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0568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以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美版 11 册教学计划 一、总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 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全册共有 16 课,分为 6 个隐性单元,时代新 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内容涵 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 个学习领域,其中造 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 之中。 二、教学目标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 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

2、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 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

3、精神。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 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 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 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 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 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4、 六一班学生分组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杨润洲 王鹏浩 孙逸然 吴恩博 顾文浩 郭昊楠 王景超 李恭杭 毛嘉乐 金正阳徐思良谢翻明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陈周彬 朱鹏龙 何思渊 庞宝龙 傅晟豪 应文杰 罗胜哲 王钰强 王林玲曹芸芸C: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金婵诗雨 吴 越吕 昊 徐 敏 吴怡雯 张 潇 张 骢 戴可娜 朱泰莱 沙芳琳 贾思凡 王 婷六二班学生分组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何方伟金日腾刘铭楷刘 娜马嘉阳庞 楚庞骏翔邱俊哲宋博强孙绮骅童子帆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周瑞琪 吴以雯 柴浩哲 鲁杭俊 杨 铜 徐海勇 黄

5、飞翔 叶杭辉 郭司晨 陶笑蕾 王 易 许大江C: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王 骐 王 烨 邵正斌 徐一志 姚儒菁 袁越晨 赵迦晨 郑俊涵 周 诺六三班学生分组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蔡玮伦 曹雨奇 陈媛媛 程诗婷 仇俊儿 金玉洁 马树豪 任开心 王恺乐 叶璟华于清莹 詹骏康 张雨齐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章智轩 郭 戈 黄庆森 叶俊玮 张思洁 段晶晶 李德瀚 杨 洁 杨乐怡 张 涛郑学文 张军建 李沅凯 潘嘉平C: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卫 威 朱勇杰 许宗灿 姜令君 王永康 夏语弦 马 鑫 叶凡渲四、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单元课序 课

6、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课时数 时代新貌1美丽的家乡造型表现构图练习热爱家乡22街市新貌关注设计关注 生活关注设计关注生活23首日封设计.应用1校园生活4难忘的一件事造型.表现板报设计情绪体 验25木版年画造型表现民间绘画传统实践16有趣的脸谱设计应用传统艺术设计能力27电话亭人与社会8路灯设计设计.应用生活设施爱护环境29适合纹样设计.应用2 10泼墨画人与自然11指墨画造型表现多种形式造型体验 爱自然爱动物312光与影造型表现光影原理造型能力213正负图形设计.应用图形设计创新思维214圆筒造型造型.表现造型能力立体构成1创造天地15彩点拼图造型表现造型能力色彩构成2艺术瑰宝16外国传世名作欣

7、赏评述传世名作热爱传 统1浙美版第 11 册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 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漆器的艺术风格特征。 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当你打开每册教科 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 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 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 养学生热爱本国优秀传统艺术

8、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 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 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本栏目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 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 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 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 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2.在内容安排上,本栏目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 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 塑、皮影、陶瓷等。本册选取

9、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虎座立凤、彩漆豆, 西汉的彩绘云龙纹漆案与杯盘,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龙纹药柜。这些漆器不仅灿 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 艺的精湛技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 漆器。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 实物两方面来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汉代 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唐代的螺钿镶嵌,宋、 元的雕漆,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等。 书中的虎座立凤漆器(复制品)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件作品通高 103 厘

10、米,集“壮、美、奇于一身” 。其中凤鸟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象征,凤、虎、鹿 角的超现实组合赋予了作品神秘的象征含义。这说明了我国的漆器工艺在 2000 多年前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教学建议 本栏目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和启发,也可以 通过适当的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评述的欲望。学生学习本页内容可 以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新书下发的时机,提出诸如: 这些是什么器物,你喜欢或不喜欢等问题。也可以提出学生课后可以探究的问 题,如: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各个时期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建议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写出研究报告。第一课 美丽的家乡

11、一、教学目标 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 的作品。 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人们以为最美的风景只在远方。远方固然有迷人的景色,但在我们的身边美景 也无处不在。无论是繁华的新街,还是广阔的农田;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新小区, 还是宁静古朴的水乡老街美有千万种模样。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风情,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 巧,同时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描绘家乡风景的作品。教学时应寓景于 情,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12、本课的内容编排是从欣赏入手,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美感。由此学 习风景画构图基础知识以及一般的表现方法,并通过造型实践提高学生表现风 景的能力。 本课未具体规定必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由学生自主选择,从而达到降低技能 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 (教师)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课件及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 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1)让学

13、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2)教师课件演示: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 乡村的不同特色。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 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 ) 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 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 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雨 、 干草车等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不同 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 ,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 的关系。 (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

14、 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 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教师举例分析: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 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 、 村口 ;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 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 情怀 ;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 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 、 西递 村系列之十一 。 4.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激发

15、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点明课题。 ) (1)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对家乡 景色的感受。小结:我们的家乡杭州,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城市。 (2)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 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景。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 。 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 下节课就让我们来画画我们美丽的家乡! 提问:你准备表现怎样的风景?选用怎样的材料和工具? 小结: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表现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和材料工具。课后画好草图,下节

16、课完成创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如水彩、水粉、素描、油画棒等常用工具)。教学过程 1.技法介绍。 提问: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 法。 ) (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 (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 表现效果。 (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作 思路。 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提问:怎样开始你的风景画创作呢? 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 情。 (1)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 (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 (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 (4)开始表现。 3.学生创作。 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建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上一节课的草图,开始进行 创作。教师巡回并作个别指导。 4.作业展示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