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06361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2017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集锦(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明进步。第三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 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3)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

2、,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2 维护秩序靠规则(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2)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如果违反规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3)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二)人人遵守规则1 自由和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

3、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 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 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 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1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

4、人的人格、权利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明程度。2 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二)

5、以礼待人1 待人礼为先(1)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明、仪表端庄、举止明等方面。(2)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3)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明祥和的社会。(4)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2 做明有礼的人(1)做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明。(2)做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明。(3)做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三)诚实

6、守信1 诚信无价(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4)诚信促进社会明、国家兴旺。2 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明进步。第五 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1 违法无小事(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

7、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4)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是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

8、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3 尊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1 了解罪与罚(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刑法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处罚性、刑罚处罚性是

9、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2 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 诉讼(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 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紧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