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018013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卫生学学习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学习要求 1、 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及相关内容的重要概念;环境卫生学的 研究对象及人类环境的组成;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本原理。 2、熟悉环境卫生工作与环境卫生学今后的研究任务,区别和联系。 3、了解全球著名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和 主要成就。 思 考 题: 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何特点?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何关系? 21世纪环境 卫生学的发展趋势。 2. 环境的组成和分类。 3.简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4. 当前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几类? 5.环境卫生学的理

2、论基础是什么? 6.简述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工作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学习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 影响;环境因素的暴露特征与效应的关系;人群健康效应谱;易感人群及影响人群易感性 的因素;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方法; 环境卫生标准及其制订原则和方法;生物标志与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 容和任务;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概念、特征 、基本内容和方法 2.熟悉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生态系统健康;环境化学 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环境作用因素的

3、多样性;联合作用的类型;气象灾害、极 端气候、微量元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致癌、致畸危害;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 的测量;环境生物监测方法;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以及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分子 流行病学与环境流行病学。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应用。 3、了解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地质灾害、高原环境、生物学有毒有害物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相关标准体系;一般毒性研究方法;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的测试方法。思 考 题: 1、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点? 2、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从哪几方面进行? 3、健康危险度评价内容组成和特点?健康危险度评价应用于哪几方面? 4、如何理解环境与健康的辩证统

4、一关系? 5、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6、人群健康效应谱在认识环境与健康关系上的重要性 7、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复杂性? 8、敏感人群与高危人群在本质上的异同。 9、人群健康效应谱分为哪五级? 10、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 11、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优点及其研究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12、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 13、如何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基础? 14、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 15、环境污染物的暴露途径、暴露剂量和时间与产生的有害效应有何关系? 第三章 大气卫生 学习要求 1.掌握大气的结构,对流

5、层的特点;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气态污染物的分类, 颗粒污染物的性质及分类,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特性、来源、危害及防制措施;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大气污 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2.熟悉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物理性状,逆温的类型,大气的稳定程度;大气污染物自净、 转归和迁移,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途径;我国大气卫生标准的分级。 3. 了解污染物浓度限值类型;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方法;大气卫生防护及监督措施。 思 考 题: 1.大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存在形式有哪些 2.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我

6、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几级?各级的基本要求和 适用范围是什么?4.如何进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5.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6. 根据提供的一份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现场调查资料,对其暴露-效应关系进行分 析与评价,以论证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7.简述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 水体卫生 学习要求 1.掌握 水质性状及评价指标,水体污染调查及监督;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主要污染 物对健康的影响;制定地面水卫生标准的原则;医院污水的主要危害和处理方法。 2. 熟悉 水资源的种类和特征;水体污染物的自净和转归;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3.了解 各种

7、水体污染特点;制定地面水卫生标准的依据;水体污染防护措施。 思考题 1.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三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 义。 2.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及防治措施。 3.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4. 水俣病的病因及主要临床表现。 5.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作用以哪种作用为主? 6.水质指标中哪些是代表有机物含量的指标?试比较大小。 7.监测断面分为哪几种?分别设置在排污口的何处?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如 何? 8. 试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学习要求 掌握:介水传染病的概念、发生原因、流行特点;饮用水化学污染对

8、健康影响,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的卫生学意义及制定的原则;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及卫生防护;集中式 给水的卫生调查和监测;氯化消毒的原理、方法及影响因素;二氧化氯、紫外线和臭氧消 毒的优缺点;涉水安全产品的定义和种类。熟悉:饮用水氯化副产物的种类和成因;饮用水卫生标准项目的分类;混凝剂的种类、特 性、影响因素;饮用水的深度净化;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消毒原理;涉水产品卫生监 督和评价。 了解: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水质的特殊处理;配水管网、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农村 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思考题 1. 常用水质消毒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2. 氯化消毒的原理是什么?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

9、因素有哪些? 3.简述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的措施。 4.何为安全饮用水?怎样才能使居民饮用安全水。 5.简述农村给水卫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6.简述处理水性突发事件的基本思路。 7.分散式给水常用的净化与消毒方法及效果评价。 8. 为什么要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净化? 9.根据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当疑有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时,应该如何开展调查,如 何采取应急措施。 第六章 土壤卫生 学习要求 (1)掌握土壤污染的来源、生物净化作用、腐殖质化的结果、污染方式及土壤污染对健康 影响的特点;“痛痛病”的病因及主要临床表现;生物性污染的危害;粪便、垃圾无害化 处理和应用;制定土壤卫生标准的原则。 (2)熟悉

10、土壤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农药污染的危害;土壤质量标准和废物排放标准; 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3)了解有害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污水灌田的卫生防护措施。 思考题 1.何为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腐殖质,其意义如何? 2.痛痛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3.与土壤的特征相结合谈谈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4.简述农药污染及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5.如何对土壤进行卫生监督监测?6.简述土壤污染的来源、方式及土壤的自净过程。 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是什么? 8.土壤化学物质背景值在制订卫生标准中的重要性。 9. 土壤重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性。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学习要求 (1)掌握生

11、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概念。碘缺乏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病区 划分标准;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地氟病的定义、流行特征、 病区类型和分布、氟斑牙和氟骨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地方性砷中毒的定义、病因、 流行特征、机制、特异性临床表现。硒生物学效应及污染来源;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定义、 病因、流行特征、临床表现。 (2)熟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碘分布、代谢;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的病因、机制;碘缺乏病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氟分布、代谢;地氟病的机制、治疗原则、 预防措施、氟骨症的诊断标准。砷来源、地方性砷中毒的多系统多脏器、远期损害、治疗 原则、预防措施

12、。硒生物学作用、分布特点、克山病、大骨节病的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3)了解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我国概况、流行的因素、控制措施。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生理作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氟生理作用、地氟病的鉴别诊断。砷的代谢过程。 克山病、大骨节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思考题 1、地质地理因素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碘缺乏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流行特征、重要临床表现及防治对策。 3、地方性克汀病的危害、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 4、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类型、发病机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5、地方性砷中毒的病区类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6

13、、克山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流行特征 7、大骨节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主要流行特征及基本病理改变。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学习要求1.掌握 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卫生学要求;住宅居室的卫生规 模。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特点、危害、评价、调查和控制措施。住宅噪声、电磁辐射和 电离辐射危害。办公场所卫生的概念、分类、卫生要求、卫生学特点;办公场所卫生监督 机构的主要职责,卫生监督的方式; 2.熟悉 住宅的平面配置;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 3.了解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住宅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思考题 1.住宅,居室进深,室深系数,采光系数、

14、室内小气候、有效温度、办公场所、非电离辐 射、建筑物相关疾病 2.简述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特点以及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3.分别说明住宅噪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如何进行防护? 4.对主要办公场所如何进行卫生监督? 5.简述住宅的卫生学意义 6.简述制定住宅卫生要求的原则及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7.叙述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8.当怀疑某一大楼内可能存在氡的污染时,应该如何进行检测以确定氡的来源,并根据其 来源实施哪些防护措施。 9.甲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危害有哪些?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其对 人体的危害。 第十章 公共场所卫生 学习要求 掌握: 1.公共

15、场所的概念、卫生学特点及分类。 2.公共场所基本环境因素及对健康的影 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熟悉: 1.公共场所卫生研究的内容。 2.各类公共场所环境因素及对健康的影响、公共场 所基本卫生要求。 了解: 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思考题 1.试述公共场所的概念、卫生学特点、目前的主要分类和研究的内容。 2.简述主要公共场所对健康的影响及卫生要求。 3.公共场所中有哪些常见的有害因素?4.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5.针对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讨论可以从哪些途径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 6.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有哪些? 第十一章 城乡规划卫生 学习要求 掌握:人

16、居环境的定义和分类,城乡规划卫生的定义、基本原则和基础资料,自然环境因 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健康城市的概念。城市功能分区的原 则和各功能分区的卫生学要求;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城市绿化的卫 生学意义;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评价指标和标准;光污染来源、危害;乡村规划的原则 和要求 ,乡村功能分区的卫生学要求。 熟悉:城市规划的其他卫生问题(如交通、废水和垃圾处理、光污染和防灾等);城乡规 划的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了解:城乡规划的任务和目的;卫生部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 思考题 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有哪些卫生要求? 3.容积率、居住建筑密度、居住区人口密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4.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5.城市绿化的卫生学意义有哪些? 6.为保证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布局工业区。 7.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哪些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根据城市规划的原则解决之。 8. 乡村规划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