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5652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廊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1 BIM技术推广应用方案 14.1.1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14.1.1.1 本工程BIM系统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XXXXXXXXXXXXXXXXXXXXX,施工总里程20.29公里,主 要施工内容为管廊主体以及配套的电气、监控、照明、检测、给排水、消防、 通风、控制中心等工程,建成后满足区域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供热、 污水及燃气等管线的敷设需求。我司拟采用BIM技术在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 维护阶段等全寿命周期的应用,辅助现场施工、工程量统计、进度管理和造价 管理。 14.1.1.2 BIM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1)三维模型构建 传统的施工图纸是二维平面结构,由点、线、面构

2、成,几何元素单一,不 能快速反映工程结构的空间几何构造和内部钢筋、预埋件等的配置情况,通过 建立管廊结构的BIM模型,各构件尺寸、位置关系、表观材质能在模型中直接 反映出来,可以利用这些参数信息对模型进行各种分析,一但发生设计变更导 致设计参数变化,直接在模型中修改相关参数即可,模型也会随之自动调整, 方便快捷。 2)设计校核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各个专业板块设计进行仿真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 对比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图14.1-1设计效果模拟 14.1.1.3 BIM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模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包括三维可视化交流、方案交底、施工模拟等, 与此同时模型还需要时时更新,以保

3、证与现场一致。具体流程如下图。 业主单位 总承包单位 专业单位 结束 开始 图纸缺失台帐 施工图 建立图纸台帐 专业深化图 判断建 模条件 编排建模计划 清图检查 图14.1-2施工阶段流程 1)三维可视化交流三维可视化交流主要指模型的浏览,模型浏览可以以3D漫游、视频动画等 形式进行,供各需求方查看虚拟施工现场的情况。 2)方案交底 BIM模型可对各项施工方案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对施工过程中使用dwg 格式的二维平面图纸难以理解的节点进行建模,可以更直观、更清楚的将施工 做法展现在工人眼前。 3)施工模拟 对于施工重点难点区域以及重要的施工方案,可以进行施工模拟展示。施 工模拟包含以下几个方

4、面:施工进度模拟(如整体施工进度4D模拟) 、重要方 案的施工模拟(如大型构件的吊装模拟) 、重要区域的施工模拟(如基坑开挖、 管线安装模拟) 、复杂区域施工组织模拟(如节点工区管廊结构主体、现有管线 交叉、新建管线交叉施工区域的施工工序模拟)等。 4)模型更新 在施工阶段,模型需根据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等原因造成的设计图纸改变 以及现场工程师反馈的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的差异进行更新,以保证模型与最 新设计文件、施工的实际情况一致。 5)竣工阶段整理 竣工阶段是指完善最终模型的阶段。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各专业竣 工图修改模型、完善模型信息、编写模型使用说明、提交模型完整资料等内容。 具体流程如

5、下图。业主单位 总承包单位 专业单位 结束 开始 设计协调会 单专业深化模 型建立 问题答疑 问题单 完善模型 模型整合 模型审核 图14.1-3 竣工阶段流程 14.1.1.4 BIM技术在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1)维护人员在执行维修作业时可以通过BIM模型将工程结构物的损坏程度、 范围以及现状情况等详细信息直接标注在模型上,以图像的方式完整记录结构 物的损伤情形,并依此提出维修和补救的措施,避免在维修后在只有照片及文 字叙述的情况下无法直观的对构件腐化情况作分析。 2)基于BIM技术下损伤情况的记录方式,在维护后管理单位能同时比较所 有不同时间点及不同类型的损伤记录,并对构件的损伤原因进

6、行追踪及判断。 若需要调阅其检修记录也可以由构件检测识别码从数据库中取得。 3)维护单位可以从BIM模型数据库中来追踪查找构件损伤处理状况,同时 通过BIM协同平台可清楚、准确的查找到构件中未处理、处理中、已处理以及 需要持续追踪的构件,维护单位可以通过平台对管廊结构主体构件损伤维护处 理进行追踪,以掌握构件后续处理情况。14.1.2BIM技术实施内容及组织保障机制 14.1.2.1BIM技术实施目标 表14.1-1 BIM实施目标 序号 BIM目标 BIM应用 1 BIM实施策划和标准 编制BIM实施策划,明确人员和责任;制定实 施标准,规范化建模,便于协同工作。 2 编制材料计划 利用BI

7、M模型提取材料用量,编制材料采购计 划。 3 碰撞检测 各专业模型的碰撞检测,减少施工现场碰撞冲 突。 4 可视化交底 利用BIM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提供直观、 易懂的交底内容,提高施工质量 5 施工进度策划与管理 提供可视化4D虚拟模型,动态展示项目进度, 检验项目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优化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与实际施工进度相结合,对施工进 度进行管理。 6 施工工艺/工序模拟 利用BIM技术对各工艺工序,复杂施工节点等 进行施工模拟,形成可视化文件,指导施工, 提高效率。 7 施工图管理 基于BIM模型完成施工图综合会审和深化设计, 强化设计模型的现场施工服务。 8 施工方案比选 利用B

8、IM技术模拟各个施工方案,择优选择并 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9 施工方案编制 利用BIM技术配合方案编制中的节点分析、计 算、验算等。 10 施工场地布置 分阶段对施工场地布置进行协调管理,检验布 置合理性,优化布置方案。 11 垂直运输管理 设备与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确保方案最优 12 工程资料管理 采集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数据,与模序号 BIM目标 BIM应用 型即时关联 13 质量、安全管理 通过模型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质量验收,形 成验收信息、资料及可视化记录。动态识别现 场危险源并及时做出警示 14 材料管理 按节点要求编制材料计划,对材料精细化管理 15 工程结算 提供结算工程

9、量,审核分包工程量,与业主进 行工程决算 16 优化施工成本控制 5D模拟,工程量提取、造价估算、变更管理等 17 辅助竣工验收 制作现场竣工图,配合竣工验收 18 快速评估变更引起的成 本变化 自动构件统计,编制材料用量计划 19 预制、预加工构件跟踪 管理 结合RFID技术实现预制、预加工构件跟踪管 理 20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和管 理 结合Buzzsaw 和RFID 技术实现施工现场远程 实时监控和管理,提供会议使用的数据与模型, 实现现场实际施工进度与会议室的无缝对接, 便于在会议室讨论解决实际施中遇到的问题。 21 为物业运营提供准确工 程信息 结合Buzzsaw 和RFID 技术建立

10、各系统及整个 项目的全模型,交付BIM竣工模型,建立BIM 档案。 14.1.2.2 BIM工作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中对工作内容和工期节点的要求,以及本工程的总体计划,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以下 BIM 执行计划。 表14.1-2 BIM实施计划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及结果 1 BIM 团队组建 合同签订后10日内完成团队搭建工作1)整体管理架构 公司BIM管理部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BIM总监 外 联 协 调 组 综 合 管 控 组 信 息 整 合 组 模 型 维 护 组 工程部 技术部 商务部 质检部 安监部 图14.1-4 BIM管理人员架构图 2)管理人员职能分工 表14.1-

11、3 BIM管理人员职能分工表 职位 职能 2 BIM 执行计划书 合同签订后15日内完成 3 核对及完善设计阶段BIM模型 合同签订后,施工阶段最初BIM模型 创建前完成 4 施工阶段BIM模型创建及维护 合同签订后30日内完成施工阶段模板 5 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会审 和深化 和图纸会审一起完成,提交给甲方 6 BIM技术在策划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之前完成策划阶段的应用 7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相应部位施工前一个月完成 8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竣工前两周完成 9 BIM技术在运营阶段的应用 运营周期职位 职能 公司BIM管 理部 负责司级BIM系统的统筹、维

12、护和升级迭代,总控服务器的管 理维修,项目与总部BIM信息的交互、整合和呈报,钢构BIM 族库的管理,协助项目建立次级BIM平台。 项目经理 负责统筹调配资源,保障BIM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以及BIM管 理制度的实施。 总工程师 负责BIM系统建立、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BIM制度的制定和落 实,BIM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 BIM总监 负责统筹整个BIM系统,包括系统的建立和实施管理,团队的 组建、管理和调配,负责组织BIM相关培训,解决BIM实施过 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对接公司BIM管理部和总包业主,落实 BIM管理规定。 综合管控组 负责整个BIM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的管理、保 养

13、和维修,软件平台的维护、管理和升级,负责BIM逻辑架构 的组建调整和迭代,负责保障信息流的交互畅通,负责BIM团 队人员的日常办公行政管理。 信息整合组 负责各部门录入BIM信息的整合、信息完整性、规范性的检查 和修改,信息的梳理、归集和呈报,负责模型维护组、综合管 理组、外联协调组BIM信息的收集并与总包BIM信息的交互和 同步。 模型维护组 负责BIM模型的建立,包括Xsteel模型的调整、导入和修改, Revit模型的建立和编辑,信息模型的备份存档。 外联协调组 负责联系和协调设计院及施工组,包括进行碰撞分析并反馈设 计变更,负责协助审核制作方案、跟踪制作状态并实施反馈施 工组,负责与深

14、化设计、加工制作方BIM信息的交互、联通及 维护。 各个部门 按部门管控范围负责相应的施工现场BIM信息的采集、编辑、 调用和维护,各部门设BIM负责人一名,负责每日BIM信息完整 性、即时性、准确性的检查。14.1.3基于BIM信息的项目管理平台搭建 14.1.3.1 BIM硬件配置 1)架构 终端 服务 器 千兆 交换机 移动 工作 站 移动 工作站 移动 工作站 移动 工 作站 操作 工作 站 (A ) 操作 工作 站 (A ) 操作 工作 站 (B ) 千兆 交换 机 操作 工作 站 (B ) 操作 工作 站 (A ) 协同 服务 器 Moblie 服务 器 手机 平板 电脑 总包 服

15、务 器 图14.1-5 BIM硬件配置构架图 14.1.3.2 BIM平台 1)平台简介 BIM管理平台(操控端命名为:“中国建筑BIM基础系统” ) ,包含模型自 动化处理、构件数字化建造、资源集约化管理、工程可视化管理、现代化终端 应用五大功能。 (1)该平台以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理念,总体思路是以产品工位 信息化管理为基础,采用现代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段,通过打造集成的5D平台, 搭建结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桥梁,最终实现可视化成本及工程进度管理。图14.1-6平台核心功能构架图 (2)中国建筑BIM平台由项目级BIM和企业级BIM双层联动打造,管理理 念都是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前者

16、重点解决项目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作业,后者 重点解决建造全生命周期管理。 项目 级BIM 服务 项目 专业 协调 横向 到边 企业级BIM 支援 项目 环节 协调 纵向 到底 BIM 系统 信息 共享 基于 模型 协同 作业 图14.1-7 BIM系统企业与项目功能架构图 2)平台模块 BIM基础系统暂分为八个模块,分别为:工程计量、综合信息、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图纸文档管理、系统设置。 3)平台主要功能 (1)模型自动化处理 本工程BIM基础系统支持多种设计模型及数据(如Tekla,Reviet等)的导入,且导入后模型信息无漏误。 (2)图纸关联查看 (3)构件信息查看 从模型中选中某一结构,单击“查询”按钮,可查询结构的基本信息,包 括结构编码、结构名称、材质、几何尺寸、制作信息等。 图14.1-8 构件信息查看示意图 (4)工期管理及4D施工模拟 BIM基础系统可进行可视化工期管理,支持Project文件导入,可直接动 画模拟工程建造全过程。 平台能够自动关联Navisworks,实现4D深度施工模拟及流程碰撞分析, 可以对施工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