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373770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碱-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碱常见的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 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 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 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 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 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 3 的教学内容,是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

2、 性质和用途等。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 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二、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 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 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 础。三、三、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 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 CO2和 NaOH 的反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 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四、教学目

3、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探究 CO2和 NaOH 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 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 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五、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NaOH 和 Ca(OH)2的性质 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六、六、教学过程教

4、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内 容教学 环节活动 时间 (大 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 分 钟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 遇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显什么颜色?思考、讨论并 回答问题通过复习酸 碱指示剂与 碱溶液的作 用,从而引 入新课,学 习常见的碱 NaOH 和 Ca(OH)2 观察 NaOH 固 体暴露 在空气 中的变 化设问实验4 分 钟要求学生用镊子夹取 3 小 块 NaOH 固体,放在表面 皿上观察并实验, 实验、观察有 关现象,并做 好有关纪录通过学习实 验归纳总结 NaOH 的有 关性质归纳 NaOH 的 有关性 质设问2 分 钟通过上面实验,讨论如下 问题: 1、NaOH 固体表面

5、为什么 会溶解? 2、怎样保存 NaOH 固体? 3、NaOH 固体能否做干燥 剂?思考、讨论并 回答有关问题通过设置问 题,培养学 生的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NaOH 的 腐蚀性实验1 分 钟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 20%的 NaOH 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浸泡前后的变化情况。 (说明:上课前教师先把 鸡爪浸泡在 NaOH 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讨 论通过此实验, 让学生体会 到 NaOH 有 强烈的腐蚀 性归纳 NaOH 的 腐蚀性 和使用 方法, 以及在 生产、设问3 分 钟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以下问题: 1、这个实验说明 NaOH 具 有什么性质? 2、NaOH 在生产、生活中

6、有哪些作用?阅读课文,思 考、讨论并回 答问题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 归纳总结能 力生活中 的作用Ca(OH)2性质 和用途过渡设置 情景3 分 钟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 列问题: 1、冬天园林工人为什么 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 刷白? 2、为什么用石灰沙浆砌 砖抹墙很牢固,用石 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 又白?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问题通过日常生 活中见到的 现象,从而 引入对另一 种碱 Ca(OH)2的 学习,让学 生知道化学 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激 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 和信心Ca(OH)2的制 取和性 质设问实验3 分 钟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 Ca(OH)2有哪些性质

7、呢? (教师归纳小结 Ca(OH)2 的有关性质)在蒸发皿中放 一小块生石灰, 然后加少量水, 观察现象,并 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通过实验让 学生知道 CaO 和 H2O 反应是放出 热量的探究 NaOH、 Ca(OH)2的化 学性质实验2 分 钟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P55“活动与探究”的有 关实验完成有关实验, 并做好实验记 录学生亲身动 手做实验, 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CO2和 NaOH 是 否能反 应过渡1 分 钟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说明 CO2和 Ca(OH)2发生了反应,那 么同学们往 NaOH 溶液中 通入 CO2,能观察到什么 现象?学生实验通

8、过创设情 景,引导学 生对 CO2和 NaOH 反应 的探究欲望CO2和 NaOH 反 应的探 究讨论 探究 实验10 分钟把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这是否说明 CO2和 NaOH 不反应?还是 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 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 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 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 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 实验证明 CO2和 NaOH 确 实发生了反应思考、讨论 合作设计方案通过设置情 景,引导学 生对 CO2和 NaOH 反应 的探究,加 强对小组内 的合作、互 动学生展 示设计 方案, 并评价 方案是 否严密演示 评价10 分钟选择有代

9、表性的设计方案 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 评价每一个方案是否严密?学生代表展示 设计方案并演 示实验通过学生展 示方案,让 学生体验成 功的喜悦教师展 示实验 方案演示 实验3 分 钟展示设计方案并演示:用 一个干燥的烧瓶里收集满 CO2,然后迅速倒入 NaOH 溶液,用一个带有导管的 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 用止水夹夹住,振荡,再 把导管的下端伸入滴有酚 酞溶液的水中,打开止水 夹,水会沿导管上升到烧 瓶里,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评价教师 的设计方案并 观看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 设计方案的 展示,激发 学生对化学 的兴趣,并 引导学生对 设计方案多 元化的思考CO2和 NaOH 反 应探究 的思路

10、 的小结总结2 分 钟对一些反应不明显的实验 可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 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 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方 案。同学们的设计独特新 颖、有趣,化学不是单独 存在的学科,而是跟物理 也有相互联系的,解决化 学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 来解决。科学掌握设计 一些反应现象 不明显的实验 方案的思路归纳、小结, 让学生更好 地掌握设计 实验方案的 思路和方法学业 评价七、具体情况见七学 习评价设计作业习题 P135 1 、2 、3、4八、八、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生学业评价设想 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和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

11、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 方面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纸笔评价是通过试题测验学生 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是否过到能力与方法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目标;而过程表现性评价则反映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过程情况如何,是否达 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上两方面综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是总结性与 过程性的结合,是发展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是质 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在量化的基础上发展质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及时间安排 纸笔评价纸笔评价(在课外进行,时间 5 分钟) 1、氢氧化钠是一种 色的 体,在空气中易吸收 而发生潮解, 故可作为某些气体的 剂,俗名叫 、 、

12、。 2、氢氧化钙是一种 色的 体,俗名叫 、 。它由 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 (“放出”或“吸收” )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 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证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 5、请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氢氧化钙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只需写出试剂名称: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小组成员: 主题: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1) NaOH 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前后的变化 实验操作:用镊子夹取 3 小块 NaOH 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并

13、实验 你观察到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如何? 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你观察到什么 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将氢氧化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试管里, 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有什么感觉? 这又说明了什么? 我们的成功与收获 其他小组的闪光点 (2) NaOH 的腐蚀性 实验操作:把洗净的鸡爪放在装有约 20%的 NaOH 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浸泡前后 的变化情况。 你发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的成功与收获 其他小组的闪光点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方法序号所用试剂 123(3) 氧化钙和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14、程式吗? 我们的成功与收获 其他小组的闪光点 (4) 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分别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然后分别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你能总结出碱有什么化学性质 吗? 我们的成功与收获 其他小组的闪光点 (5) CO2和 NaOH 反应的探究 实验操作:把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方案 装置图 实验证明 能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吗?如何用实验证明 CO2和 NaOH 确实发 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是否严密? 有无地方需要改进?我的智慧与贡献 我们

15、的成功与收获 其他小组的闪光点请给各小组一个评价:(用 A+、A、B+、B、C 作为评价的等级) 小组 1小组 2小组 3小组 4小组 5小组 6小组 7小组 8小组 9小组 10小组 11把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是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但同学们都能根据反应物、 生成物的不同性质,或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设计 独特新颖、有趣,所以大家都很棒,特别是积极参与了讨论和评价的同学。那 么,大家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九、九、本教学设计的特点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设置情景,引入对常见碱的性质的学 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的教学设计体现出 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 2、把 CO2和 NaOH 的反应设计成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设计方案,通过明显的 实验现象来证明 CO2和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使学生科学探究 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提高。十、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此教案是为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兴趣班而设计的。从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