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2940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第第 3 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第 3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掌握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知道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措施。【自主学习】一、女皇帝武则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3-14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在唐高宗(皇帝)在位期间及死后,独揽朝纲。后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统治措施:(

2、1)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将武氏列为一等。提高有军功的士兵的政治地位。(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4)注意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3统治简评: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奠定了基础。二、开元盛世(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盛世出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2出现原因:(1)唐玄宗很有才能,重用贤能。例如重用姚崇为宰相。(2)大力整顿吏治,

3、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三、社会经济繁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17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图表)1唐朝的社会经济简表 内容表现农业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实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个体小农获得更大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越前代。人口唐初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值一千多户。2唐朝疆域示意图【共同探究】1武则天的统治和唐玄宗的统治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两人都比较重视选拔人才,注意发展社会经济等。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肆意诛杀

4、宗室贵戚、公卿名士,后期政治空气才宽松起。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后期逐渐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武则天出身庶族,遭到很多世家大族反对,不这样不足以巩固统治。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奸臣,不思进取,渐起奢靡之心。注意:本题不必让学生长时间思考,因为这个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要求,老师可以简单向学生讲解。2简单归纳一下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新 第一 网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新的生产工具的发明,曲辕犁、筒车等;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归纳整理】完成下列图表:统治措施统治效果唐太宗赋役制度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加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三省六部制”法律武则天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奠定了基础。姓氏录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唐玄宗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列改革。唐玄宗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拓展练习】1 (2009黄冈中考)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A魏征 B姚崇、宋璟 卫青、霍去病 D主父偃2 (2010东聊城) )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

6、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景之治 B贞观之治 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3 (2008 成都学业)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 300 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 841 万户,下面原因中最恰当的表述是(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4 (2010福建龙岩)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如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战国 B东汉 曹魏 D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是谁写的一首诗?“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杜甫;唐玄宗(2)诗句主要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哪两种社会现象?唐朝的粮食主要以什么为主? 人口增加(小邑犹藏万家室) 、国富民富(公私仓廪俱丰实)水稻、粟。(3)这两种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唐朝盛世辉煌。(有这个意思即可)6根据本内容写出下面两工具的名称:筒车、曲辕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