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67578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8788语文拓展模块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 年秋季学期87 88 语文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加点或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清晰:清楚酷: (残酷)爱B 发掘:把埋葬的东西挖掘出来。憾(不完美、不满足)事C 推崇:十分推重遐(远;悠远)想D 执著:指固执和拘泥。怆(悲伤)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许多形形色色的人造神童方案带着蛊惑人心的许诺,向着已经手足无措的家长们铺天盖地而来,产生了很坏的影响。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C因为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

2、师对他们的作文就不要反唇相讥,而应多从真情实感的正确、流畅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D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动地淌下眼泪么?B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C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D谢晋非常酷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真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出北平的俊伟。A愿

3、浸啼B想浸啼C愿浸唱D想刻啼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相继 。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 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 而倔起于阡陌之中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B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

4、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C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D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你成为爱因斯坦。8、下列对“科学和艺术”与“和谐”的两个“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都作连词。B “科学和艺术”的“和”作介词;“和谐”的“和”指和睦。2 C. 都作介词。D “科学和艺术”的“和”作连词;“和谐”的“和”指和睦。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过秦论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所作。B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思想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C 论语是记录孔子

5、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是其中的第一篇。10、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铁皮铜琶,高唱大江东去。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A 李清照杜甫辛弃疾欧阳修B 白居易曹植苏轼司马迁C白居易杜甫辛弃疾欧阳修D 李清照曹植苏轼白居易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共 5 分)11、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作者是朱光潜,这篇课文通过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关系的探讨,揭示了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12、 六国论 以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如果像六国那样贪

6、图苟安,必然会像六国那样最终走向颠覆()13、 “后秦击赵者再”中“再”是“又一次”的意思。()1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劫”是“抢劫”的意思。()15、 “义不赂秦”中的“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坚守大义”的意思。 ()三、填空题。 (除 17 题 2 分外,其余每空1 分,共 14 分)16、 六国论的作者是,字,号,人称 _ _,与儿子 _ _、_并称“三苏” 。17、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 。1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日削月割日 _ 月_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 _ 礼 _李牧连却之却 _ 不能独完完_ 四、阅读题。(共 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7、21 题。(一)在爱因期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值得追求,还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的美。“ 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 ,这一几何命题就具有高超的逻辑美,它在人们心中所激起的美感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在们的心中所激起的美感是相通的,等价的。 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经常把科学的伟大成就比做是“ 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把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称之为“ 艺术家 ” 。的确,大数学家和大物理学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艺术家。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之所以可贵,是由于他们有非凡的创造力,这创造力就表现在他们能各自发现新的东西。一首诗,一个哲学命

8、题,一个数学物理公式,都必须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否则,它们就没有生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都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论的原理?他自己就一再强调:“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我想,这也是爱因斯坦左脚踏进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的原因之一。19、选文中加点的“这”是指代:_ _ 。( 3 分)3 20 、选文中共有四处用了引号,对其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一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B第二处是表示重要的,其

9、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C第三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D第四处是表示重要的,其他三处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21 、将疑问句“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论的原理?”改为一般语气的陈述句。(2 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 26 题。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

10、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2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破灭之 道也(规律)率赂秦耶(全都)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诸侯之所亡(灭亡)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 B.C.D. 23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

11、.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24 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 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A.B.C.D. 25 翻译下列句子。(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 分)_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 分)_ 26 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4 分)五、作文。 (40 分) 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我们往往要从中做出某种选择,此时此刻,你是果断选择呢,还是进退两难呢?你是自己拿定主意呢,还是顺从别4 人的意愿呢?你选对了

12、,还是选错了?你对你的选择感到后悔吗?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答题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 分,每小题2 分) 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判断题。 (5 分,每小题1 分)得分:11 12 13 14 15 三、填空题。 (14 分,每小题1 分)得分:16、 六国论 的作者是,字,号,人称,与儿子、苏辙并称 “三苏”。17、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1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日削月割日_ 月_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_ 礼_李牧连却之却_不能独完完_ 四、阅读题。 (21 分,题号后面分值)得分:19、。( 3 分)20、()(2 分)21、。( 2 分)22、 () (2 分)23、 () (2 分)24、 () (2 分)25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 分)(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 分)26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