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6350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及相应的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桂平市下湾镇北角小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 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而小学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和初步成形阶 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开展素质教育已有多 年的今天,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新课改,在农 村小学中,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 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 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教育改革提高国 民素质的宗旨,这一现象一直困挠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一 现象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农村小学

2、生的作文写出水平,化不 利为有利,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谈了现今农村小学中年 级作文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中年级 教育 措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 质训练的重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 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 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 ”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 而众所周知,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和初步成形阶段,其重要性 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作祟,现今小学写作教学,由于没有完 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

3、等原因,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此,结合我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 识与感受,浅谈一下现今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相应的改 革措施。一、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我觉得,现在农村小学生受到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 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 于别人的情感,失去了该有的童心和纯洁的天性。总体而言,当前农村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三种不良的倾向。(一)重视写作模式,疏忽写作能力在现今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有的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将一些写作的方法像公式一样硬塞给学生,让学生 死记硬背,套

4、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 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视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 力,结果必然扼杀了学生自主思考、观察的能力,压抑了他们独具匠心 的构思,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写 出来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中心不太明确、条理不甚清晰、语句也不够通 顺、少有新意。举个例子,写作文我做了一件好事 ,全班百分之四十 的学生都写了同一件事情: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难 道地上真的有那么多钱包让你捡吗?这就是生搬硬套的结果。如此苍白 无力的习作,怎能打动读者呢?只有真情流露的习作,才能有灵气,才 会得到大家的肯定。现在国内很多大学生

5、不会写文章,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中年级作文 模式化教学。其实,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 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简单的套用模式。不知大 家注意到了没有,近来,市场上除了大量的写作辅导书外,又冒出了所 谓“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深受广大厌烦写作的小学生的欢迎,或者 是市场外面的作文书,各式各样的作文书都有。然而,对于“作文软件” , 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在电脑中输入主题和关键词,十几分钟即可 得一篇好的作文,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能力”现象。即使学生 了解材料内容及作文的要求,但是这“十几分钟电脑作文”对于学生思 考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的发展没有丝毫促进

6、。所以,我认为,对于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讲,只有扎实的训练才是写作进步的良方。(二)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分强调 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这种“重文轻语”的倾向,导致小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人际交往。如此下去,真的令 人担忧。有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甚 至逐渐退化。有的小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 然而一到口头说话,例如演讲或班会课发言,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 语句不顺。笔者接触过一些学生,他们的书

7、面作文成绩优异,但由于口 头表达能力差,无法很好地与别人沟通。导致这种原因的根源就是小学 时期“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头训练”的作文训练倾向。我们经常能见 到这样的现象:走进一年级的课堂,学生发言积极又热烈,小手如林, 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再走到六年级课堂去瞧瞧,老师提的问题,无论简 单与否,一概不热心,爱理不理的,课堂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前后为 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我认为,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他们逐渐进入青春期,绝大多数 学生都到了变声期,害怕、害羞等因素导致不愿意发言,即使会也不举 手。主观上,长期“重文轻语”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下

8、 降,而绝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又极强,希望自己能够表达得尽善尽美, 可又办不到,因此只好不做声了。 看来,这种“重文轻语”的作文教学真得好好改改了。从小学三年 级作文的起步阶段开始,就要让学生在口头训练和书面表达两方面齐头 并进。特别是刚开始练习写作的前三个月,口头训练要占有主导地位。(三)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生活实际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 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这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 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 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

9、作文的便像海市蜃楼那样不切实际。然 而现在小学作文教学时,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局限,把学生关在教室,这 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假话连篇,空 洞乏味。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 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例如:有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写“春天” ,通过让学生反复熟读例 文春天 ,老师又声情并茂地读了两篇描写春天的优秀作文,就让学生 提笔写作了。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 会好。我想对这位老师说:“这才是三年级的孩子呀!你这样教学写作 无疑是在扼杀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哪!请把生活这个活教材用好啊!”建 议这位教师带

10、领学生在校园里去寻找春天,然后再开个讨论会,请学生 谈谈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最后再进行写作,学生还会无话可说吗? 二、 改革措施 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面对以上的这些问题,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教法学法等方面进 行改革。(一)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现今 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现在状况中过分偏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 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强调思想内涵在实际操作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另 外,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导致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鉴于这种现状,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

11、时,首先应该转 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 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 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 ,作文务必先求“真” 。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会他们讲真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 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同时促进他们知、情、意、行多方面素质的 发展。(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多读提供阅读对象,积累写作材料。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 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

12、 “多读”是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时。对于中年级学 生来讲,他们的阅读面还不广,知识也不丰富,这就更需要老师的阅读 指导。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学生用心读懂每一篇课文, 做到每读一篇都能有所收获,对于一些优美的文章尽可能做到能够熟读 成诵,使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和段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各自 语言仓库中的宝贵积累。在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 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 多推荐书籍供学生阅读,如好词、好句、好段 、 轻松作文 、 中国 少年报等书刊,让学生们博览群书,从中积累写作材料。2.多说锤炼词

13、句,增强作文的准确性。推广普通话,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 一项措施。每次教学新课前,事先我都会对课文中的难解、难读的字通 过查字典进行核实,抓好普通话关。同时,重视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注意抓好学生普通话的朗读、口述等口语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回答问题 中的语病。持之以恒,使学生用词造句不再受方言过多的影响,作文中 遣词造句会准确些、恰当些,更接近书面语。在口语交际课上,我利用 挂图、课件等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 力。另外,我还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开展了讲故事比赛 、 笑话交流会 、 夸夸身边的小雷锋等主题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锤炼词句的能 力,增强

14、作文的准确性。3.勤写打开学生乐于写作的匣子。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生写作的大问题是:他们感到无话可写,无 材可选。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像记流水账,极少有写作 的愿望和灵感。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但更主要的是 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许多有价值的内容都从眼皮底下溜了过去。要 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引 导学生养成用心观察和乐于思考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的所 见、所思、所感,用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就有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作文材料了。据于此观点,笔者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日记本, 美其名曰:每日一句。让学生将一天中的一个精彩

15、的片段或所感所想用 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一个阶段训练下来,学生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会 写,他们从写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但是,考虑到这样写有一定 的弊病,那就是学生写的往往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如吃、玩等, 而对于写人、写景和写物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训练,长此以往必将有所偏 废,所以作为适当的补充,我会针对每位学生各自的情况,布置相应范 围的作文进行训练,使得他们在写人、写景、写物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 发展。由此可见,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 导,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出一套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模式,命题方面要根据小学生不同 的生活环境和经历,诱导他们从生活出发,让他们在身边的小事中产生 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命题方式上要逐步突破“封闭”格局,开拓思路, 以此激发写作动机。在作文指导上要重在引导,要尊重小学生心理,针 对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适当运用“范文启发”和“讨论交流”切 实解决小学生作文困难。以上就是本人结合自身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 认识与感受,所谈的现今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在状况及其相应的几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