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2583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最终定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三峡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定稿修改)院 系 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 业 汉语言(师范类) 年 级 2009 级 学生学号 200903024206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 年 4 月 22 日 目录摘要.1一、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类型.1(一)神女.1(二)宫廷女性.1(三)中下层社会的女性.2(四)其他.5 二、李白女诗中的政治寓托.5三、与其他女性诗比较.6(一)与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较.6(二)与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比较.7四、在盛唐背景下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的新特点.8(一)李白女性诗中出现的新形象.8(二)李白女性诗中女子的地位.9致谢语.10参

2、考文献.10英文题目.10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3 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论文1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09 级 重庆万州 404100 摘要 李白诗歌中具有众多的女性形象。按照类型分有神女、宫庭女性、中下层社会女性形象以及其他这四种。本文认为这些女性形象有李白的政治寄托,不仅与宫体诗中和花间词中的女性形象有不同,而且代表着盛唐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 李白 女性诗歌 形象类型 对比 新形象 历来研究李白的诗学主要集中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和李白作品本身的研究上。然而目前文学研究领域对李白诗歌当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研究李白诗

3、歌中的女性形象仍具有重要意义。据王琦李太白全集统计,李白描写妇女的诗歌共有一百三十多首,约占全部诗作的九分之一。可见女性描写与李白诗歌创作之密切。这些女性诗歌涉及了盛唐时代广泛的社会问题,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同时体现了李白对美的追求。本文拟对之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类型我们从空间角度可将李白的女性诗歌形象分为神女、宫庭女性、中下层女性形象这三种。这种划分与李白的经历息息相关。因为李白曾在宫中做过翰林待诏,所以他必然接触过和了解宫廷女性。而且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民间游历,那么肯定认识各式各样的下层劳动女性,加之他信仰道教,因而神女形象的存在是必然的。下面我就李白诗歌中描写

4、的神女、宫庭女性、下层女性这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一)神女如感兴八首(其二)云: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解佩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1(817 页)很显然,这首诗是受到了曹 植洛神赋的影响。不过曹植的 那首诗重在描写洛神的美丽容貌和人神之恋。李白 则从洛神角度借用曹植的 “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 2(241 页)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她的高洁人格:她像轻云披拂着的高洁的明月,一言一行都折射出了然可见的清新光辉。 在洛神看来, 曹植重写人间思妇刻骨铭心的情欲,并且将她们写得视情欲为生命,像这种好色的词赋是有伤

5、大雅的,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讥评。可李白此篇却是对洛神赋进行反讽,赞颂了神女超越情欲的仙风道骨 。因此,李白这首诗 可谓开拓了诗歌审美心理学新深度的领域。(二)宫廷女性这一类型的女性形象较多,有皇后、妃子、贵妇、宫女等。1、皇后如妾薄命: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2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1(203 页)妾薄命为乐府古题。李白的这首妾薄命,通过叙述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2、贵妃

6、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情思情感的诗歌有以下三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1(1054 页)这三首诗是李白 在宫中做翰林待诏时因贵妃和玄宗赏牡丹而作。第一首中写看到云就想起杨贵妃华贵的衣裳,看到花就想起她美丽的容貌,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像这样的美人只能在瑶池遇到或天女下凡时才会见到,不愧是四大美女之一。第二首写了神女和楚王那只是一段传说,只有贵妃真正地受到恩宠,就连美丽动人的赵飞燕也得细细装扮才能比得上贵妃,以压低神女和飞

7、燕来抬高杨贵妃。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此时玄宗赏着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对着倾城倾国的贵妃,就算心中有“无限恨”也会随着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和身边的美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了。3、宫女对于宫女,李白主要描写的是帝王后宫中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如怨歌行、长门怨二首、长信宫、中山孺子妾歌、玉阶怨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等。其中以长门怨二首最为脍炙人口,李白的这两首诗借旧题写了宫人的愁怨,从而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罪恶层面。长门怨其一云: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1(869 页)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出了在寒秋午夜时分,有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那里没有金屋,没有恩宠只有无声的流

8、萤飞逝,带来无尽的忧愁。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到的地方,遍地皆愁,到了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宫廷本来就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何况是身份低微的宫女,她们只能在阴森冷寂的漫漫长夜慨叹着今非昔比,人去楼空,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长门怨其二云: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1(870 页)帝王后宫,如同一个巨大的鸟笼,囚禁着成千上万青春靓丽的女子。在里面生活的女子长年都深陷于愁怨之中。愁得不能“记春”,虽然春天年年来临,但她的生命里已经没有春天这个字眼了,金屋里飞扬的是秋尘,在她的眼里只看到秋天的萧瑟,冷宫的寂寞,足见这位宫女的精神生活之悲苦和寂寥。明月高悬天上

9、,应是普照众生的,却言“独照”,仿佛月亮都有意为难她。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揭开了残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三)中下层社会的女性这一类型的女性大多数是对民间女子的描写,有征人妇、商人妇、歌姬、劳动女性等。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3 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论文31、征人妇征人妇也就是“思边”题材。这大概是自有战争以来就不会缺少的一个话题。唐朝自开国以来,即与四邻争战不休,或是捍卫边疆,或是扩展国土。但战争的受害者永远都是百姓,人民既要为此承担沉重的徭役和兵役,更为此背负生离死别的痛苦。李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替战争中受

10、害的百姓不屈,他笔下的“思边”诗作不仅是为战乱中的百姓呐喊,还揭露了战争中的罪恶以及统治者的残暴。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1(265 页)全诗写征夫的妻子秋夜怀念出征玉门关的良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丈夫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爱情,但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感情;虽然没有直接谈到当时的时局,却又句句不离时局。月光映照着长安城内千家万户的征妇,表面上是一片平静,但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捣衣声却蕴含着征妇们浓浓的“玉关情”,也诉说着思妇们的痛苦。结尾“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既是思妇们的期待,也是良人的心声。传达了千万人民对于罢

11、战祈和的心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博大的悲悯情怀,大大扩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加深了社会意义。如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鞴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164 页)这是一首乐府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钛白拟之而作。”1(116 页)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忧心忡忡,悲愤欲绝的幽州征人妇形象。她的丈夫戍守在极寒苦的边关,

12、日日思君不见君,只能看着丈夫留下的虎纹箭袋以解相思之情。可是相思之苦并不是最痛的,最痛的是如今“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丈夫的死把她推向了绝望、愤怒和无尽的遗恨当中,深刻揭露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这是征夫的悲歌,也是征妇的哀歌。2、商人妇唐代商业繁荣,经商的人也很多。商人们四处奔波,使得商人妇既要忍受与丈夫分离的痛苦,又要时刻担心丈夫的安危。如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

13、不能归,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1(195 页)李白长干行沿用古体旨,以长干里一位商人妇为题材,描写她对出外经商久盼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从中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真挚情谊。诗的前七句描写了对女主人公与丈夫往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美好生活的回忆,但“十六君远行”后,丈夫为了生计,不得不远行经商。经商途中,危险重重,可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一直等待着丈夫。在诗末她向丈夫发出这样的召唤: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形象4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都要先给我捎个信,只要接到你的来信,无论多远,哪怕是离家七百里外的长风沙我都会去迎接你。到这里女主人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跃然纸上,这与那些怨恨失身误嫁、担心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