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4163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单元第二节 应用题应用题教教 案案2. 应 用 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例 1,练习十二第 14 题。 )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一道应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

2、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第二种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激发 1看卡片写得数 753 100 8 83100 10005 660375 3755 5 54098 5060 2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个服装厂,平均每天做服装 75 套,3 天可以做多少套服装? (2)一个服装厂,计划做服装 660 套,已经做了 375 套,剩下的 3 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3.激趣导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一步、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掌握很好,谁能根据这两道应用题的联系,不改变所求问题,把它变成一道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例 1。(板

3、书应用题)这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还要通过解答过程研究一下解答应用题时怎样想,怎样做,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二、尝试 1.出示例 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 660 套服装,已经做了 5天,每天做 75 套剩下的 3 天做完,每天做服装多少套? 2理解题意 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干什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首先要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第一种:摘录条件和问题 板书: 前 5 天,每天做 75 套 计划做 660 套 后 3 天,每天做?套 第二种:画线段图 计划做 660 套 前 5 天做的 后 3 天做的 每天 75 套 每天?套 3分析数量关系 (

4、1)导入:刚才我们根据摘录条件和问题,画线段图,弄清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来分析这题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用两种思路分析数量关系。板书:(1)已经做了多少套? (2)后 3 天还要做多少套?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4生独立列式解答 板书:(1)755375(套) (2)660375285(套) (3)285395(套) 综合算式:(660755)395(套) 5.检验:(1)指名用以前的方法检验。 (2)提示第二种检验方法 A看书讨论怎样检验?可以分几步? 1) 把得数当已知数 2) 倒着一步一步计算 3)是否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投影出示) B.指

5、名试着检验这道题。 简要板书:(1)753375(套) (2)660375285(套) (3)375575(套) 计算结果和原题的 75 套相同,说明全部解答正确。C.自由练习。 6归纳总结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回忆刚才的解答步骤 (2)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 (4)看书理解 板书:1.弄清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 7做一做 8.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后在解答应用题时,都可以顺着这个路子去思考,千万不要在未弄懂题意和没弄清数量关系的情况下,随意列式解答,更不要乱套解答的类型,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应用 1小胜拿元钱买文具,买了 4 支铅笔,

6、每支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元,可以买几张图画纸? (1) 按解答应用题的 4 个步骤指名分析这道题。 (2) 填空:要求可以买几张图画纸,需要求出( ) ,要求剩下多少钱先要求出( ) 。4 表示( ) 。4 表示( ) ,(4)表示( )。 2.练习十二第 2 题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 1、3、4 题 六、板书设计 应 用 题 (1)已经做了多少套?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755375(套) 1.理解题意 (2)后 3 天还要做多少套? 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 660375285(套) 3.列出算式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4.进行检验 3755

7、75(套) 综合算式 (660755)3 (660375)3 2853 95(套) 答:(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 2 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 15 题。)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出了解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玩具厂要生产 1800 只小熊猫,计划每

8、天生产 200 只。实际只用了 6 天就完成了任务。 (1)计划要几天做完? (2)实际比计划少用几天? (3)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4)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几只?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 4:学校食堂运来 1 吨煤,计划烧 40 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 5 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生独立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提问: “每天节省 5 千克”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题中有“计划烧 40 天”,为什么又问“这批煤可以烧多 少天”? 4.引导学生分

9、析数量关系。 要想求出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几天,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计划每天烧煤的吨数和实际每天烧煤的吨数) 所需的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给出了吗? 你是怎样想的? 5.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提示:题中的单位名称不一样,要先化为一致再计算。 列式为: 1000(10004050)或 1(140) 6.检验 7.改变例 4 的条件和问题,投影出示改变后的题目:学校食堂运来 1 吨煤,计划烧 40 天,改进炉造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 10 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 8.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算式:1000(4010) 9.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0.比较例 4

10、 与改变后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应用 1.做一做:红星小学计划 20 天收集树种 120 千克。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收集 2 千克,收集这批树种实际用了多少天? 生独立解答,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 12 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如果把上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为“实际比计划提前 5 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收集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四、体验 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解题的关键。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 15 题。 六、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例 2 想一想: 综合算式: 第五课时练习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巩固练习。(练习十三第 610 题。) 练习要

11、求:通过解答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及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练习十三第 6 题) 16 2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小王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 20 个,15 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加工 30 个。 这批零件多少个? 2015300(个) 实际几天完成任务? 20153020(天)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几个? 3020=10(个) 计划比实际多用多少天? 201010(天) 二、指导练习 1

12、指导学生弄清题意。 练习十三第 8 题:红星小学帮助公园种草坪。原计划每天种平方米,5 天种完。实际只用 4 天半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 (1) 生独立弄清题意。 (2) 题中的“4 天半”等于多少天? (天) (3) 要求“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什么?(实际的工效,也就是用工作总量(5)除以工作时间(天) 。 ) (4) 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种多少平方米”该怎样解答?(也就是把实际每天种的减去计划每天种的) 练习十三第 9 题:洗衣机厂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 16800台,结果提前 2 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1)

13、 生独立弄清题意。 (2)“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 16800 台”和“提前 2 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是什么意思?(本来计划 12 个月生产 16800 台洗衣机的,结果 10 个月就完成了) (3)“照这样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10 个月生产 16800台洗衣机) 练习十三第 7 题 (1)生弄清题意。 (2)从问题开始分析: 要求“完成原生产任务要多少天”,必须要知道什么?(总共要制作多少教具和实际每天做多少教具) 这两个条件都已知吗?(已知要制作 4500 套教具,实际每天做的没有直接告诉) 你打算怎样做这道题? (3)从已知条件开始分析: 由后两个已知条件,你们可以算出什么?(实际每天做多

14、少套) 算出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条件 4500 套一起又可以算出什么?(实际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4)练习十三第 7 题的第(2)小题:如果把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计划 15 天做完”该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分别从问题和条件开始,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三第 7、8 题。 学生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1练习十三第 9、10 题。 2.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练习十三第 19 题。 第六课时 练习内容:混合练习。(练习十三第 1118 题。) 练习要求:使学生能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练习十三第 11 题:先按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综合算式。 5 (1)学生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指 2 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是怎样想的。 (2)综合算式:(5) () 2练习十三第 12 题。 (1)与的差乘以与的和,积是多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