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7839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婚育新风进万家主要宣传内容一、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指导思想和宣传主题新时期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到 2010年末,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目标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主要任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巩固已有成果,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独生子女教育等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促进生育文明,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

2、主义新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宣传主题是,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党委和政府对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社会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观念;宣传以人为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传播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生殖健康知识,传授独生子女教育方法和知识,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与服务,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二、把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三个特点:一是“心”,指的是关于婚育的新观念、新知识、

3、新技术、新道德、新风尚、新习俗、新制度、新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二是“进”,指的是婚育新风要积极地进入、送入、传播到、影响到和服务到的意思;三是“家”,指的是传播婚育新风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三、掌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五个重点1、重要保障-认识明确,领导重视,措施有力;2、重要环节-明确内容,突出重点,选准载体;3、活动支撑点-依托社区,面向家庭,搞好服务;4、有力基础-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5、基本要求-营造氛围,提高水平,讲究实效;四、主要工作任务2006-2010 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工作任务有以下六项。1、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生育文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面对广大干部群众和流动人口,大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生育,文明生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强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实践探索,从根本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生育文明。2、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从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入手,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孩成才、女儿养老等典型事例,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努力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要与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街道活动结合起来,与“春蕾计划”、 “双学双比”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落实有利

5、于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奖励扶助制度等,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结合起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 3、搞好融入结合,推动婚育新风与困难帮扶同行。继续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实施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相结合,与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相结合,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紧紧围绕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方法,推动婚育新风与困难帮扶项目向纵深发展。4、加强独生子女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心理、生理、智力等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勤俭意识,促进德智体全面发

6、展。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的方法。组织独生子女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促进人口素质提高。5、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开展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在成年人中,要大力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中老年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的生活方式,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