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26897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使用的优势 运城地区临猗县西张吴小学 王会俭 摘要:全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论述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一、观察 思考,建立表象,以对称轴图形为例,说明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 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二、激发兴趣,启动认知。在循环小 数一文的教学中,我利用录像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新奇感,说明生活处处 有数学。三、创设情境,激发求知。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 特点。在此,我以教学相遇问题为例。四、设障立疑,激发思维。在长 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有效 的突破了重点、难点。五、回顾思考,正向迁移。运用多媒体技术

2、是整个思维 过程、计算方法全溶于一框投影片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动认知、事半功倍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媒体,向课 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必须注意电教媒体使用的适时性。就课堂而言,媒体出示 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教师设 计使用的媒体时机,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 考虑。 一、观察思考,建立表象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见到的 实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轴 对称图形一课中,我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美:

3、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 去欣赏一下九寨沟的秋景,好吗?(电脑显示,学生欣赏九寨沟的犀牛海、熊 猫海)大家欣赏完后,那些景色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九寨 沟的秋景除了大家感受到的以外,还美在哪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大家一 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探究美得兴趣和欲望。本课练习时, 我用屏幕出示一下数字,如2,3,66,11,77 这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判断 完后,我又设计怎样把66 变成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异常兴奋,纷纷讨论,各族 把自己的改写成果呈现在屏幕上,有的像眼镜,有的像蝴蝶,有的像玩杂耍的。 同学们真正品尝到了研究美得快乐,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激发兴

4、趣,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是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 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 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 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来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 让学生所处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绿、黄、 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的重复 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 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 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

5、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 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 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情景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景、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 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情境。如一位教 师教“相遇问题”时,为清扫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 示让学生理解“同时” , “相向”两概念的意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教学 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 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 时间;b 地点:两地;c 方向:相对; d 结果

6、: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 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 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 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师通过投影是直观演示,突出了 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的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 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 当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一位老师在 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

7、35 和44 两个图形(单位:分米) 。 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合起来比较。有的学生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 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操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 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办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办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 生的求知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究。 五、回顾思考,正向迁移 启发式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时机 上。学生想问题会出现一时想不出的情况。这样,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使学生

8、思想豁然开朗的效果。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手段,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如教学“已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 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教学1/21/3 时,我设计了两框投影片:首先展示第 一框,启发提问:1/21/3 结果是多少呢?是2 个1/2 吗?是2 个1/3 吗?同 时旋转动片,从1/2 片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 个1/2 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 后旋转1/3 片,使其占有2 个1/3 的阴影面积。此时,再将1/2 阴影面积与 1/3 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 个1/2 与2 个1/3 面积所得圆的面积均不同, 然后再旋转,让它们各复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 既不是2 个1/2, 也不是2 个1/3.从而自如得出已分母分数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 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 启示,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在相加减。待学生答出各分数 通分后的结果时,展示第二框,并将两框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即3/5 和2/6的和。这样,整个思维过程、计算方法全溶于一框投影片中,不知比传统媒体 由几个不透明的图来讲述效果要好多少呢。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运用的适时性不容忽视,精心安 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