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78784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烈推荐!高考作文怎么破?必看必看必看!2016-07-21 高考语文作文高分技巧作文这东西,也有技巧,拿分的技巧!首先具体说技巧之前,您先得明确一个道理:文采,不是你本来有没有的东西,而是,你会用技巧, 如果不会用, 并且你本来就没有引用古诗文的习惯,那就会被改卷老师看成是没文采。 其实文采说白了, 就是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字词,并且用优美的形容词将事情恰当而巧妙的表现。这个东西, 不是你具备不具备的, 而是你用了,你就有文采,没用,就没文采!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个没文采的人!1 、 满分作文的共性, 就是他们的文章中, 都会时不时的引用古代名句,来彰显文采和底蕴!但你先不要着急,我所说的引用,

2、绝不是用个双引号,用个冒号,然后说:李白说过:“ 长风破浪。 ” 这样的引用是垃圾!那么我们该怎么引用呢?我举个例子。“ 架舟于玉溪河上, 轻轻拨动逆来的流水浮苏,渺渺兮听到了风急猿啸, 远望那在水一方似然有广寒仙桂,朦胧仙子芳香。 已然不知今夕是何年,今月否圆缺。” 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引用,但是却将好多句古诗词中的只言片语镶嵌其中,让改卷老师一看就知道: 这个考生对古诗文的把握,已经超越了背诵阶段,达到了自如运用,长袖歌舞的层次。其实呢?是因为我根本无法把整首诗词背诵下来, 只有抽几个自己有印象的, 然后用出来,还用的残缺不全, 但是就达到了一种很高层次的水平。这就是我的观点: 作文,

3、必须必须要引用古诗词,而且要大量引用!但是,切忌整句整段的背诵,或者专门用双引号来引用!而是要嵌套式的,镶嵌式的,将一个个诗词拆解开来,拼凑在一起,别有风味!2、会引用诗词了,就要再上升一个层次,要学会藏锋露拙,大智若愚!万不可卖弄文采,无病呻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您先体会一下。“ 不如被万千人膜拜千载的凌烟之阁,传承大唐精髓,妆点九州江山。也不似登高一望黄鹤楼,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词歌画,岳阳黄鹤。更不如会当凌绝,一览天下的九岳雄峰,纵横千里。这座平淡无奇的教学楼,只守着肚子里吟吟背诵的莘莘学子,为他们遮风挡雨,一声不响。” 体会一下,我要说的是什么?用华丽,妆点平淡,把锋芒,用粗

4、糙的被子,包裹起来!只要读者从粗糙的被子中靠着利刃也能感觉的到温暖,那么你就成功了!再来一个例子: “ 没有像岳鹏举般,举起千斤大鼎,母亲的双手,只能撑起这个不大的家。没有像孔子那般,行走天下,母亲的腿,只从单位走回家。没有像苏轼般,品酒江月,母亲的嘴,只在三十晚上,品下全家人度过新春的团圆酒。没有像武媚娘般,母仪天下,母亲的心, 全系在这个家! 我能坐在这个考场上, 只因有她。 ” 很多人说:感人和文采,往往矛盾。其实不然,简单的反衬,让一个比伟人更为伟大的母亲,让人潸然。切记切记!语文作文,就如一壶老酒,必须得越品越有味道,越老成,越藏锋,越韬光养晦,越让改卷老师欣赏!如果你自以为是,大段

5、大段的华丽词句,只会让人感觉肤浅,和无味。3、切忌跟风!比如作文题是: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的作文题目,如果是: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那么如果我是改卷老师, 我直接从题目上把你的分数就判定在 50 左右,想达到 55 以上,甚至满分,直接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改卷老师已经改了一千份试卷,而其中有八百份试卷的题目和你一样,那么,是你,你不恶心么?题目仅是一个例子,还有其他东西,比如开头和结尾。4、开头和结尾怎么开头?要有新意, 但不能锋芒毕露, 而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真挚,你的诚意! 就如我上面写的关于母亲的那个例子,你如果摆在开头,改卷老师一看,就会觉得,你是带着感情写作的

6、,是真诚的,而不是完成任务,而不仅仅是为了答题!这样,就会引起老师的兴趣,每个人都有母亲,你只要将感情写出来,他也会感同身受,会引起共鸣,直接就会导致高分。但是有些文题难以打出感情牌,那么你就要走议论路,或者其他,那样的话,你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适当的高度来阐述观点。万不可把自己置身于理论制高点,每一句话都是:某某某事情会怎么怎么样, 如果你怎么怎么样, 那必然会怎么怎么样。要适当的带上:我认为会怎么怎么样,我觉得应该会怎么怎么样。结尾怎么结?很简单,要以一句让人拍案叫绝的话,来结束文章!要么,就要以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寓意深刻的话,甚至是渺渺兮于怀的话,让人觉得你很有水平,不是庸手。 我

7、改过我们班的作文,看过好多同学,结尾都是:为了明天,我会奋斗!之类的话。我建议,您还是改改,因为一千份卷子里,有八百分这样的结尾,改卷老师,会恶心的。你要用一句有寓意的, 有感觉的话, 让本来并不完美的文章,因为结尾而得到升华,这个升华就等于升分,只要吸引了改卷老师,你就成功了。举个例子:作文题:谈谈祖国近年的发展。作者用 “ 仅笔弹,一曲国赞。“ 作为了最后的结尾。再举一个例子,小说亵渎,它的结尾,很有个性,一般的小说都是: 主人公和一大帮老婆一起怎么怎么生活之类的,但亵渎的结尾是:要有光。5、作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字迹的工整!语文,会书法更好, 不会也不要太担心, 答卷最重要的就是

8、干净工整,还有就是满满的要把卷子写满。只要达到这两点,就OK。不过,建议要仔细研究下作文的书写,因为作文是在格子里写字,有窍门在里面,怎么在格子里写字,会让整篇看起来好看,这个得自己去研究,每个人字体不一样,美观程度无法参考,但这个确实对作文成绩很有帮助!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文质兼美?一、借象寓理就是借形象阐释道理。议论说理时先进行形象描绘,然后借形象阐释社会意义,从形象中概括出普遍规律;或者描述形象细节,为论据材料中的人物增设具有画面感的场景,达到形象阐述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1.江河涌进大海,大海高奏着激昂的涛声,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大海的涛声不是笑话江河的细小, 不是嫌弃江河浊流滚滚,而江

9、河也因为大海的宽广胸怀而甘愿长途跋涉,一路欢歌奔向它的怀抱。于是, 大海的包容成就了尼罗河的坚持和亚马孙河的丰沛,成就了珠江口的开阔和钱塘潮的壮美 大海让流进它的每一条江河都显示出自己的亮点,而“ 胸怀宽广,悦纳百川 ” 也成就了大海的亮点。所谓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2.巍巍青山之下,粼粼濮水之滨,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风拂起,树影摇曳,滤下点点星光, 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水波微动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拜请庄子。但庄子持竿不顾,婉言相拒: “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是聪慧的,他深知,虽然欲望满

10、足的背后有无以言说的成就感,但无欲守候的背后却是圣者般的宁静与祥和。片段1 借“ 大海悦纳江河” 这一形象阐释“ 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这一普遍的社会意义,新奇而又令人信服,形象与理趣兼备。片段 2 借助想象复活“ 濮水垂钓 ” 的场景,形象描述中暗寓“ 坚守心灵的宁静” 这一主旨,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驾驭功底。需要注意的是, 在运用借象寓理的方法时,一定要在描绘形象、复活场景之中凸显主旨,否则就会显得华而不实、主旨不明, 效果适得其反。二、缘事说理指先叙述故事或事件,然后自然生发议论,揭示道理。运用这种技法, 选取的故事或事件本身应蕴含一定的道理,常用的为寓言

11、故事和哲理故事。试看下面的片段:清早,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 今天我要用一头骆驼做午餐。” 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是正午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它再次看看自己的影子,于是说:“ 一只老鼠就够了!” 像狐狸这样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要么自我膨胀, 要么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无能。成长路上的我们就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我们被家人宠着,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并非时时有人在乎,甚至被漠视如同草芥,有些事情,我们无论多么努力都无能为力,于是,我们感到沮丧甚至自卑。我们多么像那只认不得自己的狐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 既看到自己的长处,

12、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 方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才能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这一片段借狐狸关于“ 午餐 ” 的定位,引出青少年成长中“ 盲目自大 ” 与 “ 盲目自卑 ” 的心理,点出 “ 正确认识自我 ” ,进而论述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这比直接论述多了几分形象性,给人的印象也深刻得多。再看下面的片段:陈寅恪到清华大学任教,得力于梁启超的举荐,但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执不下。一天,梁启超刚上班,同事说: “ 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 ” 梁启超看到学报上有一篇陈寅恪的文章,读完后,梁启超笑道: “

13、 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同事道 : “梁先生,这陈寅恪在含沙射影骂您啊! ” 梁启超脸黑了下来,说道: “ 陈先生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 ” 梁启超和陈寅恪为了学术分歧互不相让“ 争” ,体现了对学术真理的孜孜追求和不人云亦云的个性精神。两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提携 ,相互尊重和信任“ 不争 ” ,体现了君子之风。“ 争” 与“ 不争 ” 的境界, 值得后辈学者在景仰敬佩中深思。引述故事后,作者懂得从“ 争” 与“ 不争 ” 两个层面分析,将其中蕴含的学术精神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道理鲜明地揭示出来,让故事充分“ 燃烧 ” ,体现了缘事说

14、理的纯熟技巧,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需要提示的是,缘事说理,要注意叙议结合,不可以叙代议。三、类比引申也叫比较类推,是指借助相关联想,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它可以收到寓抽象于具象,化深刻为平易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1.成熟总是意味着经历时间的打磨,比如经冬的麦子,经过季节的变化、温度的起伏,才终于灌浆饱满,成为供养我们的粮食;成熟也意味着经过世间所有高温,或承受涅槃般的煎炒,或默默躲进蒸笼,才成为食物。所以人的成长,也意味着要经历一些艰难和磨砺,承受得住挫折和打击,耐受得了煎熬与寂寞,才会成为一个褪去“ 稚嫩 ” 和 “ 迷惘 ” 的人,成为一个成

15、熟的人。2.合作才有双赢,这正如紫藤萝和篱笆的关系,如果紫藤萝选择了独自生长,那么它只会终生匍匐于地,无法汲取高处的阳光,开出最美的花朵;如果篱笆选择了独自站立,那么它只能默默无闻地渐渐朽去,无法在世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记。但恰恰它们选择了合作,一个献出生机,另一个献出身躯,于是成就了一道靓丽的美景。所以,合作求取双赢,是以你所长补我所短,以我之力足你之需,是将双方的优势融合,以求取双方利益的兼顾。片段 1 由麦子和食物的成熟说到人的成长成熟,形象可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片段 2 借“ 紫藤萝和篱笆” 演绎出 “ 合作求取双赢” 的论述, 给人印象深刻。 需要提示的是,运用类比引申,要善于由此及彼

16、,善于相关联想,学会选择具象性的事理来类比。四、运用比喻“ 喻巧而理至 ” ,运用比喻是形象说理常用的方法,它能使深奥、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如把“ 盲从权威 ” 比喻为 “ 让奔马踏过自己思维的草坪,留下的只会是一片思想的狼藉” ,这样的议论就显得格外精警。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量使用这种方法,如荀子劝学通篇以比喻说理,形象贴切。从联想方式看,类比引申是运用相关联想,比喻运用的是相似联想。请看下面的片段:1.低调,不像高粱那样,将穗子高高伸起,见人就点头微笑,而是像玉米,将果实隐在腰间, 让人难以发现; 低调, 不像桃杏那样, 将姹紫嫣红挂在枝头,引人注目, 而是像桂花,将细小的花朵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飘香;低调,不像太阳花那样,对着太阳不住地微笑,而是像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给人们。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的做人姿态。2.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是啊,有的人也许已经错过了太阳,但前面还会有群星。生活是用来经历的,太多的驻足只会带来更多的延迟,只会造就更多的后悔。 昨日已是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明天是永远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