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5802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 0 p 焦点在 轴上, x 开口向右 焦点在 轴上, x 开口向左 焦点在 轴上, y 开口向上 焦点在 轴上, y 开口向下 标准方程 px y 2 2 px y 2 2 py x 2 2 py x 2 2 图 形 顶 点 ) 0 , 0 ( O 对称轴 轴 x 轴 y 焦 点 ) 0 , 2 ( p F ) 0 , 2 ( p F ) 2 , 0 ( p F ) 2 , 0 ( p F 离心率 1 e 准 线 2 p x 2 p x 2 p y 2 p y 通 径 p 2 焦半径 2 | | | | 0 p x PF 2 | | | | 0 p y PF

2、 焦点弦 (当 时,为 通径) 2 2 1 sin 2p p x x 2 p 2 焦准距 p O F P y l x O F P y l x O F P y l x x O F P y l关于抛物线知识点的补充: 1、定义: 2、几个概念: p的几何意义:焦参数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故p为正数; 焦点的非零坐标是一次项系数的 ; 1 4 方程中的一次项的变量与对称轴的名称相同,一次项的系数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通径:2p 3、如: 是过抛物线 焦点 的弦, 是 的中点, 是抛物线的准线, , 为垂足, , , , 为垂足, AB ) 0 ( 2 2 p px y F M AB l l M

3、N N l BD l AH D H 求证: (1) ; DF HF (2) ; BN AN (3) ; AB FN (4)设 交抛物线于 ,则 平分 ; MN Q Q MN (5)设 ,则 , ; ) , ( ), , ( 2 2 1 1 y x B y x A 2 2 1 p y y 2 2 1 4 1 p x x (6) ; p FB FA 2 | | 1 | | 1 (7)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D O A , , (8)过 作 , 交 轴于 ,求证: , ; M AB ME ME x E | | 2 1 | | AB EF | | | | | | 2 FB FA ME 关于双曲线知识点的补

4、充: x O F A y l B N D M E Q H1、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的点的轨迹。 2 1 ,F F | | 2 1 F F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的点的轨迹。两个定点为双曲线的焦点,焦点间距离叫做焦距;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 ) 1 ( e e 注意: 与 ( )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表示两条射线; 没有轨迹; a PF PF 2 | | | | 2 1 a PF PF 2 | | | | 1 2 | | 2 2 1 F F a | | 2 2 1 F F a | | 2 2 1 F

5、 F a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的方程: (a0,b0) ; 焦点在y轴上的方程: (a0,b0) ; 2 2 2 2 1 x y a b 2 2 2 2 1 y x a b 当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也可直接设椭圆方程为:mx 2 -ny 2 =1(mnb0) ; 焦点在y轴上的方程: (ab0) ; 2 2 2 2 1 x y a b 2 2 2 2 1 y x a b 当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也可直接设椭圆方程为:mx 2 +ny 2 =1(m0,n0); 、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y b 2、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 )的点的轨迹。 2

6、1 ,F F | | 2 1 F F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的点的轨迹。 =e (椭圆的焦半径公式:|PF 1 |=a+ex 0 , |PF 2 |=a- ) 1 0 ( e e |PF1| d ex 0 )其中: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定直线叫做准线。 常数叫做离心率。 注意: 表示椭圆; 表示线段 ; 没有轨迹; | | 2 2 1 F F a | | 2 2 1 F F a 2 1 F F | | 2 2 1 F F a 3、焦准距: ; 4、通径: ; 5、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6、 焦点三角形的面积:b 2 tan (其

7、中F 1 PF 2 =); b2 c 2b2 a 2 2 2 2 1 x y a b 2 7、弦长公式:|AB|= ; 8、 椭圆在点P(x 0 ,y 0 )处的切线方程: ; 2 2 1 2 1 2 (1 ) ( ) 4 k x x x x 0 0 2 2 1 x x y y a b 9、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凡涉及直线与椭圆的问题,通常设出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将二者联立,消去x或y,得到关于y或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根的判别 式等知识来解决,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10、椭圆中的定点、定值及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定点、定值问题: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

8、是从特殊入手,先求出定点(或定值) ,再证明这个点(值)与变量无关;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推 理、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定值) 。 关于最值问题:常见解法有两种:代数法与几何法。若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的性质来解决,这就是几何法; 若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难以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的最值常用的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重 要不等式法、函数的单调性法等。 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此类问题的讨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不等式(组)求解法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列出所讨论的参数适合的不等式(组) ,通 过解不等式

9、(组)得出参数的变化范围;第二种是函数的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参数表示为某个变量的函数,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求得参数的变化范 围椭圆图象及几何性质: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 x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 y 标准方程 ) 0 ( 1 2 2 2 2 b a b y a x ) 0 ( 1 2 2 2 2 b a b x a y 参数方程 为参数) ( sin cos b y a x 为参数) ( sin cos a y b x 图 形 顶 点 ) , 0 ( ), , 0 ( ) 0 , ( ), 0 , ( 2 1 2 1 b B b B a A a A ) , 0 ( ), , 0 ( )

10、 0 , ( ), 0 , ( 2 1 2 1 a B a B b A b A 对称轴 轴, 轴;短轴为 ,长轴为 x y b 2 a 2 焦 点 ) 0 , ( ), 0 , ( 2 1 c F c F ) , 0 ( ), , 0 ( 2 1 c F c F 焦 距 ) 0 ( 2 | | 2 1 c c F F 2 2 2 b a c 离心率 (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 1 0 ( e a c e 准 线 c a x 2 c a y 2 通 径 ( 为焦准距) ep a b 2 2 2 p 焦半径 0 2 0 1 | | | | ex a PF ex a PF 0 2 0 1 | | | | ey a PF ey a PF 焦点弦 仅与它的中点的横坐标有关 ) ( 2 | | B A x x e a AB 仅与它的中点的纵坐标有关 ) ( 2 | | B A y y e a AB 焦准距 c b c c a p 2 2 x O F 1 F 2 P y A 2 B 2 B 1 x O F 1 F 2 P y A 2 A 1 B 1 B 2 A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