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19860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人力资本投入 提升工笔画产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经贸大学学生科研立项成果论文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宁晋工笔画产业发展 作者姓名:张恒辉 学院年级:商学院 2010级 指导老师: 马彦丽 结项日期: 2012年3月20日河北经贸大学学生科研立项成果论文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宁晋工笔画产业发展【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宁晋县河渠镇工笔画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认为制约宁晋县工笔画产业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在此基 础上,文章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如何分配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提出 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工笔画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其影响力、知名度,从而进一 步提升宁晋县工笔画产业。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关键

2、词】:人力资本 宁晋县 工笔画 产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事业属性的同时, 正在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以产业的形式出 现将极大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更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笔画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之一。宁晋工笔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起于 战国,兴盛于唐宋。经过千年沉寂之后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复苏,并自成一统 。近年来,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趋势,面对文化产业的浪

3、潮,宁晋工笔 画要长足发展,产业化不可避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众文化 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宁晋工笔画产业化的兴起,一方面使当地工笔画创作走向了市场化道路, 更进一步来讲,这对于活跃当地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河渠镇,乃至 宁晋县知名度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产业化浪潮中,人力资本的欠缺,后备 人才资源不足吧,成为了制约宁晋工笔画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人力资本”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于 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 是在当今后工业

4、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 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 有更高的贡献率。河北经贸大学学生科研立项成果论文 一、宁晋县工笔画产业在人力资本上的主要欠缺点 1. 人才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比例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宁晋工笔画 创作人员中有全国和省、市级书画会员郑增科、徐智勇、刘振波、徐伟波等 200余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创作主体还是以青年农民画家为主,约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6%。且现阶段多数作家还是以临摹为主,原创作家相对 还比较少。这样使得其从产

5、品质量到产品销售上竞争力都大打折扣,工笔画 产品产值也难以提高。这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在知识经济日益凸显 的的社会中,作为知识的载体,人的素质尤为重要。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一种 动态的资本,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把这种动态的资本定义为“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对传统资本的有效填充,并且具有催化、爆炸的作用。从业 人员素质的参差,严重制约了宁晋工笔画产业现有的优势更加有力凸显出来 ,从而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及产品价值的增加,使整个行业的提升受到很 大限制。 2.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产业集聚性不高,管理体制滞后。目前,全县从事 工笔画创作、临摹人员近5000人,其中中央和省、市书画会员200

6、余人,他 们分布在宁晋县河渠镇等10个乡镇的50多个村,汇集工笔画作者5人以上的 画室近200个,从业队伍庞大、人员集中。2010年全县工笔画产业总产值超 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工笔画产值8000多万元。但是,宁晋工笔画的产 业现状可以用“大而散”来形容,目前宁晋工笔画创作还是以“家庭作坊式 ”模式为主,多数画室规模在10人一下。从工笔画创作实际情况来看,因为 其中有很大艺术创作意义,因此“家庭作坊式”创作确实有很大的存在意义 。其主要问题各创作主体之间沟通联系较少,偌大的产业欠缺统一的协调管 理,作为文化产业,从市场主体方面来看,协会治理结构,分配制度,用人制 度等都还没有顺畅地建立起来,

7、由于内部机制不到位,管理运作方面存在很多 问题,规模和效益没有成正比例发展,而市场中自发组建的自由的管理经营模 式,又大多由于先天积弱,人才缺乏、的艰难发展状态,因此更难于形成规模 发展效应和进行结构的优化及资源的配置。 3产品市场的局限,难以形成卖方市场,制约着产品价值的提升。目前 宁晋工笔画除占据京津部分市场外,在其他地区市场规模还很小,且空白市 场很大。市场的定价权取决于自身市场的规模,只有把市场做大,才会提高 对市场的控制力。制约宁晋工笔画市场拓展的重要原因在于专业市场营销人 才的缺乏。现在市场开拓主要依靠的是画家本身参加一些展销会、推介会进 行市场推广,他们既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知识,

8、且这种方式本来作用也有限 。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市场开拓不能成正比跟进,这样导致的结果将是河北经贸大学学生科研立项成果论文 规模扩大而产品总价值不能成正比提升,致使产业效益下降,必然导致工笔 画产业从业人员积极性降低,这将给整个产业带来很大的破坏。 由此可见,宁晋工笔画的发展现状已经表明,传统的产业模式很难适应 如今的市场需求,制约宁晋工笔画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就是人才的短缺,包 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因此,要把产业做大且做强,加大人 力资本的投资迫在眉睫。 二打破制约宁晋县工笔画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工笔画从业人员培训、进修制度,引进聘请知名画家任教指导,提 升从业人员

9、队伍素质。宁晋县现已开设专业的工笔画学校,职业中学也开设了 工笔画班,许多画家也在家开班授徒,这样有利于保证宁晋工笔画不断有新鲜 血液注入。但这样只能保证做大,要想做强,第一,就要与知名美术院校建立 长期合作机制,定期的组织画家参加培训、进修,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再者 高校一般掌握着较为前沿的工艺信息,能够保证宁晋工笔画不致落伍,始终走 在工艺技术的前列。第二,聘请知名画家作为顾问,长期作为技术指导,或者 聘请专家定期赴宁晋指导交流,从而是宁晋工笔画始终走在技术的前沿,站在 产业的高端,把工笔画产业做强。 2. 建立协会管理制度,规划产业管理。管理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 法宝,这对于一个

10、产业来说更是如此。管理出效率。管理工作做得好,把一个 单位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台理性结台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 ,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管理出效益。管理工作做得好 ,人、财、物使用得当,搭配台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 度的经济利益。而这一切,需要的是优秀的管理者。宁晋工笔画产业要想做强 ,必须建立起一个非政府、非个人的第三方管理协会,培养一批专职于管理的 人才,打造出一支有效的统一管理团队,建立协会治理结构,统筹各个创作主 体间的管理与交流联系。另外,还应注意从外引进专业工商管理人才。在这方 面,特别要强调,任用管理者,要坚决杜绝排外思想,坚持任人

11、唯贤,谁有专 业管理知识,谁是人才,谁就应该是管理者。拥有一批强大的管理队伍,建立 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是宁晋工笔画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 3. 培养和吸引优秀营销人员,完善营销战略,并积极在市场空白区招收销售代 理,扩大市场份额。第一,要在从业人员中发掘具有营销天赋的人员,加以专 业培养,并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营销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营销队 伍,进而能够不断制定合理的,具有开拓性的营销计划,创新营销模式,完善河北经贸大学学生科研立项成果论文 工笔画营销战略,从而打赢市场牌。第二,要依托工笔画文化强大的感染力, 积极在国内外市场空白区做大宣传,毕竟宁晋工笔画作为一个地方产业,不具

12、备能力把营销做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招收各地销售代理,是做大市场,扩大 市场份额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段。市场的扩大,是产业做大最大的推动力,也 是产业提升的原动力。 另外,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应注意优化人力资源分配,使得每一 位工作人员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利用,避免大材小用造成的人力浪费或 者小材大用所导致效率低下现象的出现。使每一个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保 证整个产业健康运发展,把宁晋工笔画做大、做强,使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 度。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张文贤人力资本M.四川人民出版社 2 王仲尧文化市场与管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R.2009年9月26日 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5王英涛中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 经济研究,2009。 6 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不均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J.怀柔区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人才状况分析,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