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63039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期 一、 政治上 总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强化皇权, 实行厂卫特务统治,采用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朝增设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同时暴露出统治阶 级的腐朽,说明封建制度日渐衰落。 1、皇权的加强 (一) 、表现:1、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原因):根本:皇权、相权矛盾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A 吸取元的教训 (2)废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掌六部。 (3) 、影响:(1)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皇帝手操权柄,利于防止权臣专政,

2、巩固统治。 (3)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定,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 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2、明朝设内阁 (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 明中期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最后皇帝“批红”)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3、清朝: (1)承明制,设内阁日常事务。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重要军国大事。凌驾于六部之上,皇权受限制。 4、军机处设立 时间:雍正年间 原因(目的):A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 B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职权:初:参与处理军务。 后:参与处理机要政务。 地位:品级不高,

3、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影响:A 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二) 、结果 1、唐宋以来,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压制。 2、专制皇权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3、导致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2、监察与谏议 (一) 、明清:都察院(中央)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 (二)评价:(1)积极性: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 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腐败、低效现象。 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表现: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

4、的中央行政体制。 (2)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特点: (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反映了社会结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二、 经济上 总述: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 济空前发展,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团体形成,兴起了许多工商业 市镇,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政府的重农 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对外贸易也日渐萎缩,中 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1、土地制度 明清:商品经济繁荣,买卖普遍,私有制进一步

5、发展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高峰 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原因: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的结果封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身份的提高2、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一) 、农业生产发展:1、生产技术水平提高。2、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高。双季稻扩种3、高产作物引进、推广。玉米、蕃薯4、广泛植棉,衣食结构变化 (二) 、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占主导。 (三) 、商业的发展 1、明中叶:广泛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2、明中后期:江南等地涌现工商业市镇。 (四) 、赋役制度变革 1、明中后期:“一条鞭法” 2、清前期:“摊丁入亩”,赋役制度成熟标志,生产关系重大变革 (五) 、综合国力强盛,领先世界 1、突出表现:

6、人口增加。 2、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欧洲(不具备明显优势) 3、城市数量多 4、明中后清前期一半白银流入。 5、是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一) 、产生:1、时间:明中叶 2、地点:江南纺织业 (二) 、含义:1、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2、工场主雇佣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需要生产 (三) (特征)雇佣劳动 (四) 、表现: 1、苏州:劳动力市场 2、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效率高的民营手工工 场。(五) 、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本原因 2、国内市场:官府剥削 农民贫困,购买力

7、极低。 3、明清专制统治(表现及影响) (1)矿禁 (2) “重农抑商”政策 4、明清:“海禁”政策 (1)原因:根本:自然经济 直接:防范“外夷”侵犯,担心东部沿海抗清力量结合威胁统治。 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传统观念影响 西方殖民扩张势力侵扰(2)含义:限制与西方的私人海上贸易 (3)影响:积极:一定程度防范列强侵略,有自卫性。 消极:a 打击中国航海业、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主动权、高额 利润长期被外商垄断。b 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 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c 不能阻挡西方侵略者的侵略。 d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

8、术 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未能脱离萌芽的原因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为本思想 2、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古代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思想 4、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西方对比 中国:封建制度顶峰,君主专制加强,专制制度阻碍自然经济占主导,农耕经济繁荣,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资本主义 关系萌芽未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鄙薄科技,文化专制,愚昧自大,固步自封 西方: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重商主义。争海外市场,掠夺财富,贩卖奴隶,越洋抢滩、海外殖民。资本原始积累重视科

9、技,思想解放 总体:工业文明显现出相对于农耕文明的巨大优势,中西方国力兴衰易位,中 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以致落后挨打 3、商业的发展:明清:新特点 (1)商业市镇。 (2)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3)农产品进入市场。 (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商品化。 (5)广泛用白银。 (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业城市兴起: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4、重农抑商政策 强化:明清 (1)表现:不鼓励、对商人盘剥,控制民间对外贸易(2)影响: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评价:1、封建社会初期(积极性为主) (1)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促

10、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2)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控制流亡人口,利于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发展, 利于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 (3)一定程度上促进手工业、商业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2、封建社会末期(局限性为主) (1)明中后期,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阻碍封建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2)阻碍手工业发展,阻碍产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妨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导致国家贫穷落后,被甩在世界之后。 (3)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5、手工业 钢铁冶炼; 明朝:焦炭流行 棉纺织业:(3)元明: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4)明

11、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制瓷: 明清:与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清 珐琅彩 三种手工业模式见表格。 。 。 。 。三、 思想文化 总述: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但理学仍占主流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 度的日渐衰落,儒家思想遭到批判,君主专制遭到否定,主张个性自由,提倡 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 (一)陆王心学(主观唯心) 1、南宋:陆九渊心学 主张: “心即理也” ,心是万物渊源。 “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2、明朝:王守仁“阳明心学 (1)背景:明中期,理学失去求圣贤学问精神 (2)主张: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社会动荡,用心学更新理学。 核

12、心:“致良知” ,良知就是本心、理,天生具有,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道德自律 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 、积极:1、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气节、品德;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 奋立志;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的积极性格。 (二) 、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 的自然欲求。 (二)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一、背景:(一)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二)政治:新思想孕育,专制腐败政治阻挠。封建制度腐朽,君主专制强化 (三)思想:八股取士阻挠。程朱理学陈腐不化,追求思想解放个性发展 (一)明晚期李贽

13、“异端”思想1、背景: (1)程朱理学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2)商品经济拜金逐利,冲击传统道德观念。 (3)士人冲破儒学束缚,蔑视礼法, 追求个性发展。 思想内容:政治: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不应以 “四书五经”作为唯一的思考标准 批判封建道德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认为人皆有私(2)哲学: “万物皆生于两”。否定 “天理”存在,摇撼“存天理, 灭人欲”理论基础。 (3)主张男女平等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个性解放 3、王夫之 建立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哲学根本问题“理在气中”,万物规律体现在物

14、质世界中。 (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颠覆 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3)伦理学“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4、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没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 (1)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 (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师友”,根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5、顾炎武“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 (1)主张:呼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

15、社会变革, “经世致用” 天下郡国利病书 。 (2)影响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 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 三、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影响 1、对理学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3、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的冲击,有启蒙作用 4、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 5、晚清的民主思想没有动摇封建东芝的理论基础,没促进社会转型。没有促进 资本主义发展 四、地位 没形成主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脆弱专制主义压迫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五、特点: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