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127798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音乐史 名词解释(二) 44.法国喜歌剧: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到巴黎去演出,引起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 之争” ,反方坚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一方热情赞颂意大利喜歌剧的改革。 45.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 交响曲。前古典时期与巴罗克时期一样,管弦乐队的乐器配置并不固定,到18世纪 6080年代海顿的乐队也不到30人,但突出的进展在于管乐已成乐队的必备乐器。由 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依旧是主要乐器声部,羽管键琴弹奏通奏低音 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减弱直至取消。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 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

2、也纳的作曲家。 46.曼海姆乐派:斯塔米茨的特点:管弦乐队造成音色多变的声浪并给人以流动音响的快 感,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控制力度的能力以及突强的运用,插入一个小步舞曲乐章, 逐步完善乐队编制。北德乐派如CPE巴赫他们都为交响曲发展作出了贡献。 47.海顿交响曲创作:海顿的108部交响曲中,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将交响曲 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确定下来:一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二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最慢的部分,常用奏鸣曲式或用主题 与变奏形式;(第三乐章也是比较常用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 ,四乐章:快板或急板, 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

3、式。第一乐章开始都有一个“慢板的引子”与 随后的快板主题互相对置,海顿奏鸣曲式的连接与展开部分规模增大,体现出奏鸣曲 式的乐思发展原则,以小动机作为核心推动音乐向前发展。第二乐章速度缓慢,旋律 朴素动人,富于歌唱性。第三乐章海顿的小步舞曲不在是宫廷式而是构思新颖,风格 质朴甚至粗犷,渗透着民间音乐的印象。末乐章他使用偶数节拍来代替三拍舞曲,以 内容含量更大的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替代一般舞曲性的简单结构,如军队交响 曲 伦敦交响曲 。弦乐四重奏各时期四重奏的风格与同期的交响曲发展轨迹近似, 佳作更多在中晚期作品中,同样以4个乐章结构,有时用谐谑曲替代小步舞,奏鸣曲 式得到进一部确定和充实音乐展

4、开的手法更加突出,四重奏的各个声部作为彼此“交 谈”的平等角色更为匀称协调如云雀 皇帝 。总的他的音乐里充溢着健康、质朴、 幽默、轻松的情趣。音乐风格与奥地利维也纳城市和民间音乐紧密相连,清新明快的 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合理匀称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处理,以及从力度对比的 出人意料到不规律的节奏等。 48.莫扎特:歌剧创作: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一生创作20多部作品, 费加罗的婚姻 唐璜 女人心 。莫扎特的格局很好的表现了剧中人物的鲜明性格, 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或交错的关系。重唱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 以重唱刻画了不同角色的性格,而且赋予重唱以表达戏剧冲突的的

5、重任。 魔笛以德 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综合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这部歌剧的多样风格里, 既有优美而深情的歌唱,又始终贯穿着生动幽默的情趣和气氛。夜后的花腔、萨拉斯 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盖诺的排箫和歌声都是莫扎特留给人类的 宝贵财富。歌剧的基本情调和气氛在叙曲中得以体现。49.器乐创作:协奏曲是主要创作体裁,尤其是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 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三个乐章结构:快慢快的速度,一乐章奏鸣曲式“双呈示部” , 有华彩乐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 歌调。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速度更快,情绪更热烈。最后

6、三部交 响曲和海顿90年代“伦敦”交响曲相比,风格甚至更加超前。 第40交响曲由于它 情感的戏剧性而被称为“浪漫交响曲” ;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直接进入快板主题;二乐 章仍是奏鸣曲式,总的气氛典雅优美平和;三乐章是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去除小步 舞的贵族气。从这部代表性作品可以感受到莫扎特的器乐风格,旋律极富歌唱性,乐 队对乐器音色的把握与新奇的变化令人赞叹,这和他的声乐风格不可分割,也与维也 纳市民音乐及意大利音乐有着联系。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纯 真音乐的理想;海顿一起,建立并完善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将这些体裁形式所能承 载的内容含量与精妙的表述结合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50.

7、贝多芬: 交响曲:九部交响曲分别属于不同的创作时期,集中体现出他的创作特征及风格衍变 的脉络。有音乐家将其分类:英雄性、戏剧性(3、6、9交响曲) ;生活风俗性和抒情 性(1、4、8) ;群众性、舞蹈性(7) ;综合性(2) ;融自然和哲理于一体(6) 。按创 作时期划分,第一、第二交响曲属于维也纳的早期创作。从第二交响曲开始采用 的“谐谑曲”风格, 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恢弘气势规模 大。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是交响曲的核心,不仅逐渐生成乐章的各个部分,而且渗透在 整部交响套曲各乐章的主题音调中。 “展开部”极具个性的部分,篇幅与主题大大扩展。 第二乐章法国大革命时期非常流行的

8、体裁“葬礼进行曲”创新,开创了用交响曲反映 社会重大题材的先例。第三乐章采用谐谑曲,速度极快,突然的力度变化和切分重音 的意外处理,法国大革命反封建,所以不用小步舞曲,摆脱宫廷味的表现。第四乐章 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对他生活时代的热烈回应。通常被称为 “命运”的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里最集中精炼的佳作,不仅使动机及其发展 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各个乐章之间的内在关系更为紧密。 第六交响曲加了 标题,但他强调这部“田园”交响曲写情多于写景。他对“标题音乐”的宽泛理解影 响了后来的柏辽兹和李斯特。 第九交响曲在交响曲的末乐章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 乐音响之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

9、作欢乐颂为歌词,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 术能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这部交响曲的博大精深是无与伦比的,不仅包含贝多芬个 人人生的体验和总结,也深藏着作曲家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切,对上帝、宇宙、自然 和人世的思考与憧憬。 钢琴作品: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是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由于他的庄 严豪迈和富裕英雄性格的宏大气势,后人们称它为“皇帝协奏曲” 。早期创作的前10 首奏鸣曲更接近海顿、莫扎特的风格,第8首“悲怆”更有主题的 对比力度及戏剧性 的发展,调性转换的大胆,乐章间材料的联系和呼应,内心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 期的作品有月光 黎明 热情 。最后6首奏鸣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晚期作品的特

10、征,此时的创作更关注以音乐表达最内在的自我,自由地驾驭音乐的形式结构,奏鸣 曲的乐章数目不等,非常重视运用复调对位的手法,故意模糊并削弱乐章或段落间的 明显分界。对贝多芬来说,创作音乐是要通过表述自己的情感意欲来完成崇高的使命, 选择的形式及手段要服从这个主要目的。 歌剧:费德里奥 ,庄严弥撒。 历史意义: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对奏鸣+交响套曲结构形式的发展和创新上。将奏鸣曲式广泛运用于自己的各种体裁与套曲的各个乐章中,将它的篇幅和内涵极大地扩 充使各部分的独立性与对比性加强,将展开部作为动力性发展最集中、最强烈的部分, 动机的作用真正得到了发挥,乐章间形成了既对比并置又彼此关联的辩证关系,使

11、整 个套曲达到高度的完美和统一。 具体表现手段:旋律质朴而含蓄深情,建立在和弦音上的线条严整粗犷,动机式旋律, 柔板旋律,节奏鲜明,特性节奏,切分式节奏,和声调性不协和、不稳定,转换的频 繁与范围的扩大,管弦乐队的配置上,重视铜管和打击乐器的作用,历尽苦难,达到 欢乐,集古典大成开浪漫先河。 57.浪漫主义:19世纪前后(17901910)的西方音乐历史。它的兴盛与法国大革命后的 欧洲社会与文化情境有密切联系。在19世纪里掀起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推动 了音乐民族主义潮流。它强调对主观情感,尤其对爱情这个情感的表述中,抒情性特征 十分明显。同时,获得公众的理解也是作曲家的追求。所采用的形式

12、载体也是为了与标 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灵活的体裁。这一时期的贡献:在 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的特征、 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对和声语言的不断探索突破,对管弦乐队丰富音响的 开掘发挥。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对钢琴音乐的创作情有独钟。 58.浪漫主义时期的特征:a.幻想性b.个性c.抒情性(核心)d.民族性e.综合性。 59.韦伯:歌剧魔弹射手:韦伯代表作。1821年首演,标志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诞生。 它的体裁来自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这种超自然的神怪力量与人善良、爱情之间的斗争, 是德国浪漫主义所迷恋的典型主题。运用了多方面的

13、手段来突出民族性和浪漫特征:布景、 服装、音乐充满生活情调,营造出浪漫主义的虚幻色彩。另一个突出的是它的序曲,具有 浓烈浪漫主义色彩,并将奏鸣曲式结构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手法。 钢琴曲:邀舞 ,用文字来描速音乐的细节。 60.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600多首艺术歌曲中:1.歌词选自浪漫诗人的诗,还有无名 诗人的词,内容广泛,细琢磨语词,寻找最佳形式载体以表现其情感含义。2.歌曲形式 分三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声乐套曲。分节歌,奥地利民歌最普遍的形式, 同一旋律唱多段歌词,如野玫瑰 。变化分节歌, 鳟鱼 小夜曲 圣母颂 菩提 树 ,个别曲调随歌词而有变化。通体歌,指

14、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 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最典型的魔王 。声乐套曲, 冬之旅 美丽的磨坊 姑娘 。歌集:天鹅之歌 。3.表现手段:旋律像民歌般简单朴素,像诗词的朗诵,散 发着亲切单纯的气息,容易激动忧郁感伤;和声实用大小调间、主调和上下三级调间的 转换对置;钢琴伴奏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烘托情境和气氛,与声乐融合成一个完美的 整体。钢琴小品:与音乐的情感性、个体性表现吻合。特性小曲:一些曲子定名为即兴曲或音乐瞬间是出版商的主意。特点:强调无准备的、 突然而来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曲结构不同,简单自由,旋律如歌。肖邦李斯特舒曼等 的同类作品都受到他的影响。交响曲:写了9部交响

15、乐。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一样只有两个乐章,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紧张不安,副部主体具有舒伯特特有的宽广悠长的旋律性质。室内乐:钢琴五重奏鳟鱼 ,四重奏死神和少女 ,都因用了熟悉的歌曲而得名。61.门德尔松生平要事:为纪念巴赫马太受难曲创作百年,1892年他组织柏林歌唱学 园排练并演出这部巨作;1843年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建立实现了他的宿愿,他积极参与 筹建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的工作并任教于此。 交响曲:最著名:意大利交响曲 , 苏格兰交响曲 。按传统四个乐章结构,但戏剧 性交响曲已演化为宏大的风俗画卷。 标题性序曲:浪漫风格的标题性序曲是门德尔松最富创造性的体裁。这种体裁与舞台 艺术无关。也叫音乐会序曲

16、或管弦乐序曲。是专门为独立演奏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 典形式和浪漫风格。保留了单乐章的奏鸣曲式,说明了古典;又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 大自然景色的描绘性相连,说明了浪漫。如序曲仲夏夜之梦和赫布里德 。 无言歌:是对钢琴小品的补充。他一生创作了8卷48首,犹如他的音乐日记或音乐素 描,形式简单朴素,抒发了喜怒哀乐、对人和事的印象。都是诗情画意的钢琴小品。 如春之歌 猎歌 。 62.舒曼: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想通过报刊的音 乐评论进一步论证这种感情为艺术之魂的观念和主张。 钢琴作品:由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及歌曲,体现其独创性风格。如蝴蝶 , 狂 欢节 。特点: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述内心细腻情感的特征,是通过特性的旋律、多变的 节奏、复杂的织体而达到的。 声乐作品:艺术歌曲突出地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与风格,他精心选择诗作并深刻理 解其内容,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的歌曲意境塑造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