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下册四年级科学练习卷班别:姓名:学号: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2、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3、白兰的叶子两面网状脉均很明显,银杏的叶子像扇子。4、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5、月季、茉莉、桂花、杜鹃、黄榕、大红花、假连翘和九里香都属于灌木。6、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7、叶下珠、非洲蟛蜞菊、蔓花生、黄鹌菜都属于草本植物。8、藤本植物:这类植物都长着细长的藤,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
2、他物体上生长。9、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10、豌豆、牵牛花和茑萝都属于藤本植物。11、 睡莲和荷花都是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特点是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根系发育较弱。12、按生长环境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按茎的特点分类: 1、乔木(如木棉树),2、灌木(如月季),3、草本植物(如狗尾草),4、藤本植物(如葡萄)。第二单元动物的需求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2、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事物的需求不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3、动物从食
3、物中能获得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分和无机盐。4、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5、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6、根据动物的食性(就是吃什么)来分类:(1)植食性动物:有的动物只要以植物为食, 它们是植食性动物;(2)肉食性动物: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3)杂食性动物: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杂食性动物。7、动物摄取食物后, 会在体内对事物进行消化, 并吸收营养物质。一段时间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8、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4、物质的器官。9、第29 页青蛙图10、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顺序: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11、 青蛙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消化腺包括肝脏等器官。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有用的物质被吸收,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后被排出体外。12、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消化分解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13、有的动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饮水,直接摄取水分;有的动物则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动物都需要摄入水分才能生存。14、水是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动物所吸收。15、所有的动物都会呼吸,鱼儿
5、也不例外。16、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17、生活在陆地上的鸟、蛇、羊等动物,一级生活在水中的鲸、海豚、龟等动物,它们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18、动物通过呼吸来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19、空气进入肺中的途径是:空气鼻腔气管肺20、动物全身的各个气管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21、血液流动的动力由跳动的心脏来提供。22、动物通过身体的移动或身体部位的活动,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哺育后代、逃避敌害等,从而维持生存。23、动物的一些活动是通过运动
6、器官来完成的。24、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它们的运动器官也不相同。有的动物有翅膀,能在天空飞翔;有的动物有鳍或蹼,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动;有的动物有足,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25、鱼是在水中活动的动物。它在游动时,需要在水中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衡,控制游动的方向,也需要动力来推动自身运动。26、第 41页五种鱼鳍的作用。27、第 42页学习反思。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3、例如: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人,河岸上有树。以树为参照物,人是
7、运动的,小船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4、物体的运动有多种方式,例如滑动、滚动、转动、振动等。5、滑动:物体从滑梯上滑下来的这样一种运动叫做滑动。如滑滑梯。6、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直线为轴作圆周运动,可叫做转动。如风车、风扇。7、滚动:转动的物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叫做滚动。如滚动的球。8、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如秋千。9、振动:物体的往复运动可叫做振动。如敲打鼓面。10、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距离 下物体运动的 时间,还可以比较在 相同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 距离。11、人们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
8、的快慢。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动速度不同。有的速度大,例如飞机,通常每小时能飞行800 至 1000 千米;火车每小时350 千米;小汽车每小时60 至120 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能行驶10 至 40 千米。12、小车在启启动、加速、转弯等情况下,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13、给小车系上绳子,发现重物越重,拉力越大。还可以用增加或减少垫圈的方法来改变拉力的大小。14、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有关系:橡皮筋 往后绕,小车 前进 ;橡皮筋 往前绕,小车 后退 。小车行驶的方向与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15、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多 ,它的弹力 大,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绕的 圈数少 ,它的弹力 小,小
9、车行驶得 近。16、古时候,人们就学会了风力为帆船航行提供动力。17、当帆面正对着风扇时,能有效利用风力,小车行驶得比较远。当帆面侧对着风扇时,风力很难作用于风帆,小车行驶得比较近。风力的大小和风帆都会影响风帆小车的运动情况。18、实验时要注意用电安全。手指不要伸进扇叶中。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0、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我们可以使用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21、用测力计拉动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保持相同速度运动,这是的读数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22、测力计使用方法P59 23、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10、;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24、学习反思 P61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1、太阳是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2、我了解的太阳 P64 3、太阳一天中运行的方向:东南西。一天中太阳的高度是:低 高低。4、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一般使用观测仪测量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它的位置。5、将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竿影方向相反的就是太阳的方向。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6、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阳光和地面呈现的夹角从小变大,再由大变小。7
11、、太阳钟,也就是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的刻度表示一天中的时刻。8、在古代,东西方都发明了一种有着共同原理的天文仪器-日晷。 中国关于日晷的最早文献记载是1500多年前的隋书文志 。9、地球是球体。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陆地上有丘陵、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起伏大。丘陵:坡度和缓、山顶浑圆,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平原:海拔较低、宽广、平坦。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地面平坦开阔。盆地:四周被山地环绕、中间地势较低。10、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
12、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不同在 6-40 千米之间,地幔厚2900 多千米 ,温度大约在1000 到 3000 , 在地幔的某些部分 ,岩石已像蜜糖一样熔化,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厚 6400 千米,温度约为 4700。11、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光, 就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使用天文观测望远镜是进一步进行月球观测的最佳手段。12、月球每天的视运动规律是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13、月相每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14、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15、P79活动三16、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发现月球表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坑” ,称为“月坑”,也叫做环形山。据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数量惊人,多达33000余个。17、科学家对环形山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解释:陨石撞击形成,或火山爆发形成18、P82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