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45795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一、 “开眼看世界”1 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 、 各国律例 ,成为中国近代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2)魏:编撰海国图志 ,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2 概念:先进的 地主 阶级知识分子,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摒弃传统的夷夏观念,率先提出向 西方 学习。3 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 思想 。【疑点 1】为何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点 拨】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带头起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民族英雄,他

2、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译馆,辑有四洲志等。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 背景: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 的形势。2 主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 自强 ”的思想。3 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统治。4 概念: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 科学技术 挽救统治。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 近代化 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1 早期维新派:(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2)代表人物: 王韬 、 郑观应

3、 。(3)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君主立宪制 。(4)局限:没有形成 完整理论 ;没有付诸 实践 。2 晚期维新派:(1)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民族危机 严重;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主张:康有为:著作 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议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天演论提

4、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实践:1898 年发动 戊戌变法 ,但最后结果失败。()影响: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疑点 1】简述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特点。【点 拨】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的探索,呈现出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传播:洋务派的观点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

5、。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采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3)实践: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兴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它并未使中国富强起。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例题及解析:“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A 林则徐 B 曾国藩洪仁玕 D 康有为【 解析】题中“主事者以新卫

6、旧”,即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属于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观点。曾国藩是洋务派代表。答案为 B。【变式训练】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而必无悖于经。 ”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解析】D 项是维新派的主张,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主张与维新派有很大不同。答案选 D。D2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各有何特点?(1)抵抗派思想的特点: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

7、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2)洋务派思想的特点:由于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西学在较为广泛的层面传输开,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一思想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的封建体制的落后,在不改变旧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注定要失败。(3)维新思想的特点: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a 在政治、经济、化等方面都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b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a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b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学堂、创办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上书光绪帝,与顽固派展开论战等,使维新运动在全国开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