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20128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常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发达的经济、先 进的科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领先地位。截至 2008 年末,常 州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322 亿美元,比 2007 年增长约 12.4%。 常州已经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注意力,并日渐成为一块投 资热土。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 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 1985 年就进 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 15 年,到 2008 年末,全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64.28 万,占全市总人口 358.74 万 的 17.91%。其中 8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9.89 万人,占

2、全市 总人口的 2.76%,占老年人总数的 15.39%;90 岁以上老人 1.04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0.29%,占老年人总数的 1.62%; 百岁老人 180 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 76.84 岁。我市人口 再生产从传统型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 必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 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十分重 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 关于对发 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等文件,推进各级老 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心理健康活动,等 等,不

3、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逐2 步提高。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 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 务需求,从 今年 3 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 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 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 比例抽取了 10084 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 2300 人, 新北区 1155 人,天宁区 3218 人,钟楼区 2711 人,戚墅堰区 700 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 49.53%,女性占 50.47%;在年 龄结构上,6

4、0-69 岁的老人占 35.99%,70-79 岁的占 51.74%,80 岁以上的占 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 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 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 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 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 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 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 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 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 错及时纠正,问卷回

5、收率达到 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3 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 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 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 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 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 10084 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 分别占总数的 11.57%和 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 的分别占 29.64%、8.42%、9.51% ,而大学 专科、大

6、学本科以 上的仅占 5.86%和 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 显(见图 1)。 受教育程度(图 1)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以 上4 2. 63%以上的老年人是“ 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 居住的老人分别占 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 同住的占 35.17%,老年人“ 空巢”现象日 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 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 27.60%、3.89%(见图 2),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 于较佳状态

7、。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 87.98%,半 自理的占 10.26%,不能自理的占 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 年人占绝大多数。 身体健康状况(图 2) 一般 健康 有严 重疾病 有慢 性疾病5 4. 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 74.21%,配 偶不在的占 24.26%,没有配偶的为 1.53%。再从老年人子女 的数量来看,有 1 个、2 个、3 个子女的分别占 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 4 个和 5 个及以上子 女的占 12.22%、7.32%,无子女的占 1.33%(见图 3)。目前, 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

8、趋减少趋势,独生 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 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子女数量(图 3) 5. 60 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从被调查的老年人 60 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来看,21.72%是 干部、43.17% 是工人、21.82%是农民、6.88%是科技人员、 2.21%是自由职业者、0.90%是军人、2.97%是无业人员,还 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及以上 无子女6 有 0.33%是其他工作(见图 4)。 60 岁前主要从事工作(图 4) 从事工作 人数 百分比 干部 2190 21.72% 科技人员 694 6.88% 工人 4353 43.17% 农民 220

9、0 21.82% 军人 91 0.90% 自由职业者 223 2.21% 无业人员 300 2.97% 其他 33 0.33% 6. 月经济收入情况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在 500 元以下、500-1000 元、 1000-1500 元的分别占 21.13%、12.88%、36.25%,月收入在 1500-2000 元、2000 元以上的占 18.11%、9.65%,1.98%的老 年人没有经济收入(见图 5)。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经济 收入偏低。7 月收入(图 5) 7. 养老金来源 选择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的有 3050 人,另外 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

10、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况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 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 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 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 查显示,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2.家政服务市场大 没有收入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1500元 1500-2000元 2000元以上8 调查显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 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

11、身边的情况比较多, 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 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 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务与日托服务需求情况 1.目前老年人吃饭的提供方式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20.73%的人认为吃饭是个问题, 79.27%的人认为吃饭不成问题。目前自己做饭的占总数的 85.20%,由子女、钟点工、全职保姆做饭的分别占 10.59%、1.32%、1.01%,到社区助餐点、与他人搭伙、叫快餐 或去饭店吃饭的分别占 0.63%、0.33%、0.11%,其它方式占 0.81%(见图 6)。由此可见,目前老年

12、人自己做饭的占绝大多 数,这与 68.5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 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情况相符合。 老年人吃饭的提供方式(图 6) 吃饭方式 人数 百分比 自己做饭 8591 85.20% 子女做饭 1068 10.59% 全职保姆 102 1.01% 钟点工做饭 133 1.32% 叫快餐或去 饭店 11 0.11%9 社区助餐点 64 0.63% 与他人搭伙 33 0.33% 其他 82 0.81% 2.对社区助餐点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7.8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社 区助餐点,62.1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社区 助餐点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阅读

13、问卷上有关社区助餐点的 介绍后,选择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有 4198 人,占调查总 数的 41.63%,这次参加调查的人数仅占市区老年人总人数 的 5.042%,按调查比例推算,市区共有 8.326 万名老年人乐 意接受助餐服务,这说明助餐点在我市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 老年人助餐点是由政府资助建设,以社区为主导,为社区老 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务的场所(价格 通常在 5-15 元:一顿中餐 5-7 元,一日三餐 10-15 元)。目前, 天宁街道斜桥巷社区、西新桥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天皇堂弄 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等已经有了为老人提供就餐的服务。但从 全市来讲,老年人助餐点的数量还

14、很少。从总体而言,还有 很多老人不愿意选择到助餐点吃饭,究其原因,主要是 87.91%的 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和 85.20%的人平时是自己做饭的,所 以不需要由助餐点提供吃饭。 在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省事方便的10 占 62.04%,因为价廉物美的占 15.20%,其它原因的占 22.76%。 在不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不喜欢的占 23.69%,因为口味不适的占 21.36%,其它原因的占 54.95%。 3.对老人日托所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3.2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日 托所,66.74% 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日托所也 不熟悉。通过阅读问

15、卷上有关日托所的介绍后,选择一定去 日托所的有 405 人,占调查总数的 4.02%,按调查比例推算, 市区共有 8033 名老年人一定去日托所。此外,在被调查对象 中,有 5046 人会考虑去日托所,这说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 的发展空间。日托所,即“老人之家” ,像小孩入托那 样,白天 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 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就餐,日托 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低于养老机构,对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 供护理。由于日托所对于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所 以对于 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 47.

16、66%的人是因为年 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2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 养老机构。 4. 志愿者服务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中发现,18.09%的老人愿意帮助日托11 所做些志愿者服务,48.71%表示偶尔可以做一点,26.03%不 愿意做志愿者服务,7.17%未选择。在宁波市海曙区,有一支 专门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的义工队伍,他们服务的内容 和时间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进行储蓄,等到自己年老时又可 以提取储蓄,享受服务。群众将其称之为“义工银行” 。而我们 的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市开展“ 义工银行” 存在一定的群 众基础。 (四)养老形式调查情况 1. 居家养老是首选 调查显示,80.27%的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是居家养 老,11.56% 选择机构养老,6.34%选择老人日托所,1.83%未 选择(见图 7)。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康复护 理,逐步向精神慰籍领域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主要是 上门进行个案服务,同时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对 老年人进行综合性的集中服务照料。居家养老服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