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27517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迅速有效地控制有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事态的发 展,将事故损失降至最少,而提前做好预案准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我厂化学事故预案的依据为 必须根据我厂产生重大灾害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发生事故的可 能性来制定预案。 必须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 的严重程度等预测结果,结合本系统、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第三条:制定预案的基本原则是:应急救援工作应在预防为主 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相结合 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是: 1、控制危险源; 2、抢救受害人员; 3、指导群

2、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4、做好现场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第五条: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各级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厂级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厂长和主管安全的副厂 长担任,成员应包括生产、安环、设备、后勤、厂办、党务工作部 等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并成立相应的专项救援工作队。 第六条: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 和所有危险源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的职责。 1、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方针、政策,应急 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

3、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 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 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 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 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制定的 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 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 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 理。 第七条:各种预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检查和修订其内容。 综合应急预案由厂

4、级编制小组组织制定或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 场处置方案由车间成立相应的预案救援组织,按照规定定期修订和 演练。 第八条:综合应急预案应由厂安委会一季度召集学习一次,使 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其职责、内容及程序。 第九条:综合应急预案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以提高各专业 队伍的应急处理和指挥能力。 第十条:各车间结合车间实际情况,成立机构定期修订专项预 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预案可有不同的类型,如火灾型、爆炸型、泄 漏型等。预案以车间为单位,也可以“一岗一案”,最好“一岗多案” 来编写或修订,并及时报安环处备案。其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内容应每月学习一次,一季度演习一次,由车间组织学习和演习。 第十一条

5、:厂有关处室车间要按综合应急预案建立救援机构和 专业队伍,并根据人员变化每年或及时调整以防人员空缺,做到组 织措施落实到位。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车间要原则上每年评审 或修订一次,如果工艺或设施、设备、人员发生变化要及时评审或 修订。 第十二条:救援专业队伍分专业,由专业负责部门组织制定专 业预案并定期学习、训练。第十三条:安环处、工会对职工和有关人员定期进行日常救护 知识,正确使用救护器材教育,使之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种防护用品, 熟练掌握各种人工呼吸方法、复苏术,做到能自救或互救。 第十四条:厂部值班、厂调度、车间调度、消防队及医务室建 立 24小时值班和交接班制度,随时听从救援指令,救护器材

6、和消防 器材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第十五条:各车间、处室要把应急救援工作列入安环管理的重要 内容之一,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承包安环工作的同时, 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承包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六条:厂级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厂长和 主管安全的副厂长担任,成员包括生产、技术开发处、安全环保处、 设备能源处、工会、厂办、党务工作部等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并成 立相应的专项评审小组。 第十七条:厂级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职责: 1、定期修订预案的内容,及时组织学习安全职责、工艺规程、事 故案例等相关内容;制定部门学习或演练计划; 2、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的各种资料,如有关的法律法规、同行业 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同行业事故案例、本厂的技术资料等; 3、 在风险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我厂的危 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 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 制依据; 4、 对我厂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加强应急 能力建设。 5、 成员或工艺发生变化时及时修订或评审,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