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5217480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 摘要:技术转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 是沟通高校、科 研机构与企业间技术供需的桥梁。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具有合理的层 次结构和先进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科技成果的转化, 对于我 国技术转移体系构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 借鉴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凭借其保留的大量科技人才和工业 基础, 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迅速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崛起。德国的科 技水平位居世界 前列, 是欧洲最大的技术拥有国和出口国, 其科技产 出能力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根据2007 年德国技术能力报告 中世界市场上的重要专利产出地统计,德 国是

2、每百万人 288 件,美国 是 245 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是 173 件。 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 60%以上集中于企业,高校约占 20%,科研 机构所占不到 20% 。德国的技术能力集中度相当高,国内科技研究和 发展能力 30% 以上集中在西门子、拜耳等 7 家大公司, 这些大型跨 国公司承担着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的重任。随着科技竞 争的日趋激烈和研究开发的难度加大, 德国大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增 多,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德国技术转移市 场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国内的中小企业,德国工业企业中 65%属于创新型企业, 服务业中这一比例

3、也高达 48%,而德国的中小企业占 全部企业数量的 95%,技术创新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生命所在, 自 20 世 纪 90 年代 以来,中小企业开始加大研发的投入, 德国政府出台一系 列科技政策, 积极资助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和 科技型风险基金的发展;强化中小企 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 作。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形 成了结构合理, 服务水平较高的技术转移体系。 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及其主要机构 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 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 事技术创新活动而

4、且也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弗朗霍夫 协会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优势是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 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 量多、科技水平 高, 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 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 术转移服 务, 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 这个 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 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德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有:德国 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协会。三者在定位 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的:德 国技术转移中

5、心是国 家级的公共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供需、专利等的信 息查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并已 在国内和国际上建立庞大的分支系统,其服务内容除了有深层 次的技术咨询、研究开发、人力培训、国际性技术转移外,还涉及企 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服务;弗朗霍夫 协会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 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为德 国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服务。以下是各机构服 务内容 和运作方式的详细介绍。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它分布 在德国各地, 原则上每个 州有一个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

6、各州经济技术和交通部指导下 开展工作, 其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 基金会,另一部分来自工商协会, 即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会费。中心的人 员构成具有较严格的专 业分类和配比,具有较多的高新科技领域的 博士和硕士, 同时聘请领域内权威人士担任科技顾问。 中心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职能包括: 1.技术交易服务。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将企业和技 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 2.咨询服务。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 企业寻求合作伙伴, 支持该地区的技术创新。 3.专利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查询专利信息以及申请专利的咨询,为 企业查询国内

7、外的科技、经济和科研成果等各种数据。上述服务均为面向企业的无偿服务,除此之外, 分中心还担负着本 地区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瞻研究,探索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科研课题, 引导企业和科 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方向,并对在这方面开展科技研发 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各方面帮助,包括从政府部门、科技基金会和欧盟 组织中为企业谋求创新资金资助。同时,组 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 会和展会也是中心的一大职能。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 1971 年,是德国最大的技术转移服 务机构,是不依赖政府的民间机构史太白基金会的子公司。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 史 太白已由一个州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为国际化、 全方位、

8、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其定位于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担当 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平台,从各类 型顾客的需求出发, 致力 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各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工 作的首要目标, 力求向顾客提供高效、灵活、非官僚主义的服务。 史太白具有现代组织结构,总部由理事会、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 在 54 个国家设立了 739 个分中心(其中 2007 年新设立 83 个分中心), 各 分中心独立核算、自由决策。史太白在全球共聘用 1 340 名员工,项 目人员 2 907 名, 各类专家教授 762 名, 收入达 1.09 亿欧元。 史太 白的服务领域及特色: 1.咨询服务。史太白

9、的咨询服务是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 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的做出反应, 找到具体领域的专家予以咨询。咨询的内容和形式分为: 一般咨询。可提供 一定时限的免费服务,通常免费时限为 5 个小时,此免费服务为中心创 造了大量用户, 是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专家咨询。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服务, 专家的咨询收费标准为, 教授 1 500 马克/ 日, 工程师 900 马克/日。 管理咨询。为企业进行形象、产品设计, 总体战略策划和全面质 量管理策划等。 评估和专家报告。对技术项目进行技术、经济、人力资源和风 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 2.研究开发。企业可以就以

10、下内容向史太白寻求服务:新产品、 新工艺和新系统的样机开发、测试、专利申请到生产实施,还有现有 工艺、程序和产 品的工业技术进行优化改进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 心作为研究与企业界之间的中介,有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具有真知灼见 的专家,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的高新技 术, 协助企业完成技术 创新。有的情况下史太白也会针对客户的研发需求,安排客户与研究 院所和工业合伙人的合作,这完成得益于史太白与高校、科研机构的 紧密 联系。 3.国际技术转移。向各分中心顾客提供国内外技术项目信息,构 建跨区域、国界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目前史太白已在 54 个国家设 立了 739 个 分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最重要

11、的作用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使它们能够成功地进入未来有增 长前景的市场, 如亚洲或美国。史太白中心既与金融上可靠的风 险 协作合伙人保持联系, 也与前沿研究和商务机构的国际网络建立联系。 4.人力培训。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管理战略的 培训, 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举办技术或商务课题研讨会;举办信息对话, 通报最新 的关键技术; 对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 提升技术专家和管 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课堂培训,1998 年成立了柏林史太白大学, 宗旨是 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并有较强实 战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特色在于学 术界与工业界之间技术工艺与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移。 弗朗霍夫协会 弗朗霍夫协会

12、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共有员工 12 000 人,年度 预算超过 10 亿欧元。1949 年由德国联邦政府设立, 目前已经成为半 官方半企业的全球性应用科学研究推广机构, 分布在德国 40 多个地 区, 拥 有 58 个研究所。协会不隶属于政府或其他部门, 为独立的法 人团体,具有现代的组织结构, 组织层级由高到低有会员大会、理事会、 执行委员会和高层管理者会 议。协会的科研经费有 70%来自企业 和政府委托项目的收入,30%为政府负担。 协会致力于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开发,为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提 供合同式的科研服务, 通过改进技术能力和生产工艺, 加强其工业伙伴 的竞争力。协 会有以下 8 个

13、研究领域: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微电子、表面技术、光子、制造和材料。所提供的服务有:新产品、新 工艺的研发和引进; 旧有制造技术和生产流 程的改进; 各种形式的与 技术相关的咨询, 包括技术的信息和数据、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 质量和安全评估等。 研究所是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设立于各地的大学之中, 在大 学中选聘各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所长和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所的 研发工作。其 中有 40%员工为高校的在读博士和硕士,学生员工在 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其工作时间长、报酬低, 大大降低了研究所 的人力开支, 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能突破 大学资源的限制, 通过实际课 题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14、 弗朗霍夫与史太白在研发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史太白更多的是 安排企业客户与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或直接将客户的需求委托给 科研机构; 而弗 朗霍夫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 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 来攻克研发课题。所以, 弗朗霍夫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 三、对于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借鉴意义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发展科技中介和技术转移,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转移体系,但从服务科技成果 转化发挥的作 用来看, 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其根本原 因在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我国技 术转移机构

15、大体有以下几类:第一,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由科技部和各地市政府及其科技部 门成立,大多采用会员制组建方式, 以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国际高新 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 第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由发改委、教育部与地方高校或科研 机构联合成立, 以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 整合科技、人力、科研 设施等资源, 推动本单位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 以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 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 第三,并不以技术转移业务为主业的兼营机构。主要为技术产权 交易所,技术的产权交易方式近年来开始在我国兴起, 将技术市场和产 权市场融合在一起, 为科技型初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 供融资市场,

16、并为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市场。 第四,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以上海市为例, 主要有上海研发公共 服务平台、上海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 务中心。 比之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我国技术转移体系机构种类繁多, 但各 机构规模小, 结构松散,彼此间缺乏联系, 难以形成网络化调配能力。 作为沟通科研 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我国技术转移机构与二者的联 系不够紧密, 首先无法融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掘其人力和科研能力, 只是停留于其即有的科研成果,我国虽然 也依托高校设立了国家技 术转移中心, 但此中心目前只担负高校技术成果向社会推介的职能, 无 法真正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承担企业的技术需求课题; 同时,我国广 大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尚未真正了解和熟悉技术市场, 无法很好利用技 术市场来开展技术创新。另外,各机构间虽有合作关系, 互通供需信息,但 只有建立起统一 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效率。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低效现状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其自身,这与我 国的科研体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有关。例如,科研院所依靠国家拨款开 展研发活动, 其 科研成果应当归属国家,科研人员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