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8129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吃垃圾的绿房子,知名律师华丽转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是一个53 岁的知名大律师,住别墅、 开林肯轿车。 临近退休颐养天年之际,他每天享受打高尔夫球、养圣伯纳犬的高品质生活,却因带头反对在他家小区附近建垃圾焚烧厂结缘垃圾,进而潜心研究拉圾分类,还被政府邀请出国考察。从此他自掏腰包,在居住的小区建起了用于垃圾分类的“绿房子”,用“驴屎蛋儿”网名开微博, 与粉丝、 国内外环保组织互动,呼吁垃圾分类, 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先河,他也因此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环保人士”。退休律师享受惬意人生2013 年 1 月 5 日,新浪微博首页,一部时长6 分钟、由中信银行投拍,名为绿房子里的垃圾哲学的微电影正在播出,讲述了北京市小汤山地区一个市民自费建垃圾

2、分类“绿房子”的故事。1962 年,黄小山出生在北京空军大院,父母都是空政文工团的演员。1980 年,他高中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4 年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黄小山思维活跃,是那种爱动、 不甘平庸的人。 在机关干了几年后,他对平淡的生活厌倦了。当时,黄小山的许多同学下海,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干得风生水起,收入丰厚。黄小山心动了。1992 年秋天,黄小山辞职,和几个朋友注册成立了北京金律律师事务所,他们挤在北京朝阳区幸福大厦里一间租来的50 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办公。由于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再加上人脉广,律师事务所办得很红火,有时接手一

3、个案子的收入就是黄小山过去1 年的收入。两年后,黄小山就花23 万元买了一辆高尔夫轿车。那时,北京不像现在车这么多,跑在街上的国产车也主要是桑塔纳、富康、捷达等,黄小山居住的空军大院里也很少有私家车,因此,黄小山开车时心里涌动的都是成功的喜悦。那些年,黄小山办了许多知名大案,这些大案中有许多是著名国企大案。他也帮某著名歌星打过偷税官司,在他的努力下,这名歌星顺利地补交了税款,避免了牢狱之灾。1999年,黄小山将高尔夫轿车换成了本田雅阁,与此同时,他给妻子买了一辆尼桑蓝鸟,没多久,又给妻子换了一辆奥迪。2004 年,黄小山花120 万元给自己买了一辆林肯领航员轿车,还花400 余万元在北京郊外一

4、处好地段买了一栋豪华别墅。2005 年,43 岁的黄小山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了,累了,钱也挣够了, 决定进入退休状态,不再出去接案子,在别墅区里养狗,学打高尔夫球。那是一段非常悠闲的时光,黄小山在蓝天白云下挥杆打球,每天早晚遛狗。他养的狗都是世界名犬,有杜宾犬、圣伯纳犬等,最多时他同时养了6 只狗。这样快乐悠闲的日子,黄小山过了4 年。黄小山居住的是高档别墅区,周边还有10 多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网站。2009年 6 月的一天,黄小山浏览网站时,突然看到一条让他惊讶不已的消息,有居民发帖子说:政府准备在别墅区附近建一座垃圾焚烧场!如果这个垃圾焚烧场建成了,焚烧垃圾的烟尘一定会严重影响这里的空

5、气质量,影响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健康。当时,这里的别墅已涨价到1000多万元,垃圾焚烧场建在这里,无疑会影响房价。因为事关健康和房价,居民们非常气愤,他们纷纷通过合法诉求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有一天,黄小山正在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忽然看到了一句留言。留言者毫不客气地说:“你们都是吃饱了撑的,你们难道不扔垃圾吗?”这句话让黄小山幡然醒悟:是呀!这留言说得对,垃圾不是政府制造出来的,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制造出来的,政府帮居民处理垃圾是好事,居民为什么要抗议呢?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尽量减少污染的处理垃圾方法呢?黄小山陷入了沉思。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反对建垃圾焚烧场的邻居说了,大家不再激愤,静下心来潜心研究

6、,试图寻找到更好的方法。他们在网上查找日本、美国、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处理垃圾的方法,借鉴这些方法, 由一位退休银行家执笔,大家参与, 耗时两个多月,写成了一份70 多页的中国城市环境的生死抉择的报告。被政府邀约出国考察垃圾分类这份报告的角度完全变了,对垃圾及环境的态度不再是私人性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站在政府角度考虑垃圾问题的公益思维。黄小山把这份报告递交给北京市市容市政委,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最好不建垃圾焚烧场,改建垃圾再利用场, 用垃圾衍生燃料代替煤使用。2012 年 2 月 22 日,北京市市容市政委组织代表团去日本考察垃圾处理。早在1 月,北京市市容市政委就通知黄小山,邀请他随团

7、去日本考察。这让黄小山既吃惊又欣慰,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邀请他出国考察,是政府解决政府和民众矛盾的破冰之举。初到日本的黄小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总认为垃圾处理是技术问题,因此, 他在考察中总是千万百计想找出日本不焚烧垃圾的例子,想找到一种在技术上替代焚烧垃圾的办法。但是,随着考察的深入,他的观念变了,面对日本人自觉自动的垃圾分类,以及日本人对资源、对地球的理念,黄小山真切地感受到,垃圾处理不单是技术问题,更主要是哲学问题,是民众怎么看待垃圾处理、怎么处理垃圾的问题。黄小山觉得对待垃圾,怎么处理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将垃圾分类。只有分类了,才能将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并且能够实现

8、垃圾的再生利用,从而节约能源。从日本考察回来后, 黄小山以网名 “驴屎蛋儿” 为名写了一幅字: 垃圾是一个哲学问题。写好裱好后,端端正正地挂在别墅客厅的墙上。在随后接受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记者在他家中的采访时,黄小山不再反对建垃圾焚烧场,而是大声对着镜头喊出:垃圾不分类,决不焚烧!黄小山是当年3月 1 日回北京的,让他没想到的是,那年闭幕的当天上午10 点,央视竟然将转播车开到他家门口,对他进行直播采访。黄小山在镜头前对参加的代表、委员,对全国观众阐述了自己垃圾分类、焚烧的观点。之后,其他电视台也接连来采访。那段时间,黄小山家里像影视基地一样。黄小山成了风云人物。从日本回来后不久,黄小山就着手研究

9、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 可持续性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案。黄小山觉得,在中国实现垃圾分类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中国的民众从思维层面、内心深处接受垃圾分类理念,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人自觉主动地在扔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一段时间后, 黄小山借鉴台湾、日本、 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处理垃圾分类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设想写成了 绿房子垃圾分类及预处理整体方案,并报给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黄小山觉得自己作为倡导垃圾分类的人,应该首先行动起来,率先建起绿房子。因此,他开始了绿房子的设计研究工作。他设计、建造了一幢灰色屋顶、实木色墙身、绿色窗棂的小木屋,屋里有一条垃圾分类流水线和一台厨余垃圾脱水机。因为

10、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现成的厨余垃圾脱水机,黄小山就自己动手设计厨余垃圾脱水机,然后找机械加工厂制造。可是,他一连设计制造了3 台厨余垃圾脱水机都没有成功。特别是设计制造出第三台时,因为有前两台的经验,黄小山觉得一定能成功,因此,试验使用当天, 他请来了10 多个朋友,准备开庆功宴。酒菜都摆好了,红酒也开了瓶,可是,试验使用时,这台厨余垃圾脱水机还是不好用,既不脱水,也不出料,只是空转。朋友们没了兴致,大家饭也没吃,说了些鼓励的话,陆陆续续走了。朋友走后,黄小山很沮丧, 他在心里对自己大喊:这个绿房子耗资几十万元,环保真的是一条不归路呀!但是,喊归喊,没成功就放手不是黄小山的性格,休息几天后,

11、黄小山又开始设计厨余垃圾脱水机了。设计到第五台时,黄小山终于成功了。那天, 他站在自己设计、由唐山市一家机械制造厂生产的厨余垃圾脱水机前,看着这台机械成功运转,将厨余垃圾的浸沥液分离出来,流入城市下水道,将厨余垃圾挤干成块,一大块一团团有规律地吐出来时,他高兴得差点欢呼起来。黄小山终于成功了,他填补了世界上没有厨余垃圾脱水机的空白!至此,黄小山为试验厨余垃圾脱水机、建造绿房子花了100 多万元。垃圾分类诞生创意绿房子经过用厨余垃圾脱水机反复试验,黄小山得到一个数据,居民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其中水分竟然占了1/2 。这让黄小山大吃一惊,他马上算了一笔账:北京市1 年要产生1.8万吨垃圾,其

12、中一半是厨余垃圾,如果将这些厨余垃圾分离出来脱水,只将剩余的1/2垃圾块运出,全北京1 年要节省多少垃圾清运费呀!厨余垃圾经过脱水,将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避免了这些垃圾堆积发酵产生浸滤,这对减轻北京市的环境污染将起到多大的作用呀!黄小山又算了一笔经济账:全北京的厨余垃圾经过脱水产生垃圾块,这些垃圾块可以发酵成最好的堆肥。再加上分拣出来的废纸、塑料等生活垃圾,这些再生资源的价值也是惊人的。算完这些,黄小山觉得自己的手都在发抖。再联想到绿房子推广到全国所产生的效益,他更加觉得垃圾分类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改造中国人的垃圾处理观念、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2011 年 9 月 1 日,黄小山在北京小汤

13、山的绿房子开始工作了。黄小山招聘的4 名工作人员和几个志愿者在流水线上开始对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脱水机也在给垃圾脱水。笔者眼中的“绿房子” 有两个房间: 一间进行干垃圾分类,屋子中间摆一个金属材质的干垃圾分拣台,每个垃圾投放口处分别标注着“纸类”、 “成型塑料”、 “玻璃”、 “金属”、 “有害垃圾” 、 “其他垃圾”、 “散塑料”等; 另一间屋子进行湿垃圾分拣,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口罩,穿着工作服,先将湿垃圾倒在一条传送带上,拣出塑料、纸张等可回收和有毒垃圾,分别扔到身后的两个垃圾桶内,其余的剩饭菜、烂水果、粪便等垃圾则随着传送带进入压榨脱水设备。最后,压榨成的黑绿色垃圾将被运送到北京昌平区堆肥

14、厂,污水排入地下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当年黄小山在日本考察时,日本市民严谨有序的垃圾分类习惯给了黄小山深深的震撼:每天早上9 点,黄小山都会看到街边的绿树下,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装满同样类别垃圾的透明塑料袋。 9 点半,这些垃圾袋就会全部消失,集中被环卫工人运走了,整个城市又恢复整洁。黄小山知道,日本实行垃圾日历制度,每天投放不同类别的垃圾,并且定点投放,过期不候。黄小山多么希望中国的城市居民也能像日本市民那样自觉地将垃圾分类,并形成垃圾日历制度呀!但他知道,在中国,目前要实现这个目标还不现实,他只能通过绿房子进行垃圾分类,从而影响中国市民的心理,使之慢慢形成垃圾分类意识。住建部环境

15、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当天在场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统计:9 月1 日, “绿房子”垃圾分拣设备正式运营的第一天,共处理464 公斤生活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 60 公斤 ; 脱掉垃圾中的水分173.60公斤,最终实现垃圾减量233.60公斤,减量率达到50.30%; 最后剩余厨余垃圾288 公斤,在进行压榨处理后,被送往堆肥厂进行再利用。黄小山投入使用的这座绿房子要负责自己小区的300 幢别墅、 600 户回迁户和一个中型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黄小山给每户建一个档案,发放垃圾桶、塑料袋,实行垃圾投放实名制。每个垃圾袋上都有每家的门牌号,要求每户定时定点把垃圾放在指定地点,然后绿房子的员工和志

16、愿者会把垃圾运到绿房子,按照干湿两种不同的垃圾,进行一次预处理。为了让周边居民给予配合做到垃圾应收尽收,黄小山除了发放千余份宣传册外,对居民还有奖励:凡是满足分类包装和定时定点投放的家庭,绿房子会根据垃圾袋上的门牌号进行登记,每月末、每季度末、每年末都会举行规模不等的抽奖。黄小山的广告是:或许你的垃圾只卖了几元钱,但你却可以抱回一台平板电视!黄小山相信,在这种刺激下,势必会有更多人对垃圾分类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而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中国实现垃圾分类的曙光。到 2015 年 9 月,绿房子通过3 年多试点,黄小山和他的公益团队采集了一些数据,验证了一些最初设想,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垃圾二次分类处理平台建在小区,多少还是会产生一些污染,包括臭味、污水处理等问题,小区居民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黄小山开始思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的垃圾处置方案,即绿房子的运营大面积推广问题。而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公益项目,不是靠政府、社会一时的支持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商业模式,才可能布点推广。现在, 黄小山非常忙, 他在忙着参加各种论坛,接受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