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05696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王国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 是简单重复前人做的事情。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 式,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发展,培养 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未来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 因此,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具有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更加需要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任何在新课改中下培养学 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课题。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

2、布鲁诺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 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 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能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从而产生“乐学”的情绪。否则,他只是表面地、 形式地去面对所学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还会产生“厌 学”情绪。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当除数有两位小数,而被除数有三位小数时被 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呢?如:6.5090.27。又如在教学解方程时学生

3、阅读完教 材后会问:“3+2X=60”,能不能变成5X=60 来解,为什么呢?这样提出问题后通过教 师的点拨、分析学生对“3X+2X”和“3+X”的不同理解了。对解该类方程的关键就有 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靠的是教师适时有效 的激励。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二、创设自主探索的情景。 数学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 新的理念。依据现实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过 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

4、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在黑板上写“4” “40” “400” ,问:谁能在2 每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并用“=”把三个数连起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 奇:400 比40 和4 大,怎能用“=”连接?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可用4 元=40 角 =400 分,4 米=40 分米=400 厘米然后,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 各式用“=”接连起来?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4 元 =4.0 元=4.00 元,米.0 米=4.00 米这时揭示课题:

5、小数的基本性质。这样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 “不协调” ,从而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把学生引入“不协调发现解决问题” 的学习过程,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而自主探索的能力就是在发现问题,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是在新课引入阶 段,而且应该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一直 处在“不平衡探索发现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探索发现新的平衡”的循环往 复中,自主探索的欲望和意识能始终保持在积极的状态。 三、教会自主探索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

6、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 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 索欲望。而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培养,能较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 生内在的创造的欲望。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会读为核心的会看、会听、 会说的从书本中获得的方法,在实践中获得的方法。 1、会读为核心的从书本中获取的方法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本,会读书无异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为此,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使他们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对刚入 学识字少思维水平较低的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讲解和

7、指导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中、高年级学生,则采取课前预习,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发 现和解决问题。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凡是通过自己看,自己想 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教师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鲜明、充分的观察材料, 通过设计观察题,指导学生观察,或者由学生自己观察,使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 断。例如,我在教学素数、合数时,先让学生找出1、2、3、6、11、15的因数, 并进行分类。2 的因数有1、2;3 的因数有1、3;6 的因数有1、2、3、6;11 的因数3 有1、11;15 的因数有1、3、5、15;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因数的个数,在此

8、基础上归 纳出:自然数可以分成素数、合数和1 三种数。 3、会听,指导学生边听边想。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 讲的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讲的不完整或者错误的地方。在讲课中,让学生重复老师 重要语句等方式进行训练。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听的习惯。 4、会想,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脑筋想,除了靠诱导启发,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 境外,还要靠“促” 。促使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支思考问题。对不爱思考的学生, 先找他们起来答问,然后让他们听别的同学是怎么讲的,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想问题。 例如,讲完“除尽”和“整除”时,出这样的习题:下面三个式子哪些是整除,哪些 是除尽?(1)93;(

9、2)132;(3)2.412。先请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讲,回答 结果是:“(1)是整除;(2) (3)是除尽” 。再请思维积极的学生回答:“(1)既 是整除也是除尽;(2) (3)是除尽而不是整除”然后让学生用整除和除尽的概念说明 自己的理由,这样使各类学生都积极思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会说,语言是思维外壳,要说就必须要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使 学生多想。要想得对就得认真听,细心地看,仔细地读。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述能 力的培养。养成说的习惯,一要鼓励学生大胆放开去说,不要说错了或说的不完整就 制止或批评学生;二是要给学生安排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三是为了提 高说的

10、质量,不仅让学生说结论更要让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 四、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一种有效方法。小组合 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或全体学生围绕同一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进 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 合理分组。按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语言表达、数学兴趣、男女人数,并 兼顾数学的学科情况,将学生大致按1:2:1 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前后

11、四人组 成一组。要求做到发言有序、展开思维过程、不机械重复别人意见,形成小组集体意 见,并积极参与组与组交流。如数学三位数乘多位数“236152”时,为了使学生明 白算理,掌握法则,提出问题。、乘数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数应该怎样写? 为什么?、三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如数学“846307”时,4 可提出“为什么用0 乘这一步可以省略”来组织学生讨论。既抓住了关键,又有一定 的难度,同时训练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学 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 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自主探索的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以优化教学过 程为根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 堂教学中做到五自主:特征让学生自主观察,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 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把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力留给 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鼓励质疑问难,启发求异思维意识,让课堂教学真正成 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