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130398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年鉴赏诗歌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 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 评价。 一、总结评价的思路方法 (一) 例1.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高考重庆卷) 新 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

2、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这两首诗虽是同时代人所写,但写作对象不同,在诗中表现有情感也就不一样, 前者描写的是春雷, “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 的是“落花” , “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例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 燕京,绝食而死。 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 ,诗人抗元失败,

3、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 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 (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 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总结】借助意象挖掘思想内容。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 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

4、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问题】请分析概括本诗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这首诗通过写寻袁拾遗不遇、袁被远地流放之事,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深深挂念, 流露出对才子被流放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解析】这是一首叙事的诗。写自己到洛阳去寻访“才子”袁拾遗不遇,原来他被流放到 江岭去了。我们从才子”和“流人”的对比中可推知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从三、 四句我们还可以体味出作者的另一层感情来:作者深深挂念着被远地流放的袁拾遗。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 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总结】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

5、);通过所写的内容,揣摩诗人抒发的感情, 阐发的观点态度,表现的人生志趣(或感情、道理、情趣)。 (三)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问题】 1、首联描绘了怎样一番场景?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绘了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相看无言的场景 。 2、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徐徐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 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总结】问题的答案的突破口其实都隐藏在题目中,标题往往简述了作诗的源起,事由等,因 此标

6、题不可小觑。 (四)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2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 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 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 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蛾眉曾有人 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

7、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问题】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 “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 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 “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答案】主和派(佞臣小人)没有好下场(意思对即可) “愁”指抗金愿望不能实现的愁闷情绪。 “闲愁最苦”表现了他满怀抗金热情却得不到任 用,空闲之愁最使他苦闷惆怅。 【总结】联系背景,知人论世;借助注释,寻找切入点。注意典故的引导作用。 (五)了解诗歌的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 1儿女情长 写这类内容的诗多为爱情诗、闺怨诗,诗人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追 求,或倾泻对负心者的

8、不满,或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等。如静女 、 氓 、 孔雀东南飞 。 评价这类诗的内容,首先要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褒扬的,还是消极的、 贬斥的;其次要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入手,通过不同人物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去把握诗歌表达的 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和表达技巧来分析诗歌内容。 2建功立业 (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 ,陆游书愤里的“早岁那知世事艰”等。 (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种内容多在怀古诗词中表现。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中,借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失地、为国立功,但又无人问津的悲愤。苏轼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9、通过怀古,寄托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流露宦途失意之情。 (3)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通过战斗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 家卫国、奋起抗敌的英雄气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描写戍边将士平定边患 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 这类诗内容多为边塞诗或怀古诗。 边塞诗尽管内容异彩纷呈,但都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分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 主旨。同时应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盛唐时期,边塞诗大多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 唐时期,国势渐衰,诗中悲壮惋伤渐增;到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之中苟且偷安,诗歌多抒 发悲愤、哀痛之情。请注意出现一下字眼常常是边塞战争诗歌: 金河、玉(门)关、

10、青冢、轮台、龟兹、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疆场、沙场、 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吐谷浑、胡笳、李广 (飞将军) 、龙城、烽火 咏史怀古诗往往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或 者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3离愁别绪 写这类题材的多为惜别、送别诗。有的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如柳永雨霖铃描写了长 亭送别的情景,表达了离人对情人的离情别绪无限留恋;有的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 ;有的是陈述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赏析这类诗,首先要注意人 物的主客关

11、系,弄清楚究竟谁送谁;其次要注意送别环境,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 4归隐自然 这类题材的多为山水田园诗或写景抒情诗。评析其内容,首先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领会诗人写景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注意其表达技巧,因为丰富的内容、闲适的心情的表 达总得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来实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明月” 、 “松” 、 “清泉” 、 “石” 、 “竹” 、 “浣女” 、 “莲” 、 “渔舟”等意象的描写,勾画出一幅清新恬淡、安静明净的世外桃源式 的秋居图,末句“王孙自可留”的“留”字暗隐了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泉水” 、 “青松” 、 “翠竹” 、 “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诗歌

12、情景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 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歌为表达这一内容,运用了动静结 合、实虚相生、烘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意境更加深远。 例1 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1、 “五千貂锦丧胡尘”什么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案】1、借代的手法,用貂锦借代精锐部队。 2、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 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丈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

13、对比的艺术效果。 3、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 无限同情和对残酷战争的谴责。 例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问题】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戍鼓”、 “未休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出长不达”) (2)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点拨】一首诗歌的感情有时不是单一的,往

14、往是复杂的,因此我们要通观全诗,综合分析再 做出回答。 总结“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专题的做题方法 学会审题问什么,答什么。 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点题、作者、背景、注释、重要句子。 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 二、根据例题总结答题格式 (一)评价内容主旨 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变式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趣)?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例1(20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

15、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上片 写景,把所写之景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即可。下片抒情,能概括出送别意即可。在解题时注 意归纳概括,语言简洁。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例2(2006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问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 “表现手法”的内涵很广,既可以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又可以指 表达技 巧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象征对比等;这就需要细读原诗,仔细推敲作者为表达主旨 而采用的艺术手法。【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 桥不复回” 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 、 “风波”象征意义,从 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总结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确定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 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边塞征戍诗、思乡怀人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