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0564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细胞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 2 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决方法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解决方法发挥图解的作用,利用已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利用演示镜指导学生观察。四、时安排2 时五、教学方法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六、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图片。七、学生活动1、观察、讨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2、完成实验。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 1 时问题探讨结合教材 P44 图示,回答讨论题。1、一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的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的?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3、细胞内有哪些车间?它们是如何分工的?投影教材 P446 的插图让学

3、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教师归纳总结: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名称分布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大多数呈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 、嵴、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 DNA 和 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内球形、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 DNA 和 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内质网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网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囊状(

4、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核外膜上(无膜结构)蛋白质、r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形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植物细胞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囊状囊状(单层膜)酶仓库和消化车间教师指导学

5、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科学家是如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呢?教师介绍教材 P1 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和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的工作,强调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就让我们通过高倍镜观察一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吧!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师指导学生按教材P47 方法步骤完成实验。该实验要注意:1、观察叶绿体的装片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线粒体时应注意掌握染色的时间。3、以叶绿体为运动标志,顺便观察一下细胞质的流动。(三)总结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四)作业布置教材 P0 一 1、3(五)板书设计第 2 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8 种细胞器名称分布形态结构成分功能线

6、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大多数呈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 、嵴、基粒、基质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 DNA 和 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内球形、椭球形外膜、内膜(双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 DNA 和 R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内质网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网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囊状(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磷脂等动物细胞: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表现在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

7、细胞: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椭球形粒状小体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核外膜上(无膜结构)蛋白质、r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形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无膜结构)微管蛋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液泡植物细胞泡状液泡膜、细胞液(单层膜)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溶酶体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囊状囊状(单层膜)酶仓库和消化车间3、分离细胞器的方法4、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 2 时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旧

8、知,引起注意提问: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忆一下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什么功能?质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观察并回答问题,简要说出细胞组成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导学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倾听,获取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选择有代表性

9、的学生发言,总结出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运输的过程及能量的供给。提问: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分析讨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注意膜结构的重要性。结合各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思考回答问题。强调膜结构的重要性,为建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获得知识。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引导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讨论:有哪些膜结构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引导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描述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相互联系的图解,理解细胞内膜结构间的关系。明确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四、总结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强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正是通过细胞中各种结构(包括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而形成统一整体的。五、作业布置教材 P0 练习一 2、4、二六、板书设计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概念2、生物膜之间的转化关系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