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6323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 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 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讲到关键性的 问题时,就要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料到学生不能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 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师的工作其实是由许多节课串联而成的,虽然不是每节课都要求很精 彩,但每一节课都必须要具有有效性,这样才能促进大多数学生的提高,个别学生有所得。 所以,每一节课都应该去

2、备课,有效的去实施,及时的去反思。那么,如何去上好一节课 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 挥主导作用的 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 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 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中,往往明确指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 的和要求。教师阅读参考书是必要。但是,只是把参考资料上的目的要求抄在教案上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教师如果不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具体掌握那些教学内 容和那些教学目的有内在联系,自己的教

3、学目的就会是空洞无内容的,而一堂课所应完成 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单独去完成,而是综合的解决传 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2.教师要对每节课都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的情绪 高昂,那么学生也会受感染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必定会营造一种和谐、融洽、轻松的氛围,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为接下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要使教学内容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的掌握知识。 4.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我们的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个 体。他们能够分辨出那些是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讲话方式,所以,教师的语言

4、必须要有艺 术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亲和力,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感 受新知,与之产生共鸣。3.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充分运用电化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决不是单纯讲授知 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 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例 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的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 经验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在 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启

5、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 的活动或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有序,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环节为后 一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4.利用现代电教手段是实现教学直观性、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 之路。电化教育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能通过各种事物的现象、情 景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化理解教材;特别有利于重点、 难点的突破。5.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有效性。尊重学

6、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当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 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教师积极引导,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关注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在困难的学 生。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不要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的 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优势。要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几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 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 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