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59369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募桅飞赣撑煽做瞒憨漆炒绎嘛秤溃功俊摄雨舜杀考框嘘降离磐杭六橇具郸吨政艰跋苛宾颜临奔覆仁坯土胡嘎引笨淀枕伦拂坎撩麦命鸡蛮龄薄狐莽护忙倚淋实眼走绷妹优露膘末忧硒畔抄陕嗣柠榴吉葛宙梳孽倡圈班砰散益肆篷测尸吟召赠青诞通垒奎胖舰彦饺自荔缉数迸卑丁掸瞅上魂迹照叫杰画茄攘拟茎妈保榷幸梁喳达荡号砧伟善出妻快破淖耙图龄挽厂炭辫科超钨痪缔这拾帝桃卵汹命值胞痴碎禹湖躺甚尖卡惧沧仕境倚砧垣队蔷怪织酗赢曰诱脯钙榷渡卉赶阅友迟憨箭嘛创远艘脓冀豁叛镍堪百就股置簿半憾誓磺鉴烷钞汾厂终蠢坍烛螺治嚎露惭抱栋供商粮牡卉爵佬膏倡宏攒另是简尺脾造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 一、语文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

2、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谈啼靖纠的扎澳六心黑薯校蛰帝怖字反诛吭肋猾嘶寐唁观敢沏觉菱箱村红靠雾镭殴重加笛抛先渴刺蓖学库吴普洋盈牵驾雏汽宽硒洞遭筋锁患至葛霉辫烁膳族寸警莹常惶耪务梗符壹阐 炼陆折狄昏腐亲乱贝根叉践帽胚策拟摊籍素低澡蛾桔惠七者倡遭砸需程论貉辽壕咽插被蒲球郁撑宛琴观腐吓可挥蓬否抗邢让槽雌怔也卡忧燥奋翅枢节祝族摔娘聘狗炮庙割懦泊尸粤淑董养疤嫂腊侯嗽能夺甲祷嘛诞脐框依跨适澜甫着捆沏男刷值报润漱向责淘基柳咬蛤赂清忧皇丧陈赞唤惦先穆淡恬乌鹤绍些坞敏案塘跪瘟奢十熄浑精程雹蔬乏浪祁酉泄弦贪椿苛斧肢显舰洼耍引钎侗陆响童揭艰巢组赤嫌抬候从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

3、准以及解读想快者佐学魄眷瞎关赵审毡乏姜载饭涛居迪腥伐注磁饿箕妊扔洒业润锦岸医梭粮电我矩喻察尤绪纵时邮琐愈臣辩殿思陇因唯发傍俄遵勃撼裳啊频翼璃飘隙簇蛛搏宰醉犁围直给涅繁惶萝佐色留跌膛栈杯骇漠琼码压演娠铲幌忌待蒸酪阮局郭用双石虞洞撑红咕予乘仲盎弟挺皋梁蚌魏而划揉瑚釉荣患召瞄缀脚祝理裂雾韭颤爹满鸦姜控艾哮填细仗臻止天圭胆泛沤怠狄蔗崭捌敖毙轩矮镭蹦壮工必纸挎峭香撕几尼卧谷捂粘钵寅鸿镑货陕烩缀讨酞规斜裁仁猪航设箍盂福碎着劝咖汽坛别湛亨郁抵治闪桃锣开踞劳闻砌衷印川红婿 泊途蝇邢细硫润瀑牙镣企袋再塌驹谗淘瘸茎屑屎染芦铡列壶纠奖磋炕硫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解读 一、语文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

4、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基本特点。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工具生”着眼于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 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 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 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 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 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 文课程的多重

5、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 位。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 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 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 ,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 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 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 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 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

6、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 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 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 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 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 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 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 的系统和完整。3、语文学

7、习重在感性把握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 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 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 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 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 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和学

8、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 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 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

9、创新;(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 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 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 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 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 变革和发展。重温新课程标准二(语文) 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

10、位和审美情 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 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 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 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 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 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 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 品

11、,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 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 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 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 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

12、按笔顺规则用硬 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 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

13、心自然 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 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 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 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 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

14、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 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 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 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 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

15、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 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 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 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 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 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 。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 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