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36964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律教育警示录(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 学 生 自 律 教 育 警 示 录 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 2005年 8月编 委 王荣庆、马少华、王永芳、林 毅、 董巍峰、韩晓庆、郝志磊校 训 致远至恒 务学悟真【前言】 谦恭勤谨 ,自律致 远 寄语青年学子自律成才 春华,秋实,蝉 鸣,雪 飘,一年四季在周而 复始地交替着,冬去,春来,你们也在寒暑假中 走过校园中的一年又一年,这条路上,你们渐渐 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懂得了 许多道理。在那青春 薄薄的书页里,凝聚着无数年 轻生命的黄金岁 月,把人生最绚丽的经历,全都凝聚进这一季多 彩的生活里。 青春的梦是彩色的,年轻的心是盛满自由 的,在青春里驰骋着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已 经长大,渴望

2、自由与独立,讨厌大人无休无止的 唠叨。但是,遇到了挫折也许还是受不了,孤独 时也许依然期盼着父母的庇护,其实你们还没 有真正长大。如果将你们的生活比喻成大海,那 么青春就是承载你们前行的船, 驾着青春的船在漫无边际的生活的海洋里永不停息地前进的 时候,自律就是那高扬 的风帆,让你清醒的掌控 前进的方向,理智地应对风雨, 驶向鲜花盛开的 彼岸,让人生放射出光芒。 时下,自我的流行,正像彰显个性的青春一 样,衣袂飘扬 、意气 风发 ,成了 这个时代一种 让 人难以忘怀的校园印象。于是,谦恭自律慢慢成 了一种日渐稀缺的人生表情。然而,作为一名高 校大学生,在校园里,自己的言行对身边人、身 边事的影响

3、已是不能低估;将来成为直接服务 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化建设者,更要 求具备完善的内涵修养。 为了刻录下青春的片段, 为了在浩瀚大海 中把暗礁一一标注以作警示,学校编辑了这本 册子,一方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 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希望你们这群兼骄子与理想不足的学子,能从点滴起步,从现在做起,以 实际 行动,保自律 之格,谦恭勤谨地让自己的誓言永远不褪色,成 长成为一名内强素质、外立形象的 优秀大学生。 编者 2005年 8月I 目 录 【前言】(代序) 谦恭勤谨,自律致远寄语青年学子自律成才1 自律警示 法

4、制建设篇 用理智观照生活,以法纪绳规自我 四则恶性学生过错案例1 诚而无诈,明礼何欺 学生敲诈案例一则8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几则校园盗窃案例10 涵养理智,莫让美好的青春蒙受冲动的惩罚 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16 校园秩序篇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 扰乱公共秩序案例两则23 方圆以规矩成,成才以自律先II 三则因缺乏自律而致违纪案例25 公共文明篇 校园圣土,何以酒气冲天 学生酗酒案例警示29 知错当改情理宜,怙恶不悛文明丧 一则知错犯错冲撞管理人员的案例32 理智审慎,交往得体 两则因校园恋情引发不良后果的案例34 社会形象不容疏,真诚守信要遵约 学生就业违纪案例一则38 注重个人形象,维

5、护社会声誉 校外住宿违纪案例一则40 教学管理篇 尊师重教,授业感恩 学生冲撞教师案例两则44 踏实稳健,诚信上进,让作弊远离考场 考试作弊违纪案例两则47 集垒土以筑高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III 学生旷课案例两则50 宿舍生活篇 赶走饶幸心理,杜绝安全隐患,把 违章电器请出宿 舍 几则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的案例53 轻声漫步,稍安勿“ 噪” 四则宿舍区喧闹案例56 遵章守纪,按时作息,莫作“风雪夜归人” 两则学生晚归案例60 经营自我,自重乃大,异性宿舍前请止步 违规出入异性宿舍案例两则63 倡导高雅文化,建设文明宿舍 几则宿舍赌博案例的警示66 自律勤谨以自强 致全校学生的倡议书69 后记

6、年少得路图自强73 附一: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自律修身基本内IV 容76 附二: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自律修身指导方 法771 自律警示法制建设篇 用理智 观照生活,以法 纪绳规自我 四则恶性学生过错案例 案例一: 孙某,男,XX系00级学生;熊某,男,XX系98 级学生;吴某,男,XX系00级学生。2002年1月16 日,因校外店面接租事宜,孙、熊、吴三人到学校XX 系00级学生戴某的宿舍,洽谈期间双方发生纠纷,而 后发生打架。孙用工艺收藏刀(带刀鞘)砸戴的头部, 熊用二节棍打戴的手臂,吴也动手打了戴,致使戴某 头部、手臂等多处受伤。行为恶劣,在同学中产生了 消极的影响。学校分别给予了孙、熊、吴勒

7、令退学、 留校察看、严重警告的处分。 案例二:2 马某,男,XX系00级学生。2004年6月27日下 午,马某酒后在本市虎丘区横塘镇梅湾村朱墩村70号 租住房,采用殴打、卡脖子及威胁手段,强行对同校 一名女生实施奸淫。经受害人指证,苏州市虎丘人民 法院于2004年9月对本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在庭审 过程中以及有关证据面前,马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强 奸犯罪不持异议。最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相关规定,被告人马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学校根 据苏州科技学院学生行政处分条例的规定,对马 某开除了学籍。 案例三: 姚某,男,XX院2003级学生。2005年4月12日 下午,姚在与另一同学讨论网络游戏时意

8、见相左,继 而相约打赌后发生激烈争执,姚随手抓起桌上的水果 刀,两次刺向对方手臂,致使对方负伤流血。行为恶 劣、影响极坏。为严肃校纪,根据苏州科技学院学 生行政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学校对姚某予以了留校 察看处分。3 案例四: 蒋某,男,XX院2001级学生。2003年8月26日 晚,蒋某因故与同学发生口角,在争执中,蒋随手抄 起地上的铁棍,将对方头部打伤。 事后,蒋某主动向学校保卫部门投案,并赔偿了 受伤同学的直接损失。根据苏州科技学院学生行政 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学校给予了蒋同学记过处分。 案例五: 陈某,男,XX系2002级学生;史某,男,XX院 2003级学生;张某,男,XX系2003级学生

9、;童某, 男,XX院2003级学生。2004年3月4日,史、张、 童等三人在宿舍内玩纸牌游戏(争上游)赌博,在结 算时发生争执,产生矛盾。4月8 日,陈某携水果刀 带校外人员从另一校区赶往“调解”。史某出面请双 方在饭店喝酒,期间双方又发生争执,幸被当时在场 的其他同学及闻讯赶来的老师及时制止,才未酿成事 端。事后,陈某又因醉酒被送到木渎医院抢救。4 上述同学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在同学中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根 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十八条之 规定,学校对陈某给予了记过处分;根据苏州科技 学院学生行政处分条例第三条第14款之规定,给予 了史、张、童三位

10、同学警告处分。 案例六: 赵某,男,XX院2004级学生。2005年3月14日 晚,赵某在宿舍与同学玩扑克时自感受到对家奚落、 指责,遂产生报复心理。当晚十点左右,赵某指使他 人将对方从宿舍喊出后,便用拳头击打对方嘴角,致 使对方轻度外伤。行为恶劣,影响消极。学校对其予 以了记过处分。 【案例观察】: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高智商、 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5 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 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和重视。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差,心理脆弱,

11、 无法应对挫折几个方面。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 女,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 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一时无法抑 制心中的冲动,便酿成了错误。“这是出于一种犯罪 变态心理”,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光中教授,在听说 了几起大学生犯罪事件后如此说到。他指出,随着时 代的发展,社会思想的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观念也 大大不同于从前。“他们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颓废、自私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以此为 起点开始走向犯罪。” 而据前两年对全国17.6万名 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 20.23,可以说心理迷乱,情绪不稳已成为青年学生 典型的心理疾病,也是

12、当代大学生失足的一大诱因。 在相关研究中,有人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不懂法6 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犯罪的大学生大多对法 律条文的规定有大致的了解,有的甚至攻读法律专业。 曾有人做过调查,在犯罪大学生中,有的学生明明晓 得那样做是违法的,但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比较 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心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 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 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 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 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 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13、。 大学生犯罪后受到相应的处罚,作用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罚款或者监禁等处罚大大减少和 控制了犯罪大学生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对 其他的大学生也起到了一定警示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但对于这一办法的实施和效果,在操作层面上仍无法 予以确切的把握。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7 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 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 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 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 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 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4、。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 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 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 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要采取 多种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 律意识。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 教育,要从学生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 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 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更要强化法制教育, 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 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 己的权利,帮助他们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同

15、违8 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积极斗争的思想意 识。 诚而无诈,明礼何欺 学生敲诈案例一则 案例: 张某,男,龚某,男,吴某,男,三人均系 院00级学生。2001年9月30日至2001年10月22 日期间,3人协助社会无业人员郭某在我院发展社会 团伙,以过生日为由,用恐吓敲诈、非法滞留等违法 手段勒索其他同学钱物。这三位同学严重违反了校规 校纪,干扰我院教学秩序,在学生中形成了极坏的影 响。最后,学校对张某予以开除学籍,对龚、吴给予 了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 【案例观察】: 这些实施敲诈的人原本也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9 缘何就成了社会的“荆棘”了呢?有人曾经这样形容 这些人:“这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高危群体”,他们 的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和是非曲直的识别能力, 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低下、法制观念单薄。这种敲诈 对双方都有影响!被敲诈者的学生被敲诈后怕家长、 老师批评,或者怕被同学和朋友看不起,一般都不会 主动讲起这些事。这一方面对他自身的发展不利,也 会助长敲诈者的嚣张气焰。对被敲诈的一方来说,这 是一种痛,一种给家庭、亲人带来的痛。对此,有专 家呼吁应该防范做在前头,千万不要让家长的痛演化 为社会的痛。 那么校园敲诈案,应该如何来进行有效的防范和 化解呢? 我们看看相关法规对此是作何规定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治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