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导学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9017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古代散文(选修)导学案 编制人_姚志成_ 审核人_谢海霞_ 编号_ 使用时间 班级 高二( )班 姓名_ 小组_ 教师评价 _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盛”“乃”等文言实虚词,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文意。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提要钩玄,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 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方法。3.激情投入,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使用说明 】 1.先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的文言现象,再研读完成 导学案。必须完成 2 遍以上的文本阅读:第一遍朗读,勾画标注,扫除读音、断句 障

2、碍;第二遍朗读,搬入注释,重点梳理并解释重点文言现象。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学习过程】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理解文意。请用黑笔勾画课下的注释,将不理解的文言词语 用红笔圈出来。 2.借助古汉语词典 ,解决文中不理解的文言现象。写下自己不能解决的文言 现象和其他困惑。 预习案再读文本深入预习 一、知人论世 1知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 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3、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 53 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 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 “常身 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 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 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 乱,乱箭射死庄宗。100 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 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

4、3关于序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文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它 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赠序是临别 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正字音。 李存勖( ) 盛衰之理( ) 盛以锦囊( ) 及仇雠已灭( ) 契丹( ) 三矢( ) 方其系( )燕父子以组 欤( ) 2疏通文句,将课下注释搬入课文中。 3理解下列重要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 (1)函梁君臣之首( ) (2)负而前驱( ) (3)仓皇东出( ) (4)一夫夜呼( ) (5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 (2)请其矢,盛以锦囊。( )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探究案研读文本深入挖掘 1.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2、参看注释,简述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 3作者认为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 怎样了结论? 4结合全文,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5作者详写庄宗忧劳的史实,却鲜有逸豫的史料,为何有关伶官及庄宗享乐的 史料缺失?无意还是刻意?

6、 【课堂延伸】 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巩固练习】 理解下列字词。 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请其矢,盛以锦囊。( )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与 与尔三矢( ) 求!无乃尔是过与(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归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我的疑问:2014-2015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古代散文(选修)导学案 编制人_姚志成_ 审核人_谢海霞_ 编号_ 使用时间 班级 高二( )班 姓名_ 小组_ 教师评价 _ 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