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07551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社会和谐推进改革任玉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预示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在这样的目标和要求下,中国改革一定要从当今社会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出发,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办法,实事求是地理顺和整合好种种利益关系,以保证社会和谐工程的实施和中国改革更大的成功。加速发展的均衡战略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发展。世界上存在着不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种模式,不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效率,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面对当今实际,我们的战略需要由“不均衡”向“均衡”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于资本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借助不均衡发展,打破“大锅饭”,提高效率,加快速度

2、,这是十分必要的。在邓小平提出的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指引下,不均衡发展战略延续 23 年之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均衡发展战略,从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不发达大国经济起飞的必然道路,它提高了中国经济规模,提高了中国经济质量,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为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平台。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战略也使我国区域发展进入很不平衡的阶段。有资料显示,我国最富的地市同最穷的地市相比,收入差距在 30 倍以上。河南省是中国的欠发达省份,其省内各县的差距也十分严重,例如巩县与台前县相比,前者财政收入为 7 亿元,后者财政收入为 3000 万元,者相差 23

3、倍多。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状况,必须推动高度重视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这既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最大的优越性、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同时,平衡战略也将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内需的有效启动,对全局的长远发展,对从根本上摆脱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是有利的。这个战略的入手点,应该由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极分化,促进“均衡发展”。除了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搞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外,还要高度重视区域统筹,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尤其是需要作好战略转移的观念转变,要求管钱、管物的部门,正确对待既得利益集团的“理论”干扰和强势压力,坚决改变“重城轻乡”、“重富轻贫”、“重大轻小”、“重熟人轻生

4、人”、“重国企轻民营”的习惯做法和观念,为均衡发展作贡献。收入分配的公平战略当今社会最不和谐的表现之一是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收入分配的畸形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年龄之间,而且还严重地存在于同一城市的同行业、同级别、同年龄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和谐,不仅是造成社会差距拉大的祸根,也是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重要表现,因此关注分配公平,就是关注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中华民族的复兴。分配不公的出现,有分配政策不合理的因素。一是过分重视财税收入向中央集权,造成了上下财政收入的“重天”;二是财权与事权极不对等,造成地市以下干部收入上的不公。三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造成收入不公在

5、各地的凸现。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中这些时弊,实施收入分配的公平战略。一要改革财税体制,使财税利益向下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从根本上改变上下收入悬殊的现状。二要规范收入分配。至少吃皇粮的,要统一工资标准,地域间可拉开档次,但不宜差别过大。三要限制垄断行业待遇,实行利润上缴。国企领导,既然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流动,其工资水准就应受到国家的严格掌控。国有垄断企业不得随意发放补贴、奖金和赠送员工住房。四要控制各级各类干部的带职消费和灰色收入。如高额的误餐费、会议补贴、讲话报酬以及高价值的礼品等。五要严格最低工资标准,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水平。对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6、的政府和企业,要给予严惩。六要下决心解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企业退休的干部工资过低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贡献,使他们得到应有的补偿,确保他们安度晚年。七要搞好转移支付。对尚未脱贫的困难人群,要用国家财政给予生活保证。八要扩大社会保障,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长治久安的疏导战略社会安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安全机制建设,以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近些年来,中央的对外、对内政策,都是立足于长治久安,坚持以人为本,取得了社会稳定的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所以也面临着矛盾凸现的高风险。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房屋拆迁

7、、土地征用、拖欠工资、环境污染、执法不公、行为腐败等,都成为社会秩序失范的主要矛盾,也是社会风险的潜在原因。这种情况下,要看到百姓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以疏导为主,用“情为民所系”的理念,保障百姓利益的实现。启动疏导战略,不仅是一种既省人又节资的好办法,而且又可以减少很多腐败行为和社会的后遗症。现在有很多社会问题,实际是执法过程中过激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采取专政手段,而要通过疏导。反之,单纯通过加大警力投入等手段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有可能脱离中国国情。我在某市的调研发现,这个市公检法司支出 1990 年为 1414 万元,2000年达到 13522 亿元,2005 年又猛增到

8、22527 亿元,1990 年2005 年年均增长 2027% ,已经占到行政管理经费的 30%左右。而同期该市的支农经费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却由 1109% 降到 594% ,教育支出由 2613% 降到 1939% 。公检法司支出挤占社会支出,是违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的。我们在寻求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时,必须真正相信广大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应该把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执法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行政的反腐战略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党章要求一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但

9、是,在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也不断发生,不仅给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而且也滑落了社会的道德水平。应该说,腐败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总根子,不铲除腐败,社会就难以稳定,政令就难以畅通。为了反腐,还必须倡廉,反腐是治标之策,倡廉才能治本和清源。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对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将为教育人、塑造人,营造社会廉洁和反腐败的大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要铲除腐败,还必须正视腐败,不被承认的腐败,一定会演变成大祸害。当今很多社会问题和事故的暴出,很多都与某些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有关系。因此,依法行政必须要推行反腐战略,遏制和预防腐败的发生。要真正地反腐败,就要改革权力的独断专行,就要依靠群众

10、、发动群众、相信群众。群众路线是共产党的法宝,依靠群众是共产党的传统。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置贪官污吏于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就不能肆无忌惮。应该依靠群众,加大反腐力度,确保执法行政的公正无私,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资源环境的补偿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会上,温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多项要求,并且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融进了“十一五”规划的全过程。远在 2000 多年前,中国就有一部“耕地法”,规定禁止乱伐树木、淤积水坝、焚烧禾草、春夏鱼产卵期

11、禁止捕捞等。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重视环境保护的,是反对资源掠夺的。但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资源的利用看,我国企业对资源的消费大手大脚,投入产出比甚低。从环境的保护看,我国的农药污染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污染居世界第一、汞污染居世界第一,有机物污染居世界第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世界第一。为消除资源和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实行补偿战略,建立补偿机制。补偿战略,简单地讲就是要求高消耗资源型、高消耗能源型和高污染环境型的企业和地区,付出成本和代价,使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作出回应和补偿。诸如:一要求消耗

12、资源的企业对资源产地作出补偿。二要求工业发达、消耗资源多的地方对生态保护地区作出补偿。三要求高效益的第二或第三产业对提供原料和食品的农业作出补偿。四要求资源消耗大的经济作物区对粮食生产区作出补偿。五要求调水、用水的地区或城市对水源地作出的牺牲进行补偿。六要求江河下游对上、中游保护水资源付出的代价进行补偿。七要求企业对排污造成的社会损害进行补偿,等等。为了使补偿制度能更好地见到成效,还要高度重视转变企业粗放经营,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产业的换代和更新,降低污染和消耗。还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废弃资源的再度资源化。对于寿命过短、消费过于奢侈、包装过度、排放毒物、浪费能源的产品开发,要限制研发经费的支持,对此类产品的生产要收生态税,对包装过度的产品要收包装回收抵押金,以保障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和垃圾、废水的无害化。另外,还应要求人们提倡绿色消费。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化作广大群众的经常行动。(原载瞭望新闻周刊2006 年第 3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