢筋应力2、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楼层crc(mm) d(mm) skteEs(N/mm2) max(mm) 第3层2.1 0.47 20 8 93.45 1 0.01 200000 0.05 第2层2.1 0.2 20 8 74.65 1 0.01 210000 0.02 比较第3层 max/0.31 符合要求第2层 max/0.31 符合要求七、楼板抗冲切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下式公式参数剖析F=(0.7 hft+0.15 pc,m) umh0 Fl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 时,取 h=1.0 ;当

15、 h2000mm 时,取 h=0.9 ;中间线性插入取用。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pc,m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um 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 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h0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 1, 2) 1=0.4+1.2/s , 2=0.5+as h0/4Um 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s不宜大于 4:当s 2 时取 s =2 ,当面积为圆形时,取s=2 as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 =40 ,对边柱,取 as =30 :对角柱,取 as=20 说明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pc,m之值,将其取为 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承载力计算楼层F0.7 hftumh0F1 hftumh0F 第3层1 0.911 0.68 0.8 80 27.75 4.93 第2层1 1.224 1 0.8 100 68.54 16.37 比较第3层 F/F11符合要求第2层 F/F11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