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2417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在前面的:写在前面的: 本来这帖子是在广东版发过的,受某美女之邀,所以在这边发多一份吧,毕竟这是个关于国考的总结。 这次国考是在深考之前的时候考的,09 年那会上岸后就再没参加真正的考试,为了备战深考,想着得去练下笔,于是才随便选了一个职位去考。申论也是只写了个大作文,其它空白着,没想到还有 29 分,最后总分 109+进了面,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所以放弃了。本来考前确实是打算等开考 15 分钟后再进考场的,既然要练就得极限一点,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结果弄假成真,还真就迟到大概 15 分钟才到考场.这是意外之一;今年的题实际上并不是太难,这是意外之二;然后就是今年最后普遍成绩似乎不高,这是

2、意外之三。 在深考失败那时我就说了,心态那玩意只是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并不是说你放松、很随意地去参加考试,或者到了考场很紧张,什么压力过大,成绩就会有很大波动,大家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就考试考到现在,这点不用骗谁的。所以这个成绩,我觉得是自己应得的。同样的,深考的落败,也是我应得的,那会做的远不够多,尤其是行政执法。但公考就是这样,总会有喜有愁,在过后的失利中能思考到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把这自己这几年对行测这门科目的一些理解说给大家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吧。这里得先说明一下,本文一切本文一切观观点点仅仅供参考,供参考,信与不信你自己看着信与不信你自己看着办办。 另外小弟文笔有限,不

3、识幽默,只懂实在地码字,所以: 如果你想要在本文找到什么做题的快捷技巧,不好意思这没有. 如果你觉得看长篇理论大文很没趣,实在没耐心看下去,那么你可以选择无视; 如果你对公考的理解已经很深厚,远甩别人几十条大街,那么你同样可以一笑而过; 如果你始终还是觉得学习培训班或者写书那些“老师们”的东西,才是正道,那么你也可以选择绕路而行; 认认知篇:知篇: 我一共过三次国考,行测成绩分别是: 08 国考 55.5 09 国考 78.8 12 国考 80.3 两次省考都是 70 多,一次深考也是在 70 左右徘徊,这个帖子主要还是说国考的行测,其它几个考试很多都是共通的,但接下来也会单独开个帖做个比较说

4、明。 第一,之所以把成绩列出来,是想说明一点,就是行测只要肯努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而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纯粹考智商的东西。但这个努力,不单需要恒心,还需要耐心和慧心。这是一句废话,但能完全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可能在一些人看来,他们会觉得公考嘛,用不着那么拼,我好多同学(朋友)不都是裸考就上了的吗?也许只有冷门专业每次只能挤三不限职位的朋友才能理解那种感觉吧,别人付出一分,可能你得投入十分才足够,所以很多时候考高分其实也是一种被逼迫出来的无奈。第二,行测的水平:我现在觉得不能简单地用 80+,70+,60+去衡量一个人的水平,而应该是具体到根据每场考试成绩所在位置而划分的档次(参考平均分)比如在

5、这次国考,也许 80+可以算得上第一档次,但像广东有个外来工考试,行测 80+就只能算是个普通的成绩了,你不能拿了80+就去鄙视人家省考的 70+,因为试卷难度并不相同。同样的,再拿上次深考来做例子,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自己考了个 60 多是个很糟糕的成绩,但实际上对于那场考试而言,那也算是个挺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全市 70+的本来就没几个。所以对自己考过的成绩要有个准确定位,这很重要,不要不要对对自己自己丧丧失信心,也不失信心,也不应该过应该过于自于自满满。 。 第三,国考行测分数计算:不同于省考与市考每题的固定分值,国考每个题型的分值都是没标出的,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当然江湖上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6、基本上也是专家、培训班什么的不知在哪搞来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题的分值不同,具体是各大题还是每个小题都不一样,这个我也不清楚。至于总分的统计,应该是类似于广东以前高考的联化分,而并非单纯的卷面成绩。不管题目的难度怎样,最后必然是呈现正态分布,70+、80+的人肯定也是不少的。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一个方向。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只要策略得当,国考的高分要比其它考试的高分容易得多。而我一直以来的策略很简单:把宝把宝贵贵的的时间时间重点花重点花费费在那些可以在那些可以实实实实在在看得到提高、在在看得到提高、进进步的步的东东西。西。 第四,题型。 根据答案准确性可以分根据答

7、案准确性可以分为为两种:两种: 1.基本有标准答案的:数推(现在国考没有了),数算,图形推理,资料分析,常识; 2.无标准答案的:其它题型。 根据复根据复习习的情况可以分的情况可以分为为四种:四种: 1.非常适合题海:数推,图推; 2.适合题海:数算,逻辑,资料; 3.无法复习:常识; 4.其它题型。 备备考篇:考篇: 在论坛我会经常回答数学题,很多人都觉得我数学很好。其实我从小到大的数学并不怎样,甚至对它相当反感,但第一次 55+的悲惨成绩给我的教训很大,那会数学错的很离谱,在考场是真的很迷茫,那种时间的紧迫感,让我根本就没办法静下心来思考,20 道数学题基本全蒙,面对这样的成绩很沮丧,但也

8、是在意料之内吧。 打那开始我才专攻数学这一部分的,尤其是当时听从“四无君”(08 省考 80+的高手)的教诲,死命泡在行测区做题,那个过程的痛苦感确实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就跟自己之前行政执法那个心态一样,相当的抵触,但没办法,你既然要参加考试,只能硬着头皮去练习。记得足球小将里面小时候的大空翼也是说过,你只有把足球当成好朋友,它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它,不断接近它,因为它是我复习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把它提高了,我才有跟别人竞争的资本。说实在的,我已经忘记自己从 08 年开始到现在做过多少道数学题了,所以到现在基本上参加任何一场公考,一般这部分的题目应该都能做个接近全对吧,

9、差别只是在速度而已. 当然每个人的策略或者擅长的部分不同,但起码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打那之后分数确实提高了很多,毕竟这是 20 题,而且是其它人最怕的 20 题,我擅长它,能做全对,拉的就不是 1,2 分那么简单了(原因上面也有说了)。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是有准确答案的 20 题,是考完出来我自己心里有底拿下多少的 20 题,这同样是其它题型不可能有的。试问有多少位朋友考完出考场敢说自己言语理解部分的题目一定全对的?也许你感觉良好,最后全错都不一定,因为有争议的题目太多太多了。为什么每年考后大家用 X 图 X 公他们的答案来估分,却跟最后实际的分数相差甚多?原因正是出在这几个不确定因素的

10、题型上,但数学题的答案只会有一个。 另外,我不是很能理解很多人都喜欢只做套题的那种复习方式,简单地上午做套题,然后下午研究下,就算复习了。做真题、模拟题这些套题,卡时间来做没什么不好,但是我觉得如果对每个题型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和总结,找到它们的一些共性的话,即使你做了 100 套模拟卷,100 套真题,到了考场照样还会是原来的那个水平(也许会高那么一点点),因为每次考试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钻各种单独的题型,说真的,这几年来我似乎都还没做过一套完整的题目.有人说不这样练到时到了考场会做不完,考试时间确实很紧张,但某种题型如果你已经熟能生巧,到了考场自然也就相当顺手了,根本就不怕没

11、时间的。 1.数推、数推、图图推推这两个题型,就是纯粹的大量做题,狂做题,甚至自己出题。如果你这两部分一直考不好,没别的原因,只能说你做的题、看过的题太少太少。现在回想起来我有两个误区:第一是过于较真了,思考一道想破头皮也想不出的题,结果时间就白白浪费掉,这是一个坏毛病。现在想想,真的不应该过多地花时间在思考上,总之复习的思路就是:找找题题做做-1 分分钟钟内做不出看解析内做不出看解析-不断重复不断重复。因为对于这两个题型来说,敏感度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做的,就是训练这一感觉。现在一道普通的数推题,可以很快地在十几秒甚至几秒内反应过来,我也说不出为什么。还是那个我喜欢举的例子吧:打字,打多了,

12、自然就可以盲打,甚至 1 分钟 120 字,但对于一个很少打字的人来说,他必须不断地去看键盘寻找每个字母的位置,1 分钟也打不了几个字。有些人字都没打过几天,就一直问别人为什么你能够盲打,这就跟数推图推的题目一个道理,而这也正是敏感度的差异。第二个误区是像我那数推帖那样去刻意分类别练习,这也是很多参考书的一个弊端。其实也不是说这样不好,起码打个基础,但做多了就要开始多进行综合练习,因为这两个部分的题目,只要告诉你它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就等于已经做出来一大半了。总之在找题库练习的时候,记得少做那些已经限定了范围的题目。 2.数学运算、数学运算、逻辑逻辑推理、推理、资资料分析料分析,这三部分,同样

13、需要一定量的题海,但这个中间的过程你必须思考,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数学运算就不多说了,我之前已经有一个帖子写得相当详细,找个时间我会把它完善,有兴趣的可以再去看下:http:/ 公考的逻辑推理不外乎也是围绕着几个词在转: 第一种:P 推出 Q、并/或、所有/有的、必然/可能,等等及它们的否定形式; 第二种:第一种的组装; 第三种:加强、削弱、假设、论证欠缺的条件等等。 好好找个时间总结下(注意:一定要自己总结,不是去看书本那些复杂的逻辑语言,也不是去下载别人为你归纳好的东西,每个词语都用自己的语言多造几个句(越多越好),直到你突然某天开窍:原来是这样子,你就会发现逻辑这部分其实并不难。 ) 至于

14、资料分析,现在出题的人越来越精明了,很多传统的技巧算法都越来越没用,所以踏实下来练好运算速度反而会更好一些。这个题型帮帮团那前几期我也写了很多,原本打算每一期都找知识点来讲的,但到现在觉得好象也找不到什么可以说了,总之还是一个字:练吧。 3.常常识识,国考的常识题五花八门,确实没什么复习的意义,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再加上些运气吧。这一部分没什么难不难的,就像如果出一道QZZN 论坛 Q 友中心一共有多少个版块,如果之前有留意过的人,那么就很简单,1 秒就可以反应过来,如果没看过,那么想到考试结束可能也想不出来。 4.其它其它题题型型,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些。有争议的题目

15、大把,语感决定一切,不是短时间内复习就能提高的,所以也不想多说。 5.技巧。技巧。很多人都想走捷径,过分迷恋技巧,内功不厚,最后很容易把自己弄得一身伤。市面上现在很多书籍,编书人他们自然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所谓的秒杀技巧。偏偏现在的公考题目已经不是以前那么简单白痴了,想利用一本书来扭转自己的弱势,甚至已经达到纯粹押宝的地步,失败那是必然的。因为秒杀绝对不是一时半会看几道题就练出来的,很多人都看了很多这些书,但到了考场该不会该蒙的还是照样蒙。同样是上面那个例子,很简单的道理,行测题目很多都需要敏感度,这个敏感度就跟用手指打字练出来的一样,你觉得市面上有一本书能够让你在几天内练会盲打吗?最

16、好的方法?那就是同时 10 个 QQ 开聊,练多线操作。因此,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基础练好才是王道。 6.态态度。度。考试是你自己的,别人没有义务为你准备好一切。我之前发过不少资料帖,最反感的就是不认真看帖的人。明明答案已经放在下面的楼层,他还老是在问楼主怎么没有答案的,楼主答案在哪呀?我真的是很不想去回答。其实那个帖子原本我是故意不放答案上去的,因为都是真题,如果有心的话,自然会去下载真题找答案,在寻找资料与挖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进步。考试,真的有时比的是一种态度。 考考试试篇:篇: 第一,发卷后到开考前那几分钟,哪怕是几十秒,拼死也要利用起来,优先做常识; 第二,数学、资料永远摆第一位,我从来不会把这两部分放最后,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情况,对我而言,亲身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把数学放最后,那场考试基本就败了.其它所有题型挤出的时间,全部为资料分析服务; 第三,选词、阅读、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