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3207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99103 页的内容。2、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连乘计算并不困难,而是如何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连乘解决问题的内在数量关系以及对这类“解决问题”的建模。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情境和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索、交流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对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目标通过探究

2、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学会用两步连乘的知识解决问题,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寻找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运用连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连乘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二、说教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

3、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而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引导探究法、分析法、2尝试法、练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猜测验证法、比较法等。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 1、课前谈话2、提出问题:全班有大组,每组有人,一共有多少人?3、

4、引出新知:如果每班人数相同,个班一共有多少人?4、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利用现场资源,让学生编题,进而自然引出课题利用现场资源,让学生编题,进而自然引出课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把复习旧知置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之中,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习旧知置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之中,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同时本着创设情境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快明确本节本着创设情境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既复习旧知课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既复习旧知识,又让学生尽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识,又让学

5、生尽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二)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提出问题,引导探究1 1、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2 箱牛奶在座的同学每人一盒,够不够?(1) 、猜测师: 要知道 2 箱牛奶够不够分,有什么办法? 一箱牛奶有多少盒?(2) 、列式:38=24(盒) (3) 、说算理 : 38 可以表示每箱有 3 行,每行有 8 盒; 38 也可以表示每箱有 8 列,每列有 3 盒。【提炼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数提炼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向导地位。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向导地位。】32 2、尝试解决问题

6、、尝试解决问题问题:2 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盒?(1) 、独立尝试解决(2) 、学生反馈,并说出算式的意思板书: 382=48(盒) 先求一箱牛奶有多少盒? 328=48(盒) 先求两箱牛奶有多少行? 283=48(盒) 先求两箱牛奶有多少列? 本环节是整节课的教学的核心。学生对第本环节是整节课的教学的核心。学生对第、两个算式的理两个算式的理解比较抽象,教学时可结合课件的展示进行数形结合,以帮助学生解比较抽象,教学时可结合课件的展示进行数形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3 3、引导比较、归纳、引导比较、归纳三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a、小组讨论b、汇报c、归纳总结【

7、应用分析法、综合法对不同解题策略的比较,让学生明白用应用分析法、综合法对不同解题策略的比较,让学生明白用连乘知识解决问题,都必须先求出中间问题,才能求最后问题,在连乘知识解决问题,都必须先求出中间问题,才能求最后问题,在比较策略多样化中建立连乘解决问题的模型。比较策略多样化中建立连乘解决问题的模型。 】(三) 、实践应用,拓展提高实践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1) 、解决“方阵问题” (第 99 页例 1)(2) 、解决“鸡蛋问题” (第 99 页做一做)【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巩固用两步连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用两步连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在此基础

8、上通过解决“鸡蛋问题鸡蛋问题”使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有更使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拓展练习(1) 、选择题(2) 、看连乘算式编题4【练习形式多样。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形式多样。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阵问题方阵问题”和和“鸡鸡蛋问题蛋问题” ,让学生经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的全过程,不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不但巩固本节课所

9、学的知识,而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其次设计散思维能力。其次设计 “选择题选择题”和学生自我和学生自我“编题编题” ,旨在让学,旨在让学生经历生经历“生活语言生活语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 符号化符号化”这一过程,同时也检这一过程,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乐趣。验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建立连乘解决问题的模型。进一步提升学生建立连乘解决问题的模型。 】四、梳理总结,布置作业四、梳理总结,布置作业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1) 、练习二十三第 1、2、5、6 题(2) 、课后小调查自己家里平均每天用( )个塑料袋,照这样算,全班同学的家里一个星期大约用多少个塑料袋?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想法,对环保有什么建议?【通过总结促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加通过总结促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加深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深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最后的课后小调查,把新知延伸到课外,密最后的课后小调查,把新知延伸到课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