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的认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24708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课改的认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关于新课改的认识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程:注重知识传授-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改变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注重书本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主动参与、探究、动手、 交流、合作改变课程功能:强调选拔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 教学的功能改变课程设置:集中、统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核心理念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

2、(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三、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建构者 2、具有反思意识,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 育者. 3、树立资源意识,“个体劳动者“-“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 源. 4、教学的管理者-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5、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6、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7、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8、在对待教学上,

3、强调帮助,引导学生.2 9、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10、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 11、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 的探究者. 1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 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 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四、新课程与学生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5、新课程与教学1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环境、合理引导、改革教学 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

5、习3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 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 (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4)行为实践 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七、教师需要转变的八个观念 观念:即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观念,是一种看 不见摸不着却时时能够感受到的东西。因此,人们的思想意识即观 念决定着人

6、们的行动。 1.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塑造 人,以人为本。“教育就是把人变成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一定的层面上来说,教师的育人比 教书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 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 2.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自己教了多少,上得如何,这种“满 堂灌”的方法是最落后、最省力但也是最不负责的教法。 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4 注意是“实现”而

7、不是“体现”。老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老师懂 并不代表学生就会。现代教学认为:并非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 生学了、学生感悟了、才能发展。教师讲得再好也是自己在表演, 有时还出现“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头 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的怪现象。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教” 是为了“不复需教”。叶圣陶讲“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 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行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 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 源广开,能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教师“教”的最高层次不 是教会,教懂,而是会学,教会学生终身做人的道理和受益的学习 方法。请大家想

8、一想,为什么叫“学校”,不叫“教校”,是“学 堂”,而不是“教堂”?据联合国科教文学生生存中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3.教师要转变课堂上角色 教师在讲台上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对学生终身产生影响。正 如“一支粉笔绘华厦,三尺讲台有雷声”。小小讲台,能展示古今 中外,能讲出五洲风雨,能讲出千军万马。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 然而教师在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不要忘了学生。教师应是导演, 应组织学生演好“戏”,排好“节目”。教师应是教练,要让学生 充分展示自己,指导他们如何跑、如何打、如何赛!不仅战术,思 想上也负责。有了骄气要批评,缺乏斗志要鼓励。教师应是学

9、生学 习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5 地利用课堂资源,千方百计地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教学情景,营造 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动手做、动 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脑思、动手写、独立地投入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的主宰。教与学要互相沟通、互相对话、师 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实施多向信息传递。 4.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 教师要正确看待今日的学生。当今的学生:智慧、聪明、早熟、接 受快、信息广、起点高,今非昔比。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 要以人为本。师生应是教学合作的伙伴,师生应

10、一块儿学习,一块 儿研究,共同切磋,教学相长。共同度过中学美好的时光。对学生, 争取做人做学问都突飞猛进,对教师则事业有成,桃李满天下。师 生应是朋友、同志。学校本身是一种服务行业,在为社会、为家长、 为下一代、为祖国的强盛服务。教师的微笑致关重要,微笑是教师 一种高修养,是一种高境界,是对自己工作感到满意,对自己课有 必胜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感到称心的表现。 5.教师要把“失败为成功之母”转变为“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在教育上要转变。老是失败,会让学生 丧失自信。 批评过多,讽刺挖苦,不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力。鼓励、表扬会给 学生插上翅膀,扬起风帆。“数子十过,不如赞其一功”

11、。不要光 找学生缺点。心理学认为:当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6 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而且能良性循环。 6.教师要转变职业理想观念 教师不能只当教书匠,要作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教师应把专家型、 研究型教师当作自己奋斗目标。教师职业本身特点:明显的辛苦性, 复杂性,操心多,责任大。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精神境界,不可能发 财。“想发财,你别来”。“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 永久的痕迹”,“人要有一种精神”。要当专家型、学者型教 师就不能急功近利,不得浮燥,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勤奋学习, 辛勤耕耘,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辈子兢兢 业业,为自己的信仰

12、而追求,争取实现先念书,后教书,到最后写 书,这样每一个教师所羡慕的美好愿望。 7.教师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师持续长时间高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调节。教师需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需要总结、反思、充电。需要安排好个人生活,好以利 再战。学生的学习也要讲究效率。学习需在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中 进行。从学到体验到悟有一个过程。不能指望开几个夜车就能有什 么创造发明。教育有其内部规律。从人的生长史看,人一生下来总 是先躺着,再学会翻身,再学会坐。再学会爬,然后走、跑,而学 会说话更晚,一步也不能少。教学也是这样。“教必有法,教无定 法。”,“有模式论,不唯模式论。”教学教改之所以难,难在不 好形成固定

13、模式和套路。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去适合任7 何教学情景。教师要搞课题、搞研究,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益。苏 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 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要搞好教学科研。 教科研在教学上的本质内涵,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量与质的相互转 变的各种数据的思维取值,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教育理念,从而 为教学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与改进方案,最终提高广大教师的自为 能力与感知教学的高层次意识。 8.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否则再好的教材也无 用,再

14、好的经也给念歪了。“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 会有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材变了, 教师必须从头学习,抓紧充电。对于新教师,则注重以实践任务为 主线;对于初级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形 成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 研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通过教育科研的过程参与促进他们 从“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的过渡。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教学 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八、新课程改革十问 1. 课改到底是改什么? 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认识程度上回答,课改表面上看是改课堂结 构,倡导少讲多学,实质上是改变教学关系,也就是

15、在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的理念下,重构新的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8 心”,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改变教学意义。 2. 教育的问题不是体制的问题吗? 体制制约和束缚着教育的变革,但一味把教育的问题归因于体制, 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教师是体制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人,便 会有什么样的体制,或者说体制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问题。教师在体 制发展相对缓慢时,难道不该有所作为吗?有时候,还真得学会豁 达点,改不了别人,难道我们还改不了自己? 如果每一个教师改了,教育其实也就改了。反之,即便是领导要求 改,教师自身不改也是枉然。现在我们遇到的情况令人深思,一些 推进课改的地区,有些教师想尽办法抵制,而没有推进

16、课改的地方, 教师却反过来抱怨领导不改!更何况,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发生着 变化,只是很多人没感受到而已。 乐观一点,预测在未来三五年内,中国的教育会重新“洗牌”,它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3、教师不积极参与课改,可能是怕牺牲升学率吧? 理解。但谁说课改会牺牲升学率?好的教育从来不会因为考试而改 变,当然更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成绩只是课改的副产品。即便真的是为了成 绩,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当以“反学生”作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违 背儿童的意志,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时,仅仅靠灌输、 训练,教师讲、学生记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在练习游泳者没见 “大海”之前,我们习惯于膜拜“浴缸”,而在“浴缸”里是训练 不出索普的。课改也是同样的道理。 4、.为什么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不会有好成绩? 学习是一种“自我”认识、理解的经历,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 体验过程。儿童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的语言编码, 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就会乐在其中, 主动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