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35500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的。其所以科学,首先是因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 主义的特征的看法,不像空想社会主义那样表现为从理性、从人的头脑中构造出来的东西,不是什 么主观的设计,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进而紧紧抓住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这个基本事实,抓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步激化这个基本过程,从 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的基本论证是:使 用集中的生产资料和结合劳动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

2、是社会的生产,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过程及 其产品都社会化了,但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仍然像从前的小生产一样服从于个人(资本家), 从而形成生产方式与占有方式的对立;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驱使下,资本主义生产在机器 大工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反复出现的经 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猛烈增长的生产力要求消除资本主义占有的束缚,要求在 事实上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即实现社会所有;在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度下,人们之间不再有 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因而阶级和阶级差别归于消失,作为阶级统治机器的国家不再存在;同时, 劳动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联为一

3、体,各生产组织之间不再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人们不再通过商 品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将直接按照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产。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这些“确切结论“,是通过科学研究所 得出的逻辑结论。作为逻辑结论,它重在揭示必然性,揭示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即资本主 义的充分发展、矛盾的激化直至灭亡必将预示着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并不包括实现这种结 果的具体过程。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的。其所以科学,又在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无 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用一句话来概括,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就是消灭私有制。这里所说的“消灭 私有制

4、“,不仅仅是消灭一般人观念中的“私有制“,而是要建立一个使资本主义既不能存在,也不能 再产生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样的高度来谈论社会主义的,也只有 从这个高度认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才能为无产阶级提供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才是用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的。其所以科学,还在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是以完成了他所 说的过渡时期的任务为前提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四个 消灭“。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统一 过程,是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抽象法研究资本

5、主义,逻辑是线条式的,因而结论也是简单的。马克思给后人发展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留下了极大空间,这就是怎样结合本国具体实 际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社会主义,进而使社会主义理论深化和具体化。迄今为止,对现实社会主义的 认识仍然尚在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范围内,还谈不到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深化和发展。只有这 样来认识问题,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对从马克思到当代的社会主义有个一以贯之的认识, 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列宁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两项:、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 利和捍卫十月革命道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和升华 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与列宁关

6、于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思想的指导下, 俄国广大工农群众于 1919 年俄历 10 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取得了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 行的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打碎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在世界 16 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世界,并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 族解放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十月革 命为起点,世界历史进入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三重含

7、义, 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 即:新经济政策;建设社 会主义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它属于政策层面。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企 业非国有化;大力发展商业,包括国营商业和私商,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 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异常显著,苏联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政 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这属于构想层面,其基本内容是:进行农业合作化;实行 512 业化和

8、电 气化;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这个构想反映了列宁已经有了 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包括: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列宁说:为了建设 社会主义, “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的过程。列宁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3)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国情出发, 向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 回过渡。(4)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列宁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

9、权以后, 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5)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 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6)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 主义;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7)在 革命过后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列宁是最早提出改革并从理论上论证改革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还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主张。6. 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 2O 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苏联解体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苏共内部滋生起来的背离和背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的思潮和

10、势力,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苏联垮台的根本原因。在苏联垮台的过程中,意识 形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理论、文学艺术、大众媒体等意识形态的各 个方面的演变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演变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其中, “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的政治理论是苏联政治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潮的泛滥是苏联演 变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是苏联经济改革转向的重要的思想根源;否定历史是苏联演 变的突破口;文学艺术在苏联演变过程中特别是在否定历史的运动中起了打头阵的作用;西方对苏 联的意识形态渗透是导致苏联演变的重要因素。总之,苏联的演变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

11、的。 苏联演变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教训很多,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第一,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失去了对舆论工具的控制。第二,失去了对舆论工具 的控制。 7.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标志是共产党执政,而且往往是采用 一党制。但要注意的是,有“社会主义”字样的国家不一定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主义”字 样的国家不一定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通过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两种。前 者主要是东欧国家,后者有苏联、中国。 由于至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一党制,且是共产 党执政,因此西方又称“共产主义者的国家” (Communist state) 。从而,又

12、有“共产主义国家”的 称呼,但实际上这一称呼不是很确切,也从来没有社会主义国家说自己是“共产主义国家” 。 另外,要也要区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具体关系。虽然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 声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最高信仰,但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他们信仰的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或者说不 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列宁主义,甚至于斯大林主义,这也是苏式社会主义这一名称的由来。 实际上,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翻译的马克思的着作只有 60 多卷,且全由 俄文版翻译,而公认最全的法文版有 100 多卷。 根据列宁个人的思想,实际上,他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多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不幸的是,在 他完

13、成这一目标之前就逝世了。之后,斯大林建立了一党制的国家,并成为了后来所有社会主义国 家效仿的对象。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大多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的民族独立浪潮中,除部分国家走上 苏式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有相当数量的新独立国家也曾宣布自己是某种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 总共约有 50 多个。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往往具有民族主义或宗教的色彩,如:“国大党社会主 义” 、 “纲领党社会主义” 、 “复兴党社会主义” 、 “佛教社会主义”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阿拉伯社会 主义” 、 “乌贾马(村社)社会主义” 、 “非洲社会主义” 、 “桑地诺社会主义”等。1989 年到 199

14、1 年间,苏联和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发生剧烈的政治动荡,共产党或者共产主义政 党纷纷失去政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减少,也令其馀的社会主义国家产 生了空前的危机。因此使得剩馀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分裂,以朝鲜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实行过 去的方针政策,以中国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改革。对于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西方 人眼中已经不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失败论”的根据之一,甚至于像朝鲜这样 的保守派社会主义国家也认为这些国家已经“变质”了。8.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发生了 严重曲折,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苏

15、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也更加引人 深思。在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 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 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我们党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正确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上升为理论。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营养。9.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 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

16、导。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 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 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有: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 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 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只确定为二者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这种认识之所以肤浅, 就在于它未能揭示出更本质的区别, 没有揭示出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这一更 深层的问题。 市场配置资源与计划配置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计划配置资源是靠人或组织来自觉地进行而市场 配置资源则是靠一种机制市场机制来自发地进行。所谓自发地进行, 有两层意思一是说, 市场主体的 行为目的并不是为了在全社会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