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0847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何不同?在食品包装盒上,对于商品的安全食用时间,有的标注的是保质期,有的则是保存期,经常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这两者是一回事,还是有所区别呢?在食品包装盒上,对于商品的安全食用时间,有的标注的是保质期,有的则是保存期,经常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这两者是一回事,还是有所区别呢?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食品科科长、主任医师孙亮解释说,保质期和保存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实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食品保质期有两个别名,分别叫食品最佳食用期和食品最短适用日期,基本上已明确地表明了它的含义。它的专业解释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 04)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合于销售,并保

2、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通俗解释是,例如牛奶,在冷藏条件下,在保持期限内(例如 3 天),牛奶的所有品质(香味、口感、营养、色质等)都会得以保持。过了保质期的一定期限内(例如半天内),品质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然可以食用,不会吃坏肚子。而保存期就不一样了:它的别名是食品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期,专业解释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牛奶是 04)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它与保质期最大的不同是,过了食品的保存期,食品就不能再食用了,因为它很有可能已经变质了。再论食品安全的“零风险”最近发现,一些网友对我说的“食品安全没有零

3、风险”提出异议,有人将政府打击三聚氰胺等人为添加的“零容忍”做法相混淆;但也有一些网友支持我的说法。我想,只有通过不断讨论,才能深入理解。我来试试进一步阐述我的理由。1、危害和”有毒”的区别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痢疾菌、伤寒菌、沙门氏菌等)、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凡是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就是我们称之为危害这个危害无所不在。现在的检测技术手段已非常先进,百万分之一克以下的东西都可检出来。再好的一个食物样品送到实验室去检测,都能测出有害物质(危害),如,铅、镉、汞,甚至放射性核素。因此,不能一检测到什么有害物质,就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甚至说成是“有毒”食品;关键是看其含量。现代医学的老祖宗希腊

4、医生巴拉塞尔萨斯(Paracelsus)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有毒,关键在于剂量。我说的“凉水喝多了也死人”,就是这个道理。2、危害和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句话:危害无所不在,无法消灭;风险有大小,关键在于控制。危害会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取决于吃进去的量和频率。量大和/或次数多,则往往造成健康损害的机会大,即风险高;反之,则风险低。比如说,响当当的北京烤鸭的皮中确实存在对人的致癌物多环芳烃类。但是,由于此类致癌物只在烤鸭皮里存在(肉里面基本没有),而且含量很低,人们也不天天吃烤鸭,因此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很低,没有人担心吃北京烤鸭会得癌,也不认为北京烤鸭是不安全的。有些网友认为:“病从口入,吃的东

5、西要绝对安全,不能有一点儿风险”。其实,零风险只存在于真空中。出门坐车、坐飞机,甚至走路,都有风险。但人们认为这种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可是谈到食品安全,哪怕存在一星半点儿的风险,都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却是不科学的,也不切合实际,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既然不存在零风险,我们要怎么办?科学和实际的做法是通过各种措施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所以对政府来讲,其任务不是消除危害,而是控制风险,这在发达国家的政府也是如此。3、零风险的说法是不是在为政府开脱?不是,强调“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绝不等于政府就对食品安全保障没有责任了。尽管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6、但是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有责任通过监管将食品中的危害控制到对消费者健康没有不良影响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就要组织科学家对食品中存在的危害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再根据评估结论来制定控制措施,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还要通过监管来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以达到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例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所必需的,但超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政府要组织专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工艺必需性等进行科学评估;如果通过评估,则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形式规定其使用范围和量以及质量规格。政府相应的监管还要对每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进行监管,包括检测其含量。超范围或

7、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违反标准,无论是否对健康造成危害,政府部门都要给以处罚。对待人为非法添加,比如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都是不允许用在食物中的,添加一点都属于违法,政府都要严厉打击,完全杜绝这种违法行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零容忍。可见,强调零风险,并不是政府就可以不作为了。食品包装袋的正确使用鉴别有毒食品包装袋塑料袋有无毒性可用下列简便方法鉴别: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塑料袋放入水中后,可浮出水面;而有毒塑料袋是不向上浮的。手触检测法:用手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者无毒;否则有毒。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拍一下,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反之则有毒。火烧检测法:可以把塑料袋剪去一条

8、边,用火烧,有毒的不易燃烧;无毒的遇火容易燃烧。正确选择食品包装袋选择和使用合格的食品用塑料包装袋,应注意以下几点:1.食品用塑料包装袋外包装要有中文标识,标注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并在明显处注明“食品用”字样。产品出厂后均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2.食品用塑料包装袋出厂时是无异嗅、无异味的,有特殊气味的塑料包装袋,不能用于食品包装。3.有颜色的塑料包装袋(当前市场上用的暗红或黑等色)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因为这类塑料包装袋往往是用回收再生塑料制作的。4.尽量选用不加涂、镀层的材料。现代包装设计中,为了使包装更加美观、耐蚀,大量使用附带镀层的材料。这不仅给产品报废后的材料回收、再利用带来了困难,而且大部分涂料本身就具有毒性,如果人们食用了这些包装的食品,会对人们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另外涂、镀工艺过程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如涂料挥发毒性溶剂气体,电镀时产生含铬等重金属的废液、废渣污染等。因此,应尽量选用不加涂、镀层的包装材料。5.选用食品最好到大商场购买,不要到街头小摊去买。6.由于食品用塑料包装袋不易降解的特性,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采购食品时,最好选用绿色包装材料。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绿色包装材料。所以,在选购食品时最好选择原始纸质的包装为宜,生物降解塑料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