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6989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5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渔业资源生物学第一节 种群一、基本概念1、生活小区(biotope) :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每种生物分布在与之相适应的特定区域,这区域与邻近 区域比较, 存在明显可辨的差别,表现为存在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或是不可跨 越的自然障碍,这种特定区域叫生活小区。2、种群( Population) : 是指在同一生活环境中,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理和生态特征,相同的产卵习性,且进行同一生物学过程的群体。 概念理解: (1) 、一个种群是一群同物种的个体(2) 、必须分布在同一地区。 (3) 、这些个体群形态特征相同,特别是产卵习性相同(4) 、这些个体群与同物种的其它群体分开。3、群体( sto

2、ck) : 同一种群 (种族) 的鱼根据集群的性质和不同的生活阶段汇集而成的鱼群叫群 体。 (1) 、产卵群体:指性成熟的鱼,为了进行生殖活动而结合在一起的鱼群。鱼群中的鱼群。复产卵再次参加到产卵:剩余产卵群体:指重群中的鱼群。次性成熟参加到产卵鱼:补充产卵群体:指初ba(2) 、索饵群体:指为了摄取食物而集中在一起的鱼群。 (3) 、越冬群体: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而集中在深水或较温暖水域的鱼群。 (4) 、越夏群体:指为了度过酷热的夏天而集中在深水或较寒冷水域的鱼群 (5) 、捕捞群体:泛指一切达到一定长度、重量而成为有捕捞价值的鱼群。 二、种群的分类方法:1、地理种群:由于地理条件的隔离形

3、成的。2、生态种群:在同一区域的生物,由于生物学过程不同形成的。 三、研究种群的意义:种群是某一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种群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对象。 种群是物种的一个基因库。生物资源数量变动规律以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来体现。 搞清某一生物种群问题,是正确找出其资源特点,并能进行合理利用的前提。 四、种群的鉴别方法: (一)形态学方法(或称生物学测定方法)1、分节特征 :鳍条、侧线鳞、鳃耙、脊椎骨(腹椎骨与尾椎骨)、幽门盲囊,鳔支 管等。2、体形特征 (或称量度特征) :主要测量鱼体各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 的比值,并统计该比值的种群样品平均数和平均数误差。 主要参数:全长/ 体长、体

4、长/ 头长、体长/ 体高、头长/ 吻长、头长/ 眼 径、尾柄长/ 尾柄高 上颌长、眼后头长、眼径、背鳍基长、背鳍后长、肛长、胸鳍长、腹鳍长等nmnMxnxMniinii11)(生物统计学方法求平均差异系数:Midiff 2 22 121mmMM式中:M1,M2为两个种群同一指标的算术平均值。m1,m2为相应的平均数误差。 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 、不能仅用某一个形态比值进行比较。 (2) 、鉴别的样品要取自不同海区,这个海区最好是产卵场。(3) 、鉴别的样品最好是生殖群体。 (4) 、鱼体新鲜、完整、无缺损。(二)生态学方法 根据不同种群的鱼类,其洄游分布、生殖期、排卵类型、繁殖力、卵径大小

5、、生长 速度、食性肥满度、性比、年龄组成、性成熟年龄、寿命等等生态特征不同来鉴别。 (三)生理学方法(或称血清学方法) 根据不同种群的鱼,其血清疑集反应不同的原理来判别种群的方法。 (四)寄生虫学方法 利用寄生虫在不同种群的鱼类身上,其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来判别种群的方法。 (五)生化遗传学方法根据遗传基因来区分种群的方法。(六)渔获量统计方法 根据渔获量的周期性、一致性和变动程度来判别种群的方法。第二节 年龄与生长一、研究鱼类年龄与生长的意义1、在研究鱼类蕴藏量时,具有重要意义 2、在制定捕捞规格和捕捞强度时,研究年龄具有重要意义。 3、编制渔获量预报时,具有重要意义。 4、在拟定水域中进行养

6、殖时,具有重要意义。 5、在移值和驯化鱼类时,可以根据它们生长速度,规律以及对饵料的需求,进行环境 条件改良,以适应新的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效果。6、在研究鱼类种群时,年龄和生长特点可作为判别不同种群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几个名词1、生物学测定 :研究渔业资源必须着手进行的基础工作,通常包括雌雄鉴别、测定年 龄、体长、体重、性腺成熟度、饱满度、含脂量、繁殖力等。2、 世代 : 某种鱼类或其它水生动物生长期的划分单位,同一时期出生的属于同一世代, 以发生年份表示。如1995 年出生的鱼称为“95 世代” 。3、年龄组 :相同年龄的鱼群称为某一年龄组,或鱼类在同一年内孵出的全部个体称同 年年龄

7、组。4、年龄组成 :渔获物中同种类或同种群的鱼,各年龄组的个体数与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 。5、体长组成 :渔获物中同种类或同种群的鱼,各体长组的个体数与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 。6、渔获物组成 :渔获物中各种鱼类或种群的鱼,其个体数与总渔获物个体数的比率 (%) 。7、生长率 (或称生长速度) :生物体在一年中所增加的体长或体重。 三、鱼类年龄鉴别 (一)、年龄鉴别方法1、年轮法: (1)材料 鳞片、耳石、脊椎骨、鳍条、匙骨、鳃盖骨等。 (2)鳞片类型盾鳞:构造似牙齿,为软骨鱼类特有的鳞,如鲨鱼硬鳞:构造雀鳝式科习类式标准式为少数硬骨鱼类特有,如鲟、鳇骨鳞:处圆滑无栉点。圆鳞:特点:后部

8、裸露感觉粗糙。处有栉点,用于抚摸,栉鳞:特点:后部裸露(3)鳞片的构造鳞片:柔韧,透明。下层:叫纤维层,特点:饱满,透明。上层:叫骨质层,特点(4)鳞片上各部位名称a 前区:向着鱼头的一端,埋没在皮肤里。 b 后区:向着鱼尾的一端,裸露在皮肤外。c 侧区:前后区之间的两侧部分。 d 鳞焦:鳞片的中心。 e 辐射沟:多数鱼类鳞片辐射沟是从中心向周围辐射,但辐射沟有多种多样,有 的鱼类辐射沟不是从中心发生,而是呈曲折状。f 轮带(环片) ,以中心为同心点,宽窄不同的轮纹,许多同类型的环纹排列在 一起,构成轮带。 (5)年轮形成原理由于水域环境条件在年间的周期性变化,使得鱼类的生长也具有周期性变 化

9、,即生长的季节性快慢,从而导致鱼类的硬组织(形质)上环片排列有疏松和紧密之分。疏松环片带(宽带、夏轮)和紧密环片带(窄带、冬轮)每年各长出 一次,代表一年时间,这样在窄、疏环片带交界处形成的圆圈即为鱼类的年轮。 (6)轮纹的类型和种类:a 类型 疏密型 特点:环片疏密相间排列,即宽而疏的生长带及窄而宽的生长带相间排列, 年轮就是从窄带至宽带的交界处。 明亮型 特点:在年轮部位往往有12 个环片消失或不连续,在透射灯光下特别明 亮。 切割型 特点:环片在年轮部位排列混乱,出现断裂,交叉,切割现象。平直型特点:在年轮部位出现12 个环片呈直线排列,与相邻的弧形环片区别明 显。 疏密乱纹型 特点:年

10、轮表现为环纹的疏密和破裂结构,间或还有疏密与切割现象。b 种类 年轮 形成原因:由于秋、冬季鱼类停止生长。 形成时间:从早春开始,至夏季初为止。 年轮位置: 秋、冬季生长的排列紧密环纹和春、夏季生长的排列稀疏环纹之间的分 界线。 副轮: (假轮、附加轮)由于鱼类在生长过程中,生活环境或本身生理状况起了非周期性、偶然 的变化而引起的轮纹。幼轮(零轮) 为副轮的一种,位于鳞片的中心。由于幼鱼入河降海,食性转变等情况的产生的轮纹。产卵轮(生殖痕、产卵标志、产卵记号) 它是由于鱼类产卵机制的影响,使得鱼类鳞片受到浸蚀,磨损等,从而鳞片呈现为三角形、马蹄形,生殖后,鱼类重新开始生长,鳞片的边缘 也逐渐恢

11、复,使鳞片又呈原来形状,这样在受伤部位,留有断裂、转移 和凌乱的环片的痕迹,就是产卵轮。C 年轮与副轮的区分 年轮副轮(1) 轮纹清晰轮纹不清晰、支离破碎 (2) 有规律、 连续的环纹仅在鳞片的某一区域上出现,不是整个同 心圈 (3) 轮纹由紧密到稀疏排列轮纹由稀疏到紧密排列 (4) 在鳞片上都有只在某些鳞片上出现 (7)鱼类年龄的计算 年龄组:以龄表示,根据年轮数确定年龄,将同年出生或者说具有相同完整年轮数的鱼归为同一组。 年龄记号:用来表示鱼类年龄大小的记号。如3 +、2 等等 归组,就是将年龄相同的鱼归为同一组。 (8)耳石、骨骼等的构造和年轮 耳石、 骨骼等与鳞片一样,在生长过程中能形

12、成年轮,所以对一些不能用鳞片鉴别年轮或没有鳞片的鱼类,可以用耳石、骨骼等材质来鉴别年龄。 (9)鳞片、耳石等的采集、处理和观察方法 鳞片的采集,处理,观察方法a采集鳞片 原则:取形状正规,轮纹清晰的鳞片。b 鳞片的处理 方法:先以碱液处理,再以清水洗净。取鳞后,可以立即做片子,做片子时,可将新鲜的鳞片浸在浓碱水或温水中110 分, 然后用手指或牙刷软布等除去附着在上面的黏液污物,拭干后即可观察, 也可将洗好的鳞片封入两片载玻片中,编好号保存。C 鳞片的观察方法 工具: 8 倍以上放大镜、显微镜、解剖镜、投影仪、照相机。 耳石的采集,处理和观察方法a采集耳石 将头骨切开,取出耳石,一般每条鱼有耳

13、石两粒。b 耳石处理 将取出的耳石用软布轻轻擦干净,存放在编号的袋子或耳石盆内。c 耳石观察方法 对于小而薄,透明的耳石可直接放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年轮;对于大且较厚的耳石,要沿耳石的纵轴或横轴方向将它用钳子剪开,在油石或金刚沙石 上磨,然后再放在解剖镜或显微镜,放大镜下观察,耳石的厚度最好磨到0.3mm 左右。 骨骼的采集,处理和观察方法 采集最多的是脊椎骨,也有采集鳍条的(胸鳍、腹鳍、背鳍)。脊椎骨一般取靠近头部的, 那些最大个的脊椎骨,取下后要清除残留在骨头上的组织,如果是大鱼的脊椎骨, 还必须经过脱脂。 观察方法:脊椎骨是观察关节臼,在关节的斜凹面上有轮纹,用46 倍放大镜即 可看到

14、。如鲣的年龄鉴定。 鳍条是观察其关节端,观察时,将鳍条基部横切成0.5mm 厚的薄片,放入甲苯或二 甲苯中,然后放在解剖镜下,可明显看出年轮,轮纹在透明射光下发光,而在入射光下呈暗 黑色。如鲟鱼的年龄鉴定。2、长度频度法(或称彼得逊长度分布法)3、葛莱汉姆法 4、相对边缘测定法 四、鱼类生长的研究方法 (一)直接测定法:1、步骤 (1)取样。(2)测定样品长度、重量。 长度:全长、体长、叉长、肛长、体盘长等。单位:mm 重量:体重、纯体重, 、性腺重、肠胃重等。单位:g (3)对样品进行年龄鉴定。 (4)按不同年龄组归并,计算出各年龄组的平均长度,即为直接测定的鱼类生长数值。 (5)算出每隔一

15、年或一龄鱼的实际增长长度,即增长率。2、优缺点: 优点:最接近实际情况。缺点:不能反映全貌。 (二)逆算鱼体长度的方法(或称生长退算法)1、李安公式2、罗查李公式3、蒙纳斯蒂尔斯基公式 (三)生长率类型 绝对增长率:L2L1或 W2W1。 相对增长率: (L2L1) / L1或( W2W1)/ W1。 瞬时增长率:lnL2lnL1或 lnW2lnW1 式中:L1:初始时的鱼体长度L2:隔一段时间后的鱼体长度 W1:初始时的鱼体重量 W2:隔一段时间后的鱼体重量 4、计算增长率的意义 主要是用来划分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以便确定最合适的捕捞利用时机。 (四)体长与体重的关系W=a-Lb式中: W:

16、体重L:体长a、b:参数 四、鱼类生长的特性(一)用定性方法研究鱼类的生长特性1、鱼类在适合生存的情况下,就可以持续不断的生长。2、鱼类生长的阶段性。 (1)在性成熟之前,是鱼体长度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时摄食的饵料,大部分的营养物 质经消化吸收后用于鱼体不间断的增长,而鱼体内不过多积累和贮存脂肪等物质。 (2)在成鱼阶段,摄食饵料的营养物质大部分用于性腺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以保证生 殖产物的成熟需要,提高种群的繁殖能力和子孙后代存活率。(3)在老年鱼阶段,摄食的饵料主要用于维持生命活动,而体长和体重的增加非常迟 缓,甚至停滞。3、鱼类生长的周期性 (1)寒带性鱼类冬季生长好。 (2)温带、亚热性鱼类夏季生长好。(3)热带性鱼类季节性变化不明显。4、鱼类生长的变异性5、鱼类一般是雌鱼个体大于雄鱼,雄鱼一般比雌鱼先成熟,生长速度也提早减慢。 (二)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生长方程: dL/(dtLt)=K 或者dL/dt=K-Lt 式中: dL/dt :t 时间段的体长增长量;Lt: t 时的体长 K:常数 dL/ (dtLt) :相对生长量 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